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8篇 |
免费 | 620篇 |
国内免费 | 83篇 |
专业分类
24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105篇 |
2022年 | 117篇 |
2021年 | 122篇 |
2020年 | 125篇 |
2019年 | 124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131篇 |
2016年 | 112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136篇 |
2013年 | 104篇 |
2012年 | 128篇 |
2011年 | 150篇 |
2010年 | 88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72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8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7篇 |
1983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122.
<正>急性肺损伤是一种过度炎症反应,它是在感染、创伤等过程中导致的一种过度炎性反应,严重时则被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年来,急性肺损伤一直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也未完全阐明。大量研究证明,继NO和CO之后的第3种信号分子H2S是重要的信使分子,并具有血管功能调节的作用。还有研究证明,H2S具有多方面的生物学作用,如参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和感染性休克以及减轻兴奋性氨基酸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等。内源性 相似文献
123.
摘要 目的:探讨金银花提取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择60只大鼠并将其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金银花低剂量组、金银花中剂量组和金银花高剂量组。比较各组的肺组织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合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NF-κB通路相关蛋白(p-p65、p-IκBα、p65和IκBα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金银花各剂量组肺组织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并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金银花各剂量组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明显升高,并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IL-1、IL-6和TNF-α水平以及p-p65和p-IκBα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金银花各剂量组IL-1、IL-6和TNF-α水平以及p-p65和p-IκBα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并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金银花提取物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够升高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并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并且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通路介导的促炎症因子IL-1、IL-6和TNF-α的产生,缓解炎症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4.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既往称为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肾病,在一般住院病人中AKI发病率约为5%,但在重症监护病房则高达30%~50%.内科疾病引起的AKI死亡率在23%左右,但由多脏器功能不全所致者死亡率高达60%.迄今,尚无有效治疗AKI药物,一旦发生AKI,临床上只能采取支持治疗,等待肾功能的恢复.因此,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防治AKI的最佳策略.生物标记物是近年来研究早期诊断AKI的热点和趋势,研究发现包括NGAL,KIM-1,IL-18,NHE3等多种标记物是早期预测AKI强力指标,本文就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动态微小残留病灶(MRD)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血液科收治的60例AML患者,在诱导治疗第8天,第21天,每次巩固治疗前1天,结束化疗随访过程中,检测骨髓形态学变化和应用MFC监测患者骨髓MRD,并动态随访。定义未发现异常表型细胞(MRD10~(-4))为阴性,其余为阳性。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3到16个月),早期MRD(诱导化疗第8天)阴性的患者占58.33%,MRD阳性的患者占41.67%。MRD阴性的患者在诱导治疗接受第21天100%达到CR,MRD阳性的患者80%达到CR。第一次巩固治疗结束后,MRD阴性的患者预后明显较MRD阳性的患者好。结论:动态监测MRD对预测AML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预测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观察组)176例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对照组)75例,观察组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斑块形成组(113例)、内中膜增厚组(63例),根据颈动脉斑块稳定程度分为不稳定组(106例)、稳定组(70例),比较各组血清UA水平,根据UA水平不同分为高UA组(134例)和正常UA组(117例),进行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斑块形成组和内中膜增厚组血清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斑块形成组和内中膜增厚组血清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稳定组血清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稳定组(P0.05),而稳定组和对照组血清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正常UA组和高UA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UA水平可以作为表征急性脑梗死患者伴随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生物学指标之一,此外,血清UA的水平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和不稳定者表达更高,但血清UA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27.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过氧化还原蛋白1(PRDX1)、钙调蛋白(CAM)、触珠蛋白(HPT)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7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轻度组(39例)、中度组(48例)、重度组(40例),根据患者的改良Rankin 量表( 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73例)和预后不良组(54例),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受试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所有受试者PRDX1、CAM、HPT水平。对比不同预后患者的一般资料、PRDX1、CAM、HPT水平。分析PRDX1、CAM、HPT与NIHSS评分、mRS评分的关系。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轻度组、中度组、中度组的PRDX1、CAM、HP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患者的病情加重,PRDX1、CAM、HPT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PRDX1、CAM、HPT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Pearson检验,AIS患者的PRDX1、CAM、HPT与NIHSS、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年龄较高、PRDX1水平升高、CAM水平升高、HPT水平升高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IS患者的PRDX1、CAM、HPT水平异常升高,且与其病情及预后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年龄、PRDX1、CAM、HPT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对于病情的评估、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8.
129.
目的探索结扎小型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及进行血流评价的方法。方法小型猪20头全麻下开胸暴露心脏,预阻断LAD(第二对角支)15min,后予结扎,术中心电图动态监测,术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心肌酶学监测以确定模型建立情况,冠状动脉造影以及^13N-NH3 PET心肌血流测定评价手术后血流改变。结果20头小型猪中有16头存活4周,成活率80%,开胸手术中1头因麻醉意外死亡,3头死于术后呼吸不畅。结扎后心电图呈动态变化,24h后血清心肌酶谱(CK,CK—MB,cTnI)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LAD血流中断,TIMI分级为0级,^13N—NH3 PET检查显示手术后缺损面积百分比(27.0±5.0)较手术前(4.0±3.2)有显著性差异,证实心梗模型建立成功。结论本实验中开胸手术成功率高,术后血流评价方法可用于手术前后冠脉血流和心肌血流的比较以及对心肌梗死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994年至2008年85例急性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资料。在36例右半结肠癌中,35例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行捷径手术,在49例左半结肠及直肠癌中,36例行一期切除术,5例单纯造瘘术,5例行麦氏术,3例行Har-tm ann术。结果一期右半结肠切除35例顺利康复,1例重度感染休克死亡;一期左半结肠切除34例,1例肠麻痹,MoF死亡,6例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漏,再次行横结肠造瘘术。结论对于急性梗阻性大肠癌,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右半结肠癌性肠梗阻,可行一期手术,对于左半结肠癌性急性肠梗阻,行一期手术是可行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分期手术的发生率相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