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巨噬细胞免疫调变信号:Raf-1,MAPK p44,MAPK p42和p38 MAPK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巨噬细胞免疫调变机理,我们应用LPS和PMA处理小鼠抑制性巨噬细胞,观察到Ras下游信号分子Raf-1,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 p44,MAPK p42和p38 MAPK均被活化,发现forskolin能增强p38 MAPK的活性,进一步提示PKC和PKA途径增强了p38 MAPK的磷酸化效应,为我们了解LPS如何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72.
植酸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影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红豆杉细胞培养中经常遇到的褐变问题,以植酸做抗氧化剂,添加到悬浮细胞培养基中,能提高细胞鲜重,明显抑制细胞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有效地控制细胞褐变,促进红豆杉悬浮细胞生长。以005%浓度的添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3.
使用热扩散探针法(TDP)监测黄土丘陵区2015年7—9月人工林中油松和沙棘树干液流密度(Js)的动态变化,并通过植物的水分利用生理特征判断2个树种的水分利用类型.结果表明: 油松和沙棘的Js在降水前后均表现为单峰型日变化特征,油松生长旺盛期的Js(12.62 mL·m-2·s-1)显著高于沙棘(2.60 mL·m-2·s-1).2个树种Js与光合有效辐射、水蒸汽压差、土壤体积含水量(SWC)呈显著正相关.8月和9月降水前后,2个树种的Js都主要受气象因素影响.9月降水导致SWC对沙棘Js的解释量增加4.2%,而8月和9月的降水导致SWC对油松Js的解释量均降低了0.3%.油松中午叶片水势显著高于沙棘且变异系数(7.3%)低于沙棘(11.7%),而沙棘具有较高的叶片气孔导度,因此可以判断出油松属于恒水型植物,沙棘属于变水型植物.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后的随访情况,并行TCT及HR-HPV监测对随诊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宫颈冷刀锥切术后诊断为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III,HR-HPV阳性)的患者共计150例,分别于锥切术后3、6、12个月进行HR-HPV检测、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并分析其随访情况。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正规随访比例分别为73.91%、78.05%、68.0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规随访患者术后3、6、12个月,HR-HPV的转阴率分别为57.27%、77.27%、89.09%,不同年龄段HR-HPV的转阴率分别为94.12%、93.75%、87.5%、66.67%,随着年龄的增长HR-HPV转阴率逐渐下降,而大于56岁的患者HR-HPV转阴率最低,与其他各年龄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正规随访患者TCT检查在随访期间均为阴性。结论:宫颈锥切术能够切除宫颈病变组织,但不能完全清除HR-HPV病毒,术后对各年龄段人群均需严密随诊。  相似文献   
75.
以哈密瓜为原料,采用自然干制方式,以哈密瓜干表面色泽与褐变度为研究指标,研究不同褐变抑制剂与浓度对哈密瓜干制褐变抑制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哈密瓜干制过程中,柠檬酸浓度>0.3%,氯化钠、氯化钙浓度>0.5%,L-半胱氨酸(L-Cys)、亚硫酸钠浓度>0.05%时均有褐变抑制作用。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利用各护色剂之间的交互协同作用,得到优化褐变抑制剂配比:L-Cys浓度0.1%、氯化钙浓度1.5%、柠檬酸浓度0.3%、氯化钠浓度1.0%;经复合护色剂处理制得哈密瓜干表面色差L=70.49,a=39.42,b=16.18,与对照组比较均呈差异显著(P<0.05);褐变度为0.081,与对照组呈极显著差异(P<0.01)。经复合护色剂处理的哈密瓜干能够有效抑制褐变产生,使制品保持优良的色泽。  相似文献   
76.
为提高药蒲公英的耐盐性, 用20~30 d大小的药蒲公英叶片诱导愈伤, 获得的愈伤以NaCl作为选择因子, 用直接筛选的方法, 每3周进行一次继代培养, 经3个月继代筛选获得了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愈伤组织, 将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愈伤组织接种在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芽, 之后将再生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经4个月得到了12株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再生植株。与野生型相比, 耐盐植株叶片宽大、叶柄粗短、叶表面覆盖白色细毛, 根粗壮较短, 花茎中部具2 cm左右的苞叶。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 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和SDS-PAGE检测表明, 耐盐植株与对照植株在DNA及蛋白水平上均存在明显差异。1.5% NaCl处理后, 与普通再生植株相比, 耐盐株系的抗氧化酶活性明显提高, 脯氨酸含量上升幅度更为显著, 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 其主要药用成分黄酮的含量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说明耐盐植株的抗氧化防御能力明显增强。以上结果表明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再生植株为耐1.5% NaCl药蒲公英变异体, 这些耐盐变异体有望成为抗盐耐海水蔬菜家族的新成员。同时, 这些耐盐变异体植株比普通植株具有更高的医用商业价值。耐1.5% NaCl的药蒲公英再生变异体遗传稳定性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77.
广西不同时期IBV分离株S1基因高变区Ⅰ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广西1985~2007年间分离到的22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S1基因高变区Ⅰ(HVR Ⅰ)进行序列测定,并与发表的其他IBV参考株及鸽子分离的冠状病毒株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系统进化关系显示毒株可分为5个基因群,其中有16个广西分离株属第Ⅰ群,它们与鸽子冠状病毒分离株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与Massachusetts(Mass)型疫苗株的同源性较低.有15个分离株在33~34位和34~35之间分别有4个和3个氨基酸残基的插入,GX-NN6在33~34位和34~35位之间则均有4个氨基酸残基的插入;GX-YL1、GX-NN2与常用的Mass型疫苗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于第Ⅱ群;GX-G、GX-XD与日本同一时期分离的毒株JP Miyazaki 89亲缘关系最近,属于第Ⅲ群;GX-YL6、GX-NN7与欧洲毒株4/91亲缘关系较近,属于第V群.结果表明广西存在着多种类型IBV毒株的流行,毒株S1基因HVR Ⅰ碱基的突变或插入比较普遍,可导致其氨基酸序列的变化,绝大部分毒株与目前常用的Mass型疫苗株的亲缘关系较低.同一时期的分离株同源性较高,但无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78.
芦蒿采后处理及环境因素与生理生化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芦蒿的呼吸、蒸腾、酶促褐变等生理生化特性及采后处理和环境因素对其变化的影响,为芦蒿贮藏保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生命的化学》2003,23(3):203-203
新型酶制剂———碱性脂肪酶系“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计划专题 ,由福建省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研究所作为第一承担单位 ,该所二位国家级专家吴松刚教授和施巧琴教授为专题负责人。日前 ,国家科技部委托福建省科技厅对该专题核心技术部分———碱性脂肪酶高产变株选育进行技术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载平教授为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 ,在审阅有关研究报告及听取专题组汇报后 ,经专家充分讨论 ,一致认为 :新型酶制剂———碱性脂肪酶高产变株FS1884 1选育成功 ,是我国碱性脂肪酶的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 ,…  相似文献   
80.
热激处理对冷藏蚕豆种子褐变和有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45℃30、60和120s短期热激处理对蚕豆种子在1℃贮藏期间褐变和有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45℃ 60s热激处理可显著降低蚕豆在冷藏期间的呼吸强度、PPO和PAL活性,抑制MDA和总酚含量及褐变度的上升,延缓叶绿素和Vc含量的下降。从而起到延缓衰老和保持品质的作用。45℃热处理120s使2周后MDA含量和褐变度上升及Vc含量下降较快,这可能是由于组织受到了热伤害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