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61.
树麦蛾属Erippe Chambers隶属麦蛾科Gelechiidae麦蛾亚科Gelechiinae,分布于古北区、新北区和新热带区。包括本文全世界已记载19种,已知寄主的种类都危害木本植物。本文记述我国树麦蛾属8种,其中有6新种。研究中采用Pitkin(1986)“展开技术”(the unrolling technique)的制片方法:将复杂类型的麦蛾雄性外生殖器自背兜一侧展开,以免特征重叠。全部研究标本保存在西北林学院。  相似文献   
962.
用免疫组化 PAP 技术,对树鼩(Tupaia Belangeri)室旁核血管加压素(VP)免疫阳性神经元进行电镜观察。发现室旁核 VP 阳性神经元核固体内的 VP 阳性反应物主要与高尔基复合体、神经分泌颗粒有关。但在粗面内质网未见 VP 阳性反应物,这与前人对大鼠的研究报告不同。  相似文献   
963.
964.
中国树蟋属的研究:直翅目:树蟋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树蟋属的研究(直翅目:树蟋科)刘宪伟,殷海生,夏凯龄(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上海200025)关键词树蟋科;树蟋属;新种;中国树蟋属Oecanthus隶属蟋蟀总科Grylloidea树蟋科()ecanthidae。本属体细长而纤弱,体色一般呈...  相似文献   
965.
本实验用ApaⅠ,AvaⅠ,BamHⅠ,BclⅠ,BglⅠ,ClaⅠ,EcoRⅠ,EcoRⅤ,HpaⅠ,PstⅠ,PvuⅡ,ScaⅠ,XbaⅠ等13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树qu(Chiromyscus chiropus) 的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并用双酶解法构建了其中8种酶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根据限制性片段差异法和分子钟,计算并讨论树qu和小家鼠(Mus muscul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的mtDNA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树qu与褐家鼠的关系较接近,两者的分歧时间在距今1500-2000万年前,即处于中新世早中期。  相似文献   
966.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电镜方法对14只树Quβ-内啡肽能神经元胞体和纤维的分布及其在细胞器的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首次报道在Broca斜角带观察到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胞体,电镜观察到β-内啡肽免疫反应物质定位于大颗粒囊泡内的小颗粒上和粗面内质网上。下丘脑弓状核及其附近区域观察到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胞体。在室周区、室旁核、第3脑室室管膜下层及室管膜上皮细胞间、内侧基底下  相似文献   
967.
本文报道了一例人工自繁树Qu,自发性鳞状细胞癌的发病过程主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该树Qu发病前健康状况良好,于2岁10个月左右发病。肿瘤出现于右侧腹股沟前方腹壁上,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癌组织生长迅速,质坚硬,其内血管异常丰富。手术时因出血过多而死亡。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自发性鳞状细胞癌癌细胞已转移至右腋窝淋巴结,但未见内脏器官转移。  相似文献   
968.
969.
970.
对野外成体树鼩进行了不同季节精小管发育的测定和生精上皮细胞学特征的观察。精小管平均直径的高峰值出现在4月,为205.7μm:最低值出现在10月,为88.4μm。1、4月份的生精上皮,表现了高度活跃的精子发生,具有明确周期的12个连续阶段和典型的细胞组合。生精上皮退行性变化最早出现于7月,8月进一步发展,10月最明显。附睾精子数量亦表现了类似的季节性波动。表明树鼩精子发生的活性期始于仲冬,最盛在春季,退行期始于仲夏,秋季最显著,有一个明显的精子发生的季节性周期。季节性生殖受局部环境因子的调节,光照可能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