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4 毫秒
41.
设计带BamHⅠ酶切标记位点的引物,PCR扩增鹅圆环病毒(Goose circovirus,GoCV)全长基因组,将2个基因组顺式连接插入到pGEM-T Easy载体中,获得GoCV全长基因组头尾串联二聚体感染性克隆质粒pGEMT-2GoCV。EcoRⅠ酶切线性化pGEMT-2GoCV,与脂质体混合转染GoCV阴性鹅胚和雏鹅,常规PCR检测发现GoCV在转染鹅体内增殖,鹅胚转染组于孵出第2周和第4周检出血清阳性,且其中一个个体于4周龄扑杀时检出法氏囊阳性,雏鹅转染组于转染后2周检出血清阳性。试验进一步对扩增片段进行了BamHⅠ标记位点的检测,并应用GoCV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转染阳性样品进行了定量,结果显示阳性法氏囊组织中病毒含量为1.57×106拷贝/mg,阳性血清含病毒拷贝数在3.52×104~5.92×105拷贝/μL。综上,本试验构建的GoCV全长基因组头尾串联二聚体感染性克隆DNA可以转染鹅胚和雏鹅并增殖出带标记的GoCV克隆。  相似文献   
42.
益生菌可能对不同病因引起的不同类型的腹泻有预防的疗效.已经成功的通过调查各种各样的益生菌和确立益生菌性质来证明其对健康的益处和预防、治疗(或缓和)腹泻的作用.其它有益生作用的微生物、某些双歧杆菌、肠球菌以及益生菌酵母菌属的酵母菌作为单个株或复合益生菌在其药用方面的价值也得到肯定.本文主要综述了益生菌在腹泻方面的治疗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43.
徐明玉  任月  韩焱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12):1108-1109,1114
目的 了解大连地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种类和流行特征,为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粪便培养方法,对分离菌做血清学分型,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分离菌做生化鉴定,对检出的志贺菌做药敏试验,并用WHONET 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监测872例腹泻患者样本,检出感染性腹泻病原菌109株,阳性率为12.5%,其中志贺菌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沙门菌,副溶血弧菌排第三.志贺菌对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等敏感,对青霉素类和复方磺胺类耐药.结论 志贺菌是大连地区感染性腹泻的首要病原菌,沙门菌和副溶血弧菌次之,应依据此监测结果做好大连地区腹泻病的防治工作;同时根据耐药性监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应对志贺菌,减少耐药菌株出现.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重庆地区成人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采用MICROSCAN系统进行粪便细菌培养,用ELISA和多重PCR方法进行病毒检测.结果 130例腹泻标本中,检出细菌阳性17例,包括沙门菌属7例,志贺菌属5例,副溶血弧菌3例和嗜水气单胞菌2例.病毒检测中,单重感染30例,双重感染10例,三重感染1例.A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3.85% (5/130),B轮状病毒检出率为3.85% (5/130),C组轮状病毒检出率为15.4% (20/130),诺如病毒检出率为9.23% (12/130),星状病毒检出率为4.62%(6/130),札如病毒检出率为3.08% (4/130),腺病毒检出率为0.77%(1/130).结论 重庆地区成人腹泻患者中,沙门菌和志贺菌为细菌感染的主要菌种,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45.
目的对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的三种不同检测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同时采用胶体金、琼脂糖凝胶电泳、逆转录PCR(RT-PCR)对浙江萧山医院1周320份腹泻患儿的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然后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三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3%、48.1%和42.8%,经卡方检验三种方法的检出率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以琼脂糖凝胶电泳为检测的最终标准,RT-PCR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达100%;胶体金法的敏感性71.4%,特异性达96.4%。结论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满足临床上对轮状病毒快速筛检的要求;PT-PCR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最高,既可用于临床检测,又是轮状病毒血清G、基因P分型的重要手段,在对无菌体液和环境样本中轮状病毒的检测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美常安治疗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79例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常安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常安治疗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H1766株对BALB/c小鼠的感染性。方法选择病毒滴度为2.0×107FFU/ml的BDV病毒液分别对新生和成年BALB/c小鼠进行脑内接种,并用相同病毒液对原代培养的新生BALB/c小鼠脑细胞进行接种。经过一定时间的病毒作用后分别提取总RNA,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BDV-p40基因,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内接种脑组织中BDV-P40蛋白。结果脑内接种病毒的小鼠脑组织中可以检测到BDV-p40基因和BDV-P40蛋白,培养的小鼠脑细胞中可以检测到BDV-p40基因。结论BDVH1766株可以感染新生和成年的BALB/c小鼠。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近6年儿童细菌性腹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临床诊断细菌性腹泻病,便培养已分离到病原菌1080例作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埃希菌属486株(45%),居于首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埃希菌属、肠球菌属、酵母样真菌、志贺菌属、假单胞菌属。各年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要检出菌,志贺菌逐年减少。年龄分布中,婴儿的构成比最高(44.4%)。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假单胞菌属、沙门菌属、气单胞菌属此5种杆菌对13种抗生素的平均耐药率依次为舒普深、痢特灵、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丁胺卡那、头孢噻肟、诺氟沙星、头孢呋辛、哌拉西林、头孢唑啉。从埃希菌属近6年的耐药性变迁资料可以看出,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结论传统的致病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较少,而肠球菌属、假单胞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属、肠杆菌属、酵母样真菌等条件致病菌肠炎占有相当比例。各种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加,第三代头孢除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外,其余都较高。提示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用药指证,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5岁的患急性稀水样便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感染及星状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留取2006年6月~2007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住院及医院内感染腹泻患儿的部分粪便标本,应用免疫层析胶体金法检测轮状病毒。排除轮状病毒感染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星状病毒。本实验主要研究对象为年龄≤5岁,病程≤2周,大便培养无条件致病菌生长患儿。结果 共收集724例急性腹泻粪便标本,年龄≤5岁人群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42.5%,约85%患儿年龄≤2岁;病例全年均有发生,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2006年12月~2007年1月。共240例急性腹泻轮状病毒阴性粪便标本中,年龄≤5岁人群星状病毒阳性检出率11.6%,53.6%患儿年龄≤2岁;观测期间病例散发,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2006年10月~2007年1月。结论 轮状病毒是上海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部分患儿伴肠道外损伤。星状病毒是上海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又一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50.
中国河北省卢龙县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轮状病毒是我国儿童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按照WHO轮状病毒监测方案,于1999年7月至2003年6月,在河北省卢龙县开展了医院和社区为基础<5岁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监测。结果表明:卢龙县<5岁儿童腹泻的发病率为1 3次/人/年。4年中全县共有2350名<5岁急性腹泻患儿住院,占所有住院儿童的38%(2350/6213)。住院的腹泻患儿每年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夏季(6~8月),占全年腹泻住院病例的22%;另一个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占58%。住院的轮状病毒腹泻只有一个高峰,是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高峰期的轮状病毒腹泻住院患儿数占全年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住院数的86%。按全年统计,轮状病毒腹泻占住院腹泻患儿的46%,轮状病毒腹泻的住院率为11/1000儿童/年。在门诊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占28%,在社区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腹泻占10%。轮状病毒毒株的分布,G3型(45%)最常见,其次为G1型(35%)、G2型(8%)、G4型(3%)、G9型(0 6%),混合感染较少(1%)。还有8%的毒株未能分出型别。在轮状病毒腹泻患者中,9~11月龄的儿童检出率最高(53%),其次是12~17月龄(51%)、18~23月龄(36%)和6~8月龄(30%)。在4年研究期间共有5~10名1~59月龄儿童可能因为轮状病毒腹泻死亡,其中有1例确诊为P[8]G1型毒株感染。初步估计,该县1~59月龄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