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9篇
  免费   722篇
  国内免费   612篇
  4993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于福同  张福锁 《遗传学报》1999,26(5):552-557
采用室内控制生长条件的营养液培养技术,通过检测缺铁条件下20个中国春的Hope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中国春和Hope小麦植物铁载本分泌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植物铁载体分泌高峰期内5次测定值的汇总资料,对六倍体小麦PS分泌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PS分泌率通过根分泌物对新形成的Fe(OH)3的活化能力进行测定,在缺铁症出现时每隔2,3天测定1次,随着缺铁失绿症严重程度的增加,PS分泌率呈现迅速增高再逐渐降低的  相似文献   
12.
毕宪杰  郑志环 《蛇志》1997,9(3):56-56
颈动脉加压滴入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塞107例疗效观察毕宪杰郑志环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277101我院自1992年12月~1996年12月间收治急性脑梗塞226例,用精制蝮蛇抗栓酶进行治疗,其中107例采用颈动脉加压滴入的方法,119例采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分析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和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KL-6)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评估效能。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氧合指数(PaO2/FiO2)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选120例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ANGPTL4和KL-6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ANGPTL4和KL-6与APACHE Ⅱ评分、PaO2/FiO2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血清ANGPTL4联合KL-6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评估效能。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血清ANGPTL4、KL-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ANGPTL4、KL-6的表达水平在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越严重,升高越明显(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ANGPTL4、KL-6的表达水平与PaO2/FiO2呈负相关,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4联合KL-6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入院28d内死亡的敏感度为90.14%、特异度为65.74%,AUC为0.900。结论:血清ANGPTL4、KL-6表达水平升高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增大密切相关,两者联合在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抗凝血酶(AT)和炎性因子在急性创伤患者中表达水平及其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创伤患者纳入观察组,记录其血栓形成率,另将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对照组及有无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清HMGB1、AT和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双变量Spearman相关性法检验血清HMGB1、AT和炎性因子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血清HMGB1、AT和炎性因子在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中的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HMGB1、IL-6、IL-10、IL-1β水平较高,血清AT水平较低(P<0.05)。与无血栓组比较,血栓组血清HMGB1、IL-6、IL-10、IL-1β水平较高,血清AT水平较低(P<0.05)。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与血清HMGB1、IL-6、IL-10、IL-1β呈正相关性,与血清AT呈负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MGB1、AT、IL-6、IL-10、IL-1β均是导致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HMGB1、AT、HMGB1+AT+炎性因子对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值较高,AUC值分别为0.868、0.857、0.912;血清IL-6、IL-10、IL-1β对急性创伤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值一般,AUC值分别为0.761、0.758、0.784、0.767。结论:血清HMGB1、AT和炎性因子与急性创伤及其血栓形成均存在一定关联,可根据其指标水平变化评估并预测急性创伤患者的损伤情况和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对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ARP)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行放疗的宫颈癌ARP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常规治疗,n=90)和B组(A组的基础上接受中药灌肠,n=90)。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放射损伤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IL-1β、IL-8、TNF-α水平变化情况,并对比不同放射性直肠炎分级患者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结果: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黏液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稀便或便秘、肛门灼痛坠痛、口干口苦、尿赤等证候积分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的放射损伤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放射性直肠炎分级III级、Ⅱ级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高于I级,且III级高于Ⅱ级(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宫颈癌ARP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可能与改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自2019年6月到2022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90例急诊急性脑梗死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剂量组(给予高剂量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和低剂量组(给予低剂量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各45例。对比治疗7 d后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治疗前及治疗7 d后两组神经功能[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根据不同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将两组的临床疗效纳入研究并实施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高剂量组总有效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2)将两组的神经功能采用CSS评分、NIHSS评分评估纳入研究并实施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采用CSS评分、NIHSS评分比较(P>0.05);治疗7 d后,高剂量组采用CSS评分、NIHSS评分高于低剂量组(P<0.05)。(3)将两组的预后采用mRS评分评估纳入研究并实施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高剂量组预后良好2.22%(1/45)高于低剂量组15.56%(7/45)(P<0.05)。(4)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治疗前CSS评分及治疗前NIHSS评分与预后不良组存在差异(P<0.05)。(5)以急性脑梗死预后为因变量,以单因素中对比有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经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治疗前CSS评分及治疗前NIHSS 评分。结论:高剂量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能够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而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治疗前CSS评分及治疗前NIHSS 评分。  相似文献   
17.
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对人原代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对不同类型细胞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但未见对原代白血病细胞作用的报道. 观察了阻断上述通路对8例白血病患者和10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的作用. 结果表明, 不同个体原代白血病细胞对阻断此通路的反应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3例细胞极为敏感, 24 h以内90%细胞被迅速诱发凋亡, 而正常人骨髓MNC对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反应不敏感, 未观察到凋亡现象发生. 进一步的免疫印迹实验发现, 对上述通路敏感的原代白血病细胞Bcl-2蛋白表达量较高, 而且在凋亡过程中发生了特异位点的酶解;对上述通路不敏感的细胞(包括正常人骨髓MNC)Bcl-2蛋白低表达, 或Bcl-2高表达但未能检测到其特异性酶解现象. 结合其他实验结果, 提示细胞中Bcl-2蛋白是否发生特异位点酶解与细胞对阻断上述通路的敏感性之间具有相关性,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种类细胞对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通路敏感性差异的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8.
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被视为"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病人最为有效的单体"的情况下,令人惊讶的是:最重要的发现者鲜为人知,其原始论文迄今未被一篇英文研究论文所引用.该发现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大多数中国科学家和医生处于困难时期.始于乡村中医针对性含糊的复方,张亭栋与同事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复方中单一的化学分子起作用、其最敏感对象为APL.张亭栋和同事20多年的工作扫除了"能否"和"如何"有效使用ATO的困惑.此后中国和西方的其他研究者跟随张亭栋等的先驱工作.张亭栋小组回顾性分析自己的资料证明APL确实为ATO最敏感的对象.张亭栋所在医院另一研究组将原本微量的氯化亚汞从配方中完全去除证明ATO单独可以治疗APL.1998年西方研究者发表重复和证明中国发现的论文导致ATO疗法被广泛接受.不过,ATO相关英文论文的西方或中国作者皆未引用张亭栋等在20世纪70年代的文章.本文集中介绍张亭栋等的早期文献,但也提示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中国报道ATO对其他肿瘤的作用,认为中国刊物发表的一些发现可能对病人有相当价值,其他国家的医生可能得益于有最大病人群落的中国医生之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9.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一组在发病机制和临床行为方面差异较大的疾病.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APL),PML-RARα是APL的关键驱动(driver)突变,具有显性负的调控作用,影响髓系分化、凋亡和DNA复制和修复,其特殊结构使其成为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的靶标.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在AML中发现了一些新的基因突变,其中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突变是与表观遗传学相关的、与AML较差预后有关的基因事件.在1185例AML的基因分析中,研究发现与表观遗传学相关的第Ⅲ类突变与老年、高WBC及较差的临床预后有关.AML的发病是多步骤的,涉及不同通路上不同分子事件的相互作用,目前认为影响转录因子和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事件相互作用是AML完全发病的重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原位PCR和原位杂交检测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ALV_J原型株HPRS10 3株gp85基因的内部序列 ,和pol基因的 3′端设计一对引物H5 H7。从发生ML病死蛋用型鸡的肿瘤、骨髓、肝脏、脾脏和输卵管组织中提取总RNA ,反转录为cDNA ,经PCR扩增得到长度为 5 4 5bp的ALV_JcDNA特异性探针。探针定位于 5 2 5 8~ 5 80 2bp。将病鸡的组织石蜡切片置HybaidExpress原位PCR仪平台上 ,以H5 H7为引物进行原位PCR扩增。应用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对原位PCR扩增后切片进行了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在待检组织肿瘤组织、十二指肠、骨髓中出现明显的阳性信号。睾丸、肺、胰腺、大脑、输卵管、肾脏均检出散在的阳性信号。这是国内外首次从分子水平证明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