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2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2087篇
  705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442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传统稻鱼系统中“田鲤鱼”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一种重要的传统农业系统,养殖在稻田中的鲤鱼,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逐渐形成了适应于稻田浅水环境的“田鲤鱼”.本研究以具有千年历史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和“从江稻鱼鸭系统”的青田田鱼和从江田鱼为范例,通过采样对两种“田鲤鱼”进行传统形态学分析和地标几何形态学分析;采用线粒体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数据库数据提取和采样测量对两种“田鲤鱼”和其他常见鲤鱼种群或品系进行传统形态学聚类分析.传统形态学分析和地标几何形态学分析表明,青田田鱼和从江田鱼在形态上存在差异,与青田田鱼相比,从江田鱼尾部长而窄,体型较细长,尾部长度占身体长度比例小.对这两种田鱼及养殖于其他水体的其他鲤鱼种群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青田田鱼和从江田鱼在遗传上是独立的种群;但形态聚类分析表明,这两种田鱼归为一类,明显不同于其他鲤鱼种群或品系,与其他鲤鱼种群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背鳍和尾鳍上.这些研究结果说明,长期生活在稻田环境的青田田鱼和从江田鱼在遗传和形态上均明显不同于其他水体养殖鲤鱼种群,且青田田鱼和从江田鱼之间形态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72.
植物性雌激素genistein对豚鼠乳头肌的电生理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Ma T  Fan ZZ  He RR 《生理学报》2002,54(1):83-87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了genistein(GST)对豚鼠乳头肌的电生理效应。结果显示:(1)GST(10-100μmol/L)浓度依赖地缩短正常乳头肌动作电位时程;(2)对部分去极化乳头肌,GST(50μmol/L)除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外,还使动作电位幅值和超射值降低,零相最大上升速度减慢;(3)预先应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NA(5mmol/L)。不影响GST(50μmol/L)的电生理效应;(4)单独应用17β-雌二醇(E2,5μmol/L)或GST(10μmol/L)时,动作电位各参数无明显变化。而预先应用同剂量的GST再加入E2,则动作电位时程缩短,结果提示,GST可能通过非NO途径抑制Ca^2 内流,从而影响豚鼠乳头肌电生理效应,并与E2有加强或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73.
正我是文采师招收的第一个科班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先生身边工作,一直追随先生到如今,深知文采师的魅力、风采和博大精深都蕴藏在他平和、平淡和平静的研究和生活中。当年刚进植物所读研究生,文采师知道我对植物分类系统最感兴趣,就告诉我研究分类系统也要从一种、一属、一科做起,逐步熟悉掌握全世界植物,才能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文采师给我的研究生论文题目是毛茛科一个  相似文献   
974.
应用PCR方法扩增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将其克隆至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转移载体pFastBacHTc上,命名为pFastBacHTc-VP2,将人工合成的犬瘟热病毒抗原表位基因T'TB克隆至VP2基因的上游,命名为 pFastBacHTc-T'TB-VP2.进而转化含穿梭载体Bacmid的感受态细胞DH10Bac中,获得携带犬瘟热病毒T'TB细胞表位和犬细小病毒VP2基因的重组转染质粒Bacmid-BacHT-T'TB-VP2,将其转染昆虫细胞Sf-9后获得融合重组T'TB-VP2蛋白,大小约为70 ku.经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表达的重组蛋白在无佐剂参与的情况下,按确定的免疫程序免疫6~8周龄的BALB/c小鼠,检测小鼠的体液免疫学指标.结果表明:表达蛋白能诱导小鼠产生抗CDV和CPV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本实验为重组犬瘟热与犬细小病毒新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75.
基于12S rRNA基因序列探讨崇安地蜥的分类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崇安地蜥Platyplacous sylvaticus的分类地位,测定了崇安地蜥线粒体12S rRNA基因全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东亚产10种草蜥、3种地蜥的同源序列进行分析,采用Mega V2.1软件的NJ法和ME法、PAUP4.0软件的MP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崇安地蜥线粒体12S rRNA基因全序列(952 bp)中T、C、A、G碱基含量分别为23.1%、22.9%、35.9%、18.1%;与其它同源序列比对后有978 bp,发现321个位点出现变异,占总位点数32.8%,其中199个简约信息位点,为总变异位点的62%;转换/颠换之比平均为2.16.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中,NJ树和ME树完全一致,与MP树略有差异.3种构树法中崇安地蜥与南台草蜥Takydromus sauteri、峨眉地蜥P.intermedius、先岛地蜥P.dorsalis均聚为一支,崇安地蜥与先岛地蜥亲缘关系最近.本实验结果支持将地蜥属并入草蜥属和取消地蜥亚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976.
前庭功能的中枢组胺能神经调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ergquist F  Dutia MB 《生理学报》2006,58(4):293-304
组胺能药物已经长期用于治疗人类的平衡紊乱,但对于它们在前庭系统中作用的机制还缺乏了解。在本文中,我们综述了关于脑内(特别是脑干前庭核中)的组胺能神经传递,以及组胺在脑可塑性——“前庭代偿”(一种单侧外周前庭损伤之后发生的行为学恢复)中作用的新近文献。我们在综述组胺能类药物促进前庭代偿证据的同时,也讨论了这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77.
为探讨粉美人蕉(Canna glauca‘Erebus’)缺失雄蕊的去向和唇瓣的属性,对粉美人蕉花部维管束系统进行了解剖学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粉美人蕉花梗横切面呈椭圆形,中心区的维管束聚集成6束大的维管束,形成心皮背束和隔膜束。在子房区顶部,3个隔膜束各分成3束,外方分支分别进入相应的花瓣,成为花瓣的中束。近轴面隔膜束内方的2束分支进入功能雄蕊。远轴面右侧的隔膜束内方2分支进入唇瓣,发育为唇瓣的部分维管束。远轴面左侧隔膜束内方分支进入内轮退化雄蕊。在花瓣形成时,近轴面左侧心皮背束分成2束,外侧分支进入近轴面外轮退化雄蕊,内侧分支进入功能雄蕊。近轴面右侧心皮背束外方分支进入侧生退化雄蕊。远轴面心皮背束分为2束,1束进入远轴面外轮退化雄蕊并迅速消失,另1束进入唇瓣,继续发育。从维管束来源角度证明了粉美人蕉退化雄蕊的同源异形现象。  相似文献   
978.
对于广义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于正广义系统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研究了一类正广义系统,通过Drazin逆给出了判别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性的充分条件,并通过例子验证了本文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9.
菊科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的繁殖特征及其与入侵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菊科入侵植物.通过实验观察和人工控制套袋等方法,对其花序开花动态、花粉胚珠比(P/O)、自交亲和性、花粉活力、访花昆虫和种子(瘦果)的萌发率等与繁殖相关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这些繁殖特征与入侵性的关系.三叶鬼针草在10-11月开花,单个花序的花期约为5-6天.每小花的花柱基部有圆筒状的蜜腺环绕.单个花序内可自交亲和,自交结实率和花粉活力均较高,其P/O值为1754.12士29.87.主要访花者为灰蝶科(Lycaenidae)、粉蝶科(Pjerjdae)和茧蜂科(Braconidae)昆虫.三叶鬼针草所具有的灵活交配机制是其入侵成功的重要因素.此外,三叶鬼针草结实量大、种子产生迅速且适于传播,以及种子萌发范围广和短期快速萌发等特性也增强了其入侵性.  相似文献   
980.
人乳头瘤病毒58型(HPV58)是具有高度致癌危险性的HPV型别之一,在亚洲和非洲等地呈现出特殊的流行状况.由于全球HPV58数据分布零散,加之一些高发地区(如中国内地)数据缺乏,迄今为止尚未有对世界范围内HPV58地理分布的全面分析.本研究对中国内地妇女宫颈癌组织标本进行了HPV58检测,共获得14条HPV58-E6,L1基因序列.对GenBank收录的自1985年起分离的HPV58序列进行了系统地理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上海、江苏和四川等地检出的HPV58-E6,L1序列均与以往来自中国香港、西安和日本等HPV58亚洲株同源.HPV58毒株可能由非洲西部起源,而中国内地及东南亚地区则在接受“根部”来源的变异株之后,成为毒株播散源“中转站”和新的策源地.HPV58型可能与HPV16,HPV18相同,也是宫颈癌发生和散播的主要HPV型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