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Aims Shrubland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vegetation types in northern China. Previous studies on pattern and dynamics of plant biomass have been focused on forest and grassland ecosystems, while relevant knowledge on shrubland ecosystems is lacking. It is important to include shrublands in northern China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in estimating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biomass in China.
Methods Based on investigations and samplings from 433 shrubland sites, we explored the distribution and allocation patterns of biomass in relation to climatic and soil nutrient factors of shrublands of temperate China.
Important findings The average shrubland biomass density in northern China is 12.5 t·hm-2. It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from temperate deciduous shrubland in northeast to desert shrubland in northwest. The average biomass density of temperate deciduous shrubland, alpine shrubland, and desert shrubland is 14.4, 28.8, and 5.0 t·hm-2, respectively. Within temperate deciduous shrublands, plant biomass is lower in North China than in Northeast China. The average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density of shrub layer is 4.5 and 5.4 t·hm-2, respectively; while that of grass layer is 0.8 and 1.8 t·hm-2, respectively.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 biomass allocation across different plant organs. The belowground-aboveground biomass ratio of shrub exhibits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ith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The leaf-stem ratio increases with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leaf biomass is low in arid region.  相似文献   
112.
PCR技术在支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支原体(Mycoplasma)是界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微生物,分类学上是一个独立的纲——柔膜体纲( Mollicute)。 1989年Nocard与Roux从牛的胸膜肺炎病灶中首先分离到,以后又从病人、家畜标本中查出。迄今发现的支原体有100多种,确定对人致病的有五种。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e)能引起人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解脲脲原体( Ureaplasma urealyticum)能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绒毛膜羊膜炎、早产及低体重新生儿,人型支原体(M.hominis)主要引起肾孟肾  相似文献   
113.
以‘翠冠’梨为研究材料,对枝条进行90°拉枝处理,探明拉枝对梨成花及其相关基因(LFY、TFL1和FT)的表达以及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0°拉枝处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翠冠’梨的成花率。(2)与不拉枝处理相比,90°拉枝处理的花芽分化促进类激素——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的含量上升,花芽分化抑制类激素——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的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在花芽分化期间大量积累,全氮含量(N)下降,C/N比显著提高,且成花促进基因(LFY和FT)的表达量上升,成花抑制基因(TFL1)的表达量下降。(3)相关分析显示,LFY、FT基因表达量与ZT、AB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GA3、IA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C/N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TFL1基因表达量与LFY、FT基因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拉枝处理通过提高成花过程中花芽分化促进类内源激素含量和营养物质含量,上调成花促进基因表达水平,以及这些指标间相互影响共同调控提高‘翠冠’梨成花率。  相似文献   
114.
中国枝背蚱亚科的新属和新种(直翅目:蚱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报道采自四川和云南两省蚱科枝背蚱亚科2新属3新种,即蛾眉拟扁蚱Pseudogignotettix emeiensis sp.nov.,拟后蚱属Pseudepitettix gen.nov.,云南似后蚱P.yunnanensis sp.nov.,云南蚱属Yunnantettix gen.nov.,版纲云南蚱Y.bana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15.
目前AM真菌培养特性方面研究的基本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盆钵培养,双相培养和纯培养3个层次讨论了当前探索丛枝菌根(AM)真菌培养特性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当前培养AM真菌的动向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6.
截线抽样法广泛应用于鲸豚类动物的考察。通过文献调查并结合我们自己的研究工作,本文从考察设计、
野外考察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分析了截线抽样法在我国水域应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考察设计,提出了截
线设计的建议。针对野外考察,主要从观察平台、人员配置、观察方法和记录方法几个方面提出建议。针对分
析过程,介绍了使用R 编程平台和Distance 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分析的简要过程。笔者期望本文的相关
建议有助于促进我国鲸豚类考察方法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7.
2009年8月在广东省龙川县定南水河采集到一份弯枝藻属的标本,其形态特征介于弯枝藻(Compsopogon caeruleus)和疏枝弯枝藻(Csparsus)之间。植物体株高10~18cm,主轴直径180~270μm,微收缢;中轴细胞近球形和扁球形,横壁收缢明显,直径150-200μm,高100~110μm;皮层细胞1层,中轴细胞缢缩处为2—3层;多角形或卵形,长25~35μm,直径20-25μm;分枝直出至侧生,某些基部细胞特化为假根;分枝顶端渐尖、急尖或二叉状;单孢子球形,直径10—14μm。该标本可能为弯枝藻和疏枝弯枝藻在演化过程中的一种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18.
粗枝软骨藻Chondria crassicaulis组织培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固体培养基上研究了粗枝软骨藻(Chondria crassicaulis)再生的极性,并利用三种不同的培养液和不同的温度对粗枝软骨藻进行切段培养,探索了部分外界因素对粗枝软骨藻生长的影响.发现软骨藻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的再生出芽过程并无明显极性.在10℃、15℃和22℃三个温度梯度和PES、改良的ASP1和改良的ES三种培养液中,15℃改良的ES培养液中较有利于再生芽的出现.同时我们还观察了粗枝软骨藻四分孢子的发育过程,发现软骨藻具有十字型和四面锥型两种不同的四分孢子囊,软骨藻在四分孢子萌发过程中可形成四种不同的孢子苗.  相似文献   
119.
以2年生‘来味里’树莓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遮阴处理(2个遮阴强度:T1,自然光强的40%;T2,自然光强的60%,CK,自然光照)。遮阴处理60 d后,测定不同光照环境下植株生长、开花结实、叶片光合特征等形态学、生理学指标。结果表明:T1、T2处理下,树莓叶片Pn值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8.0%和53.0%。遮光处理的叶片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最大量子效率(α)较对照明显降低(P0.05),但T1和T2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遮阴处理造成树莓基生枝及蘖根苗的数量明显减少,其中T2处理的基生枝数量仅为对照的1/3;T1和T2处理树莓果实成熟期分别延后了8和20 d。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遮阴条件下,树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果实主要特征参数(如果实横径、平均单果重和平均单株座果数)及基生和蘖根苗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0.
在15~35℃、RH80%~85%条件下,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Amblyseius) californicus (Mcgregor)以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为猎物时,不同螨态的发育和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在此温度范围内能完成世代发育,世代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该螨能适应35℃的高温条件,雌性的发育历期最短仅为6.14d。平均产卵期和平均寿命均随着温度的上升逐渐缩短。20℃~25℃时,该螨的平均产卵量最大,达53.73粒/雌。净增殖率在20℃时最高(48.2525),且雌雄性比最大。15℃时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低,分别为0.0638和1.0659,种群倍增时间最长(10.8669d),35℃时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高,分别为0.1954和1.2158,种群倍增时间最短(3.5477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