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5篇
  免费   555篇
  国内免费   584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探索脂多糖(LPS)对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s)转录组的调节作用。方法对照组(正常培养rCMECs),LPS组(100 ng/mL LPS处理6 h的rCMECs),每组进行3个生物学重复转录组测序。得到差异基因后,使用实时定量PCR对部分差异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验证。分别对上调和下调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共表达网络分析。采用独立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PS处理后,265个基因表达上调,118个基因的表达下调。前10个最显著上调基因为:Mt2a、Cyp7b1、Sod2、Icam1、Ccl2、AC128848.1、Mt1、Cebpd、Serpinb2和Tnfrsf11b。前10个最显著下调基因为:Cavin2、Ankrd1、Edn1、Prss35、Lmod1、Dhrs3、Ttc22、Sema6a、Map2k3和Sema7a。定量PCR的结果表明Mt2a、Sod、Ccl2、Cxcl1、Icam1和Vcaml基因的表达得到了上调(P均<0.01);而Cavin2、Ankrd1、Edn1和Prss35基因表达下调(P均<0.05)。GO和KEGG富集的结果表明,上调基因与内皮细胞对炎性免疫细胞的趋化作用和黏附作用密切相关;而下调基因则是与钙离子信号和G蛋白相关通路以及内皮通透性增加有关。此外,差异基因进行共表达网络分析发现Sod2处于核心位置,提示其可能与LPS诱导的rCMECs的各种变化密切相关。结论LPS调控了rCMECs中大量与炎性免疫细胞进入心肌组织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82.
目的:探究肺癌超声造影参数与新生血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9例肺癌患者,对其实施超声造影检查、常规病理检查,通过CD34免疫组织染色计算其血管密度。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将149例患者区分为腺癌组(87例)和鳞癌组(62例),使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计算腺癌和鳞癌患者峰值强度及增强强度指数,对比两组患者新生血管密度,并计算超声造影参数强度与新生血管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将患者按照肿瘤大小进行分组,对比新生血管密度。结果:(1)腺癌患者新生血管密度、造影峰值强度、强度指数均高于鳞癌患者(P<0.05);(2)腺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及强度指数与其新生血管密度呈正相关(r=0.635,r=0.881,P<0.05),鳞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及强度指数与其新生血管密度呈正相关(r=0.519,r=0.669,P<0.05);(3)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大,新生血管密度呈现增长趋势(P<0.05)。结论:肺癌超声造影能够较准确的反映肺癌患者新生血管密度情况,同时新生血管密度与肺癌瘤体大小具有相关性,可使用肺癌超声造影对肺癌患者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983.
目的:探究超快通道麻醉辅助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对行心脏手术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心脏手术的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心脏超快通道麻醉,实验组患者实施心脏超快通道麻醉辅助BIS监测。术后6个月,使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对两组麻醉前后认知功能障碍情况进行比对,并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两组术后6个月时智力测试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数间对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超快速通道的患者相比,行全身麻醉心脏手术患者使用超快速通道麻醉辅助BIS监测麻醉及单用超快速通道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相当,但前者的安全性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8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超声造影的评估价值,分析其分级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以及血清甲壳质酶蛋白(YKL-40)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2例ACI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超声造影和血清YKL-40、Lp-PLA2检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所有患者随访至发病后4周统计预后。结果:易损斑块组颈动脉斑块造影分级、血清YKL-40、Lp-PLA2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P0.05)。不同病情程度组、不同预后组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造影分级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YKL-40、Lp-PLA2水平随着ACI病情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YKL-40、Lp-PLA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Spearman秩相关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造影分级与血清YKL-40、Lp-PLA2水平均呈正相关(rs=0.751、0.694,P0.05)。结论:ACI患者的颈动脉易损斑块内新生血管超声造影分级高,其分级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以及血清YKL-40、Lp-PLA2水平均存在密切关系,颈动脉超声造影可为ACI病情危险分层、预后判断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85.
目的:探讨诺欣妥联合心脏运动康复对射血分数降低(HFr EF)的心力衰竭(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心内科于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HFr E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均给予诺欣妥规范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心肺运动测试(CPET)测得代谢当量制定个性化心脏运动康复,包括院内、院外心脏康复干预及定期随访,为期6个月。采用彩色心脏超声诊断仪、心肺运动测试(CPET)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变化,同时观察住院及随访期间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AT明显升高,峰值VO2/kg、峰值VO2水平均有一定程度上升,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90d内HF再住院率(8.6%vs.28.6%)、随访期间MACEs发生率(17.1%vs.40.0%)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诺欣妥联合心脏运动康复治疗可使HFr EF患者显著获益,在改善心肺功能、运动能力及近期预后方面疗效显著,可作为HFr EF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86.
摘要 目的:探究系统及四维超声在胎儿器质性异常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887例中晚期产妇超声检测资料,所有产妇均行系统及四维超声检测,对比系统超声、四维超声和联合检测在胎儿器质性异常筛查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分析上述检查方式对不同胎儿器质性异常筛查的价值。结果:(1)887例产妇共娩出899例胎儿,其中87例存在器质性异常,异常率9.68 %(87/899),联合检测对器质性异常检出率为94.25 %(82/87),系统超声检出率为68.97 %(60/87),四维超声检出率为79.31 %(69/87),联合检测明显优于单独检测(P<0.05);(2)系统超声检测一致性为96.05 %,灵敏度为70.59 %,特异度为98.54 %,四维超声一致性为96.47 %,灵敏度为75.40 %,特异度为98.54 %,联合检测一致性为99.57%,灵敏度为96.26 %,特异度为99.90 %,对比发现联合检测一致性、灵敏度均优于单独检测。结论:系统及四维超声对胎儿器质性异常具有较好的筛查效果,联合检测筛查效果优于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987.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儿颅内畸形筛查的应用价值,并进行染色体异常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进行胎儿颅内畸形筛查的高危孕妇120例,所有孕妇都给予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筛查,对超声筛查异常者进行染色体异常分析,记录预后情况。结果:在120例孕妇中,二维超声诊断为胎儿颅内畸形12例,三维超声诊断为13例(预后都确诊为胎儿颅内畸形)。染色体核型筛查检出胎儿颅内畸形12例,其中21-三体综合征8例,18-三体综合征3例,13-三体综合征1例。确诊为胎儿颅内畸形的孕妇超声NT值都显著高于非胎儿颅内畸形孕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选择终止妊娠10例,选择继续妊娠3例,继续妊娠3例胎儿都最终死亡。结论: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染色体核型在胎儿颅内畸形筛查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两者可互相补充,共同发挥诊断与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988.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定量与动态增强MRI定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疑似宫颈癌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超声造影定量检测及动态增强MR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各参数组间差异性,同时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手段对宫颈癌的筛查效果并实施组间比较。结果:(1)比较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及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均高于对照组,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及平均渡越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均低于对照组(P<0.05);(2)比较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容积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 trans )、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 ep )以及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 e )均高于对照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低于对照组(P<0.05);(3)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超声造影定量检测对宫颈癌检测一致性为93.02 %,灵敏度为94.44 %,特异度为85.71 %,增强MRI对宫颈癌检测一致性为96.51%,灵敏度为98.61%,特异度为85.71%。结论:宫颈癌患者实施超声造影定量与增强MRI检测时检测参数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性,可将上述两种检测方式用于宫颈癌患者的筛查诊断中。  相似文献   
989.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及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对象均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特征,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此外,将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成超声造影组31例和常规超声组30例。超声造影组微波消融治疗前后均予以超声造影配合,常规超声组微波消融治疗前后均予以常规超声配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造影情况以及术后1年结节复发情况。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增强强度为低增强、增强模式为不均匀、无环绕增强占比均高于良性结节(均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78.69%、准确度为84.00%。治疗后超声造影组甲状腺结节最长径、体积均低于常规超声组(均P<0.05)。超声造影组术后1年结节复发率为0.00%,低于常规超声组的16.67%(P<0.05)。结论:超声造影应用于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较高,且结合微波消融治疗良性结节的效果明显,预后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0.
摘要 目的:探讨同轴常规切口与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视力以及泪液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同轴常规切口超声乳化术,研究组采用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前房稳定性、最佳矫正视力、平均超声能量、角膜散光程度、有效超声乳化时间、泪液炎性因子以及术后恢复时间,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平均超声能量、术中前房稳定人数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泪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同轴常规切口超声乳化术相比,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患者,在改善患者角膜散光、视力以及泪液炎性因子水平方面效果显著,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