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目的:建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特异性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为研究ARVC发病机制提供研究模型。方法:培养来源于ARVC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并进行突变位点测序鉴定。通过仙台病毒转导入外源性多能转录因子,将ARVC患者皮肤细胞诱导为iPSCs,结合免疫荧光法,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体内外三胚层形成实验对iPS细胞全能型进行鉴定。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诱导iPS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结果:ARVC患者来源的iPSCs显示碱性磷酸酶阳性,多能性相关基因高表达,胚胎干细胞标志物Oct4,SSEA4,TRA-1-81阳性。体外悬浮培养形成的拟胚体以及体内畸胎瘤形成实验均显示ARVC-iPSCs具有向3个胚层分化能力。经过体外心肌定向,ARVC-iPSC可诱导产生自主节律性搏动细胞团,免疫荧光显示cTnT阳性。结论:本研究使用仙台病毒,建立了无插入型ARVC患者特异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该细胞系具有多能分化特性,并可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为研究ARVC的致病因素和药物筛选提供宝贵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922.
目的:探讨miR-148a在5-aza诱导人骨髓间充质(hMSCs)成心肌样分化中的表达及miR-148a对hMSCs体外成心肌样分化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免疫荧光检测5-aza诱导hMSCs分化后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α-MHC表达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iR-148a和DNMT1在hMSCs成肌样分化中的表达水平。利用Lipofectamine TM 2000将miR-148a mimics和miR-148a inhibitor分别瞬时转染hMSCs,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α-MHC的蛋白表达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miR-148a的靶基因结合位点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鉴定其对靶基因3'UTR的结合序列。通过DNMT1 shRNA和miR-148a inhibitors共转到hMSCs中,研究miR-148a在hMSCs成心肌样分化中的调控作用。结果:hMSCs经5-aza诱导分化后,心肌细胞特性标志物α-MHC蛋白水平明显上调。miR-148a在hBMSCs成肌样分化中显著性增加(P<0.01),DNMT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过表达miR-148a能提高hBMSC中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α-MHC表达水平,而抑制miR-148a则能降低其水平(P<0.01)。DNMT1沉默可以阻断miR-148a对hMSCs的诱导成肌样分化作用。结论:miR-148a在hMCCs成肌样分化中表达上调,通过靶定和调控DNMT1基因的表达,并对hMSCs心肌向分化具有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23.
目的:探讨游泳训练后大鼠心肌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的变化。方法:用心脏重量(mg)/体重(g)计算心脏系数,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cAMP、cGMP含量。结果:8周游泳训练导致心脏系数显著增高(P<0.05),心肌cAMP水平升高不显著(P>0.05),cGMP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8周游泳训练导致心脏代偿性肥大,cAMP/cGMP比值减小。  相似文献   
924.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成年雪貂心肌钾通道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Xiao YF  Morgan JP  Leaf A 《生理学报》2002,54(4):271-281
本研究是在成年雪貂的心肌上研究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电压门控钾通道的效应。我们观察到,n-3 PUFA能抑制短时性外向钾电流(Ito)和延迟整流钾电流(IK),而对内向整流钾电流(IK1)则没有明显影响。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Ito和Ik能产生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7.5和20μmol/L,但不影响IK1。二十碳五烯酸(EPA)对这三种钾通道的作用与DHA相似。花生四烯酸(5或10μmol/L)先引起IK的抑制,然后引起IK,AA的激活;用环氧合酶抑制剂消炎痛可以阻断花生四烯酸激活IK,AA的作用。不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都不明显影响这些钾通道的活性。上述实验结果证明,n-3 PUFA能抑制心肌细胞的Ito和IK,但和我们以前报道的PUFA对心肌钠电流和钙电流的作用相比,其对Ito和IK抑制作用的效能较低。n-3 PUFA的抗心律失常效应可能与它们抑制心肌钠、钙、钾通道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25.
DMA增加正常大鼠心肌细胞钙瞬变和收缩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Cui XL  Chen HZ  Wu DM  Wu BW 《生理学报》2002,54(3):219-224
实验观察了钠氢交换或钠钙交换抑制剂 5 (N ,N 二甲基 )氨氯吡咪 (DMA)对正常和心肌肥厚大鼠分离心室肌细胞钙瞬变和细胞收缩的影响。通过负载荧光染料Fura 2 /Am ,应用离子影像分析系统 (IonImagingSystem)同步测定离体大鼠心肌细胞钙瞬变和细胞长度。结果表明 :DMA 10 μmol/L分别使钙瞬变和细胞缩短从对照组的 2 0 9.6 0± 5 4.96和 3.0 7± 0 .97μm增加到 2 38.5 0± 80 .41和 4.0 7± 1.0 2 μm (P <0 .0 5 ,n =7)。应用特异性反向钠钙交换阻断剂KB R7943可完全阻断DMA的激动作用。DMA还可使尼卡地平抑制L 型钙通道后的钙瞬变和细胞收缩增加。在肥厚心肌细胞 ,DMA表现出相同的药理作用 ,但对钙瞬变和细胞缩短的刺激作用更强。结果表明 :DMA可通过反向钠钙交换途径增加正常和肥厚大鼠心肌细胞钙瞬变和细胞收缩 ,且对肥厚心肌细胞的影响比对正常心肌细胞大。  相似文献   
926.
Liu J  Bai H  Xing DQ  Sun YP  Wu LL 《生理学报》2002,54(2):159-164
为了探索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SHR)心肌肥大中的作用 ,实验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SHR及其对照WKY大鼠心肌PDGF受体β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kinase1/ 2 ,ERK 1/ 2 )的蛋白表达和ERK 1/ 2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 :4周龄SHR的收缩压、舒张压、±dp/dtmax和心肌肥大指数与同龄WKY大鼠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而 12周龄SHR上述指标与同龄WKY大鼠相比均明显升高 ,表明 12周SHR已发生高血压 ,心脏收缩功能代偿性增强 ,并出现心肌肥大。 4周龄SHR心肌PDGF受体 β和ERK1/ 2的磷酸化水平以及ERK 1/ 2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同龄对照相比均无明显变化 ,12周时SHR心肌PDGF受体 β的蛋白表达较同龄WKY增加 32 77% (P <          0 0 5 ) ,PDGF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下游信号分子ERK 1/ 2的磷酸化水平较同龄WKY升高 19 6 % (P =0 0 1) ,表明ERK 1/ 2的活化增加 ,但ERK 1/ 2的蛋白表达水平尚无变化。为进一步明确PDGF受体 β在心肌细胞生长中的作用及其与ERK 1/ 2活性的关系 ,采用PDGF BB刺激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 ,发现 [3 H]亮氨酸掺入量明显增加 ,ERK 1/ 2的磷酸化水平明  相似文献   
927.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连续多次短暂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冠脉流出液中AST、CPK、UDH及冠脉流量,心肌组织中SOD、LPO以及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缺血预处理可以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冠脉流出液中AST、CPK、LDH的含量,提高心肌SOD活性,降低LPO水平,并且抑制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再灌注期间的冠脉流量。结论: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28.
目的:研究血清反应因子在心力衰竭患者心肌中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将收集的心室肌标本制备成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中血清反应因子含量。结果:心功能正常组心肌细胞中血清反应因子含量明显高于心力衰竭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在心力衰竭过程中,血清反应因子明显减少,并可能以量变的方式来实现对心脏特异性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29.
过度训练对心肌间质胶原、心肌舒缩性能和AngⅡ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为了研究和探讨过度训练对心肌间质胶原的重塑及其与心肌舒缩性能和AngⅡ变化的关系.方法在SD大鼠过度训练模型上对心肌间质胶原形态结构,心肌胶原含量,心肌局部与循环血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以及心肌收缩和舒张性能等指标进行了观察测试与分析.结果过度训练导致心肌束之间,心肌细胞之间,尤其是心肌细胞膜上大量胶原纤维过度增粗并成束成网分布,心肌细胞被增粗的胶原纤维网包裹.一般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室系数、心肌胶原含量以及心肌局部与循环中AngⅡ等指标均显著性增加P<0.01).过度训练组与对照组及一般训练组比较,上述诸指标均有显著性变化.心肌舒缩性能指标测试表明,一般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dp/dtmax和±d2p/dt2max均显著性升高,T值缩短;而过度训练组上述诸指标则显著性降低,T值延长,与一般训练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过度训练导致心肌间质胶原过度增生,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受损,心肌间质胶原与心肌舒缩功能和AngⅡ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30.
目的和方法采用大鼠心肌线粒体体外孵育的方法,观察线粒体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对线粒体Ca2+转运功能的影响.结果NO生成的底物L-Arg (10-4 mol/L)、外源性NO供体硝普纳(5×10-7 mol/L)孵育的线粒体NO-2的生成量分别高于对照组66%、89% (P<0.01);钙含量较对照组分别低40%、54% (P<0.01); 线粒体Ca2+的摄入量较对照组分别减少67%、85%(P<0.01), 线粒体Ca2+释放率(11%、8%)降低与对照组(14%)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NO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 10-4 mol/L)与相同浓度的L-Arg共同孵育的线粒体,明显抑制了L-Arg对线粒体的效应,与单纯L-Arg组比较,NO2生成减少,线粒体钙含量和反映线粒体45 Ca2+的摄入与释放能力都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心肌线粒体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参与了线粒体对心肌细胞Ca2+浓度的调节,其生理和病理生理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