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4篇
  免费   604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科研快讯     
《自然-医学》:发现预防致命输血并发症方法德国研究人员12月28日宣布他们查明了与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的致病机理,并找到了预防这种致命输血并发症的方法。新研究成果已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192.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技术,超选择支气管动脉,行PVA颗粒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以来34例采用PVA颗粒栓塞的大咯血病人的术后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止血情况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人均为一次性栓塞成功,术后随访时间长迭36个月,随访率达100%.除一例肺癌病人因咯血死亡外,未发现复发性咯血.术后病人出现胸部疼痛症状,短期内对证治疗可以缓解.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PVA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3.
目的:评价NGAL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预测CIN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09.01~2009.12我科收治的65例行直接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定介入治疗前和术后8~12h、48h的血清肌酐变化情况,确定发生对比剂肾痛的患者.分别收集术前、术后8~12h血清标本置于-80℃冰箱,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中NGAL表达水平,观察术后NGAL浓度对CIN的诊断价值.结果:①145例术前肌酐正常的PCI患者,术后共有14例患者被诊断为CIN,其中研究组有8例(12.3%)、对照组有6例(7.5%)诊断为发生了CIN.②研究组中被诊断为CIN的患者术后8~12h血清NGAL的浓度与术前比较[(9.21±0.18 vs 4.05±1.30)ng/ml,p<0.01]有显著差异,而术后8~12h Scr、BUN、GFR等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NGAL较Scr提前至少24h诊断CIN.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51±0.052,AUC 95%的可信区间为(0.748,0.953).根据ROC曲线结果分析,NGAL预测CIN的临界点为9.04ng/ml,对应的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85.2%,③单变量分析示术前NGAL水平与GFR呈负相关,与Scr、BUN、舒张压(DBP)呈正相关;术后NGAL水平与GFR呈负相关,与Scr、对比剂用量呈正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r、GFR、对比剂用量是NGAL水平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NGAL对于AMI患者直接PCI术后发生的CIN具有良好的预测诊断作用,为早期诊断CIN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4.
目的:观察共轭亚油酸(CLA)对急性缺氧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及肝脏内氧化应激(OS)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拟海拔5000米高原环境连续缺氧暴露3d的急性缺氧组,急性缺氧CLA干预组。生化法测定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Clark氧电极法观察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结果:成功诱导大鼠急性缺氧模型。与对照组比,急性缺氧组大鼠肝脏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同时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以及抗氧化酶活性(SOD,CAT)及GSH显著降低(P<0.05),与急性缺氧相比,CLA治疗组大鼠以上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CLA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增强大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改善了急性缺氧大鼠肝脏的能量代谢障碍,对急性缺氧引起的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5.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从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入住我院CCU并行IABP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例3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情况,观察使用IABP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变化,IABP相关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及时在IABP支持下成功完成急诊PCI手术,患者应用IABP治疗后心率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9例,严重并发症0例,无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死亡3例,其中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2例.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有效,显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期间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6.
目的:为了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急性白血病血清及脑脊液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清及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脑脊液中SDF-1,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1.ALL患者组、AML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的SDF-1水平分别为4255.46±2685.83,2405.10±905.24,2338.24±671.21(pg/ml),其中ALL组患者明显高于AML组及正常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NSL患者组及非CNSL患者组SDF-1血清水平分别为3696.30±432.49,3136.62±2157.64(pg/ml),组间无显著差别。2.ALL患者组、AML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脑脊液SDF-1水平分别为4576.15±1547.96,3097.20±1408.45,1983.61±857.98(pg/ml),其中急性白血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高于AML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97.
不同时间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时间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最佳时机。方法: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为肠外营养组予以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鼻空肠管在入院3-5天内予以早期肠内营养,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鼻空肠管在入院5天后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抽取所有患者入院时、入院后3天、7天、14天静脉血,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TNF-α、IL-6含量,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各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含量逐渐下降,B组和C组下降较A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B组予以肠内营养后下降较C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较A组明显低(P<0.05),B组与C组比较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炎症反应,从而减低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在患者循环稳定条件下,越早予以肠内营养对患者的预后越有...  相似文献   
198.
高原致适应剂新复方党参片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原致适应剂新复方党参片对急性高原反应(AMS)的预防效果。方法:世居平原者驻守海拔1400m3个月的45名青年男性官兵,随机分为新复方党参片组(30人)和对照组(15人),采用单盲试验方法,于行军前5d开始分别口服新复方党参片和安慰剂片,乘车行军3d,于3700m习服4d,直至进驻高原(海拔5200m)第3天后停药,共服药15d。进驻高原后第1、3、5天,依国家军用标准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随访记录受试者的AMS症状,然后分度评分,检测受试者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进驻高原后第6天,检测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0)、FEV1.0/FVC,一秒率(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呼气峰流速(PEF)、最大通气量(MVV)、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总次数(Ttis)、错误次数(Etis)、正确次数(Ctis)、平均时间(Atime)和数字记忆能力试验错误记忆次数总和(Sum)。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进驻高原后第1、3、5d,新复方党参片组AMS症状显著减轻(P0.01);新复方党参片组与对照组的AMS程度分度分布不同(P0.01),新复方党参片组中症状较轻的(基本无反应、轻度反应)占比重较大,而对照组中症状较重的(中度反应、重度反应)占比重较大;新复方党参片组AMS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新复方党参片组的FVC、FEV1.0、FEF25%~75%、PEF、MVV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新复方党参片组的Ttis、Ctis增加(P0.05,P0.01),Atime减少(P0.05),Etis和Su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复方党参片能减轻AMS的程度,减轻AMS的症状,降低AMS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受试者的肺通气功能和手指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9.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P-选择素(P-selectin)联合缺血修饰白蛋白(IMA)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STR)不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ASTEMI患者,根据PCI术后心电图STR分为STR不良组和STR良好组,另选取同期50名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BNP、P-selectin、IMA水平对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TEMI组PCI术前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升高(P<0.05)。根据心电图STR将ASTEMI患者分为STR不良组35例和STR良好组65例。STR不良组与STR良好组PCI术后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低于PCI术前(P<0.05);STR不良组PCI术前和PCI术后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高于STR良好组(P<0.05)。STR不良组Killip分级≥2级比例和肌钙蛋白I高于STR良好组,ST段偏差总和低于STR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2级和NT-proBNP、P-selectin、IMA升高为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P-selectin联合IMA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NT-proBNP、P-selectin和IMA单独预测。结论: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升高与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独立相关,三者联合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0.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NR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AMI患者为AMI组,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NRF分为NRF组和血流正常组,另选取同期120名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AMI组与对照组血清UA、sdLDL、sST2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NRF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UA、sdLDL、sST2水平对AMI患者PCI术后NRF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UA、sdLDL、sST2水平升高(P<0.05)。196例AMI患者PCI术后NRF发生率为34.69%,NRF组年龄大于血流正常组,糖尿病比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sdLDL、sST2水平高于血流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和UA、sdLDL、sST2升高为AMI患者PCI术后NR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UA、sdLDL、sST2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AMI患者PCI术后NRF的曲线下面积AUC(0.95CI)分别为0.707(0.481~0.934)、0.742(0.513~0.955)、0.737(0.480~0.970)、0.863(0.737~0.960),联合预测大于单独预测指标。结论:血清UA、sdLDL、sST2水平升高为AMI患者PCI术后NRF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UA、sdLDL、sST2水平联合预测AMI患者PCI术后NRF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