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51.
邓海霞  王政林  黄丹  刘业清 《蛇志》2013,25(2):248-249
中医急诊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常见急危重症的病因病机、证候演变规律、辨证救治与处理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1].随着现代急诊医学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先进急救技术的开展,对中医临床实习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培养出"适用型、技能型、即用型"高素质的中医临床人才,并能发扬中医特色和优势,是临床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道难题.我科急诊教研室进行了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2.
张晓妹 《蛇志》2013,25(1):78-8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下肢筋膜内静脉血栓形成,包括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肌内静脉窦)以及腘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和髂静脉[1]。有资料显示,如不给予任何干预,30%~40%脑卒中患者可发生DVT,严重偏瘫患者发生率可达60%~70%[2]。而一旦发生DVT,则易致肺栓塞,引起猝死和肺功能不全。为降  相似文献   
853.
曾光 《蛇志》2013,25(3)
高血压病伴发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致原发性脑出血,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多发生在50岁以上、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症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1].该病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为特点,是急诊常见病之一.目前高血压脑出血的急诊救治主要为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时机及方案正确与否是救治高血压脑出血的成功关键.现本文就高血压脑出血的综合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54.
目的:研究老年人动脉硬化与心脏舒张期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将136例确诊为心脏舒张期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进行严重程度分级,与各组眼底动脉硬化病变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136例舒张期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27例为轻度异常,无眼底动脉硬化患者占59.26%,有眼底动脉硬化患者占40.74%; 78例为中度异常,无眼底动脉硬化患者占34.62%,有眼底粥样硬化患者占65.38%;31例为重度异常,无眼底动脉硬化患者占19.35%,有眼底粥样硬化患者占80.65%.3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6例舒张期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共有8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眼底动脉硬化病变.其中,11例轻度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中,眼底动脉硬化Ⅰ级占54.55%,眼底动脉硬化≥ Ⅱ级占45.45%;51例中度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中,眼底动脉硬化Ⅰ级占25.49%,眼底粥样硬化≥ Ⅱ级占74.51%;25例重度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中,眼底动脉硬化Ⅰ级占24.00%,眼底动脉硬化≥Ⅱ级占76.00%.3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动脉硬化患者与心脏舒张期功能不全情况存在着相关性,对临床诊断心功能不全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55.
目的:通过与传统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进行对比,探讨胺碘酮注射液对老年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快速房颤患者6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胺碘酮治疗组,每组30例.胺碘酮治疗组患者先给予胺碘酮注射液150 mg以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继以0.5 mg/min静滴;对照组患者先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0.2 mg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若20 min无效则再次给药,两组患者的院内观察周期均为24h,患者在观察过程中行全程心电监护,观察不同时间段(用药后0、0.5、2、12、24 h)患者的心室率,血压的变化;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复律情况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一次用药后0.5h,两组患者的心室率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用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治疗的对照组显著低于胺碘酮治疗组(P<0.05);用药后2和12h,两组患者的心室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24h,胺碘酮治疗组患者的心室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40.0%,复律率为l6.7%;而胺碘酮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3.3%,复律率为43.3%,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0.5、2、12和24h患者的收缩压略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比较,胺碘酮注射液可更有效地降低老年患者24h心室率,复律率和有效率更高,但在应用过程中需注意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56.
目的:探讨氧合指数、APACHEⅢ评分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7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出院时的死亡率、存活率,并根据患者存活与否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观察两组患者组间及组内APACHEⅢ评分、氧合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出院时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存活率为58.97%,死亡率为41.03%.存活组患者确诊重症肺炎时的APACHEⅢ评分、氧合指数分别为(37.69± 19.67)、(279.01±26.68),而死亡组分别为(68.43± 26.54)、(256.12± 29.66),二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组、存活组患者治疗后3、5、7天后两组间相比,APACHEⅢ评分、氧合指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组、存活组患者治疗后5、7天与入院时相比,APACHEⅢ评分、氧合指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第7天与第3天相比,APACHEⅢ评分、氧合指数均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组患者APACHEⅢ评分随住院天数的增加而降低,氧合指数随住院天数的增加而升高;死亡组患者相反.APACHEⅢ评分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后氧合指数、APACHEⅢ的动态变化情况,可作为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参考之一.  相似文献   
857.
《生物产业技术》2013,(2):34-39
能够正确反映健康人的身体及患者病情的实验动物的研究持续取得进展。实验动物普遍用于基础研究、安全性研究和前临床研究,目的就是要开发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治疗药物。制药企业对携带人细胞的模型小鼠需求旺盛日本实验动物学会2009年的调查表明,日本国内饲养超过1130万头(只)的实验动物,其中小鼠占84%,小鼠中的1/3是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858.
目的: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背景下,血压伴发冠心病的实际发病率居高不下。本文将针对该类患者的护理体会予以分析,并重点探讨了干预护理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方法:以80例该病患者为分析和讨论的对象,借助随机分组这一科学方式将他们均分成两个组,即所谓的观察组及对照组,前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护理,而后者则采取普通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最终的护理效果展开比较;结果: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率则会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情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这一类患者施以针对性强、目的性明确的护理干预,将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尤其是血压控制效果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859.
近几年来,针对精神分裂症的理论和临床研究都认为,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病理生理症状可能源于分布式神经活动的协调障碍。最近,德国和英国的科学家们用格式塔知觉任务联合验证了这一假说。他们认为,现有研究提示脑电波中(15~30Hz)和(30~80Hz)频段同步化障碍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基础。为了检验该假说,研究者按DSM-IV选取确诊患有精神分裂症的19名病人进行实验,并另选19名健康被试作为对照,比较两组被试在经典格式塔知觉任务中的脑电活动。  相似文献   
860.
《生物磁学》2014,(19):I0002-I0002
荷兰一项新研究显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能有助部分结肠癌患者改善生存预期。这一研究结果刊登在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对2002年至2008年间接受手术的999名结肠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服用阿司匹林的182名患者死亡率为37.9%,而未服用阿司匹林的817名患者死亡率为4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