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6篇
  免费   1485篇
  国内免费   2717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416篇
  2022年   446篇
  2021年   454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432篇
  2015年   432篇
  2014年   645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537篇
  2011年   606篇
  2010年   496篇
  2009年   486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418篇
  2005年   408篇
  2004年   456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乙醇干扰斑马鱼胚胎发育中底索和背主动脉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胚胎期乙醇暴露对心血管系统有严重致畸作用. 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处理斑马鱼胚胎, 发现能够干扰其胚胎循环系统的建立, 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182.5 mmol/L. 乙醇短暂暴露实验显示圆顶期为敏感时间窗, 400 mmol/L乙醇短暂暴露3 h能够导致43%的胚胎产生循环障碍. 我们排除了乙醇对斑马鱼造血系统影响, 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分子标记(Flk-1)进行原位杂交显示, 乙醇干扰了躯干部体轴血管的建立, 而对头面部血管没有影响. 用动脉和静脉的分子标记(ephrinB2ephB4)进行原位杂交以及半薄切片显示, 乙醇主要干扰斑马鱼背主动脉的形成, 而对体轴静脉没有明显影响. 进一步研究表明, 乙醇影响斑马鱼底索的发育, 因缺少底索分泌的Radar和Ang-1等血管形成因子, 间接地影响了背主动脉的形成和稳定. 这些结果为研究乙醇对人类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影响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972.
对福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5型及志贺氏志贺菌(Shigella dysenteriae)1型两株与刚果红结合突变菌株的大质粒pSF5及pSD1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pSF5全长136694 bp, 包含165个ORFs, 其中133个功能明确, 32个功能未知. pSD1全长182726 bp, 共有224个ORFs, 其中181个功能明确, 43个功能未知. pSF5中IS序列为53787 bp, pSD1中为49616 bp, 分别占整个基因组的39.3%, 27.2%. 二者中共有22种不同类型的IS出现, 其中ISEc8, ISSbo6在志贺菌大质粒中为首次报道. 与pCP301相比, pSF5和pSD1都发生了大范围基因缺失, 并在多处发生基因片段倒置等现象. pSF5中除与侵袭相关ipa-mxi-spa基因岛完全缺失外, 与O-抗原生物合成密切相关的shf-rfbU-msbB基因也部分缺失, 而在pSD1中上述基因则完整存在, 但pSD1中与侵袭基因表达调控相关的virF基因缺失. 结果表明, 在pSF5和pSD1中与侵袭相关的调控因子及侵袭基因的缺失是导致刚果红结合突变的原因之一, 但是否是唯一的原因还需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973.
为研究p5 3蛋白在周期调节蛋白A1(cyclinA1)变异引起的雄性小鼠生殖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以p5 3基因敲除的小鼠和周期调节蛋白A1基因敲除的小鼠杂交 ,获取同胎生单基因变异和双基因同时变异的雄性后代共 4组 12只 .比较它们的性腺和生殖细胞发育 ,并用TUNEL染色法观察和比较生殖细胞的凋亡情况 .在睾丸最大横切面上观察到 :周期调节蛋白A1变异组凋亡细胞最多 (348± 10 4个 ) ,明显高于p5 3 周期调节蛋白A1双基因变异组 (12 1± 38个 ) ,t=3 2 5 79,P =0 0 4 72 .p5 3变异组凋亡细胞最少 (45± 2 4个 ) ,配对t检验显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t=8 4 0 13,P =0 0 0 35 .这一研究结果提示 ,p5 3基因可能在雄性生殖细胞的发育中起监视作用 ,并在周期调节蛋白A1变异引起发育异常时启动p5 3途径造成异常细胞的凋亡 .  相似文献   
974.
江苏省直立穗型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江苏省淮北稻区种植的主要粳稻品种品质状况和近十年来育成的直立穗型粳稻品种(系)主要品质和农艺性状的分析,发现前期育成直立穗型粳稻品种相时半直立穗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低,垩白率高和垩白度大,蛋白质含量高;而近期育成直立穗型粳稻品种在上述品质指标上有了较大改进,食味品质也有了显著提高.在主要农艺性状中,近期育成品种呈现每穗总粒数上升、穗长变长、着粒密度下降趋势,产量水平的提高与每穗粒数的增加有着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75.
美国不同棱型大麦种质资源品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新引进的300份美国大麦种质资源不同棱型间蛋白质、赖氨酸和淀粉含量的鉴定结果分析表明:①二棱大麦蛋白质总体方差与六棱大麦具有极显著的差异,其频率分布分别是以含量12.5%和17.0%为中心的双峰分布,这可能反映了二棱大麦利用上的新特点;淀粉含量二棱大麦显著高于六棱;六棱大麦当蛋白质作为固定变量时,赖氨酸与淀粉的相关性不显著.②提出了促进SPSS统计分析软件在农业科研上的开发应用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6.
密穗型水稻品种籽粒垩白性状改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籽粒长宽比较大、穗部着粒密的散穗型材料(EG23)改良粳稻密穗型品种的籽粒垩白性状.结果表明,经改良后得到的密穗型品系EA6,与原亲本浙粳20比较,其穗部长度缩短,每穗总粒数增加,着粒密度增大,而籽粒垩白特性得到明显的改善,表明在穗部长度和着粒结构未得到改良的情况下,调节籽粒长宽比对改善密穗型品种籽粒垩白性状具有可能性.穗部不同粒位籽粒垩白性状改良的效果不同,穗顶部和穗中部的改良效果明显优于穗基部.设计的4个不同杂交配组方式中,以反回交配组方式(浙粳20/ EG23//浙粳20)选育效果最好.EA6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既可作为优异种质资源利用,也可直接应用于生产.这一结果从育种实践上较好地协调了密穗型品种高产与优质的矛盾,对于培育既有密穗型的高产株型又有优良籽粒外观品质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7.
GH和IGF-1可作用于垂体或/和下丘脑负反馈性地调节垂体GH的分泌,而这种负反馈作用必须通过下丘脑或垂体的GHR和IGF-1R来实现.为研究猪垂体GH分泌负反馈调节的发育性变化和品种特点,分别在0、3、20、30、90、120和180日龄随机选取纯种雄性二花脸猪和大白猪各4头,屠宰并取下丘脑及垂体,用相对定量RT-PCR分析下丘脑和垂体GHR和IGF-1R mRNA水平.结果表明下丘脑GHR mRNA表达呈明显的时序性变化,在0到120日龄期间呈逐渐上升趋势,180日龄时显著下降(P<0.05),提示在快速生长期,GH负反馈调控机制逐渐加强.下丘脑GHR mRNA表达还表现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在0到180日龄期间大白猪均显著高于二花脸猪(P<0.05);而垂体GHR mRNA表达相对稳定,品种和年龄间差异不显著,提示GH的负反馈作用位点可能主要在下丘脑.IGF-1R与GHR的表达发育模式不同.下丘脑IGF-IR mRNA的表达相对稳定,无显著的年龄、品种间差异;而在垂体,大白猪和二花脸猪IGF-1R mRNA水平在出生时均较高,随后显著下降(P<0.05),20日龄后逐渐上升至90日龄的较高水平,随后再次下降.大白猪垂体IGF-1 mRNA表达在30日龄和90日龄时显著高于二花脸猪(P<0.05),而180日龄时二花脸猪垂体IGF-1R mRNA水平却显著高于大白猪(P<0.05).结果提示,IGF-1长环负反馈作用位点可能不在下丘脑,而主要在垂体.  相似文献   
978.
除了最近证实的融合抑制物enfuvirtide(T-20)外,所有已确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药物都以病毒的两个酶作为作用靶:反转录酶和蛋白酶。尽管抗反转录病毒联合疗法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病毒抗药性的出现和由于药物强烈的不良反应和复杂的服药方案造成患者不配合现象,  相似文献   
979.
通过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一性连锁Alport综合征家系17个受检个体的COL4A5基因所有51个外显子及其相邻内含子的DNA序列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第26外显子2240位点,男患者存在C碱基缺失(2240delc),女患者存在杂合缺失,同时对女患者相应的PCR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以验证PCR测序结果的可靠性,而在正常家系成员和80例对照中均未发现此位点异常,说明2240delc为引起该家系临床病变的突变位点,不是多态性位点。在性连锁Alport综合征中,COL4A5基因的这个单碱基缺失突变位点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80.
快速骨骼肌型肌钙蛋白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骨骼肌型肌钙蛋白Ⅰ(fast skeletal muscle troponin Ⅰ,fsTnI),即肌钙蛋白Ⅰ2(TNNI2),是肌钙蛋白(troponin,Tn)三元复合物中的抑制亚基存在于快速骨骼肌中的一砷组织亚型,是调节脊推动物横纹肌收缩的重要蛋白质。该着重回顾fsTnⅠ在蛋白质和基因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对近年来有关fsTn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以及对其可能以核受体辅活化子身份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潜质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