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1.
介绍了4种易采易养的溞类特征和采集与培养方法;着重介绍了心搏和血液循环的观察方法以及心率测定和酒精对心率影响的实验.  相似文献   
112.
提出了一种新的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心电间期序列归一化直方图,并将其应用于受测者心力衰竭的评价。首先采集受测者约5 min的心电信号,获取心电间期序列,然后构造出心电间期序列归一化直方图,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两个指标:中心-边缘比(center-edge ratio,CER)和累积能量(cumulative energy,CE),最后通过对16例心力衰竭组和30例健康对照组的比较得出:指标CER和CE对两组有良好的区分度,其在定量评价心力衰竭程度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索24h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后作业效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方法:通过观察8名健康男性在24h睡眠剥夺前后的作业效率、主观脑力负荷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寻找与脑力疲劳相关的敏感指标.结果:在24h睡眠剥夺后,NASA-TLX评分呈显著性增加(p<0.05),75°立位时HF呈显著性减少(p<0.05),TINN、LF/HF呈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NAsA-TLX量表从主观感受上很好的反映了脑力疲劳后工作绩效下降的变化,HRV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24h SD后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相对加强.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评价东莨菪碱在不使用呼吸机家猪基础麻醉中对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与结果48头家猪分为东莨菪碱组和山莨菪碱(654-Ⅱ)组,基础麻醉后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532.08±105.67ms与394.17±59.78ms,157.00±18.26mmHg与178、63±20.73mmHg,118.63±16.51mmHg与128.21±17.00mmHg,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东莨菪碱作为家猪的基础麻醉用药,对心率血压的影响较654-Ⅱ小。  相似文献   
115.
我们利用动物模型急性实验与慢性实验的方法,进行心率变异性参数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心脏上的损伤,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有着显著的改变,能灵敏反映外来性调控和内在性调控双重作用。并且,在慢性实验的康复期中,心率变异性指标能够灵敏地反映心脏的内外调控过程,显示其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6.
心率变异性 (heartratevariability ,HRV)正在被临床广泛用于作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愈后的指标。目前认为 ,在HRV频谱分析图中 ,高频波段 (highfrequency ,HF)与呼吸活动有关 ,由迷走神经单独介导。低频波段 (lowfrequency ,LF)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的双重调节。而极低频波段 (verylowfrequencyVLF)除受自主神经的调节外 ,还受温度、外周血管运动活动以及神经激素的影响。近来有报道在慢性心衰患者中 ,VLF与外周化学感受器的敏感性增加有关。本实验通…  相似文献   
117.
用心率变异功率谱研究出生后心率变慢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机制及心源性因素在出生后心率变慢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心率变异性的频域和时域分析方法 ,主要为功率谱分析方法 ,以不同年龄组的人和家兔为实验对象 ,对出生后心脏的自主神经调控进行初步探讨 ;并通过观察不同年龄组离体灌流兔心 (无神经体液因素影响 )自律性的变化 ,探讨心脏本身因素是否参与出生后心率变慢的调控。结果 :人和家兔迷走交感对心率的调控作用比在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且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 ;家兔离体心脏的自主心率在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且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结论 :出生后心率减慢与神经机制有关 ,也有心脏本身因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118.
最后区注射腺苷对大鼠血压,心率和肾交感神经放电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S  Li DP  He RR 《生理学报》2000,52(4):313-317
The effects of microinjection of adenosine (Ado) into area postrema (AP) on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heart rate (HR) and renal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 (RSNA) were examined in 53 anesthetized Sprague Dawley rats.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as follows. (1) Following microinjection of Ado (1 ng/60 nl) into AP, MAP, HR and RSNA were decreased from 13.76+/-0.46 kPa, 356.28+/-4.25 bpm and 100+/-0% to 11.23+/-0.49 kPa (P<0.001), 336.91+/-5.23 bpm (P<0.01) and 70.95+/-5.19% (P<0.001), respectively; (2) 8-phenyltheophylline (150 microgram/kg, 0.2 ml,iv), a nonselective adenosine receptor antagonist, and 8-cyclopentyl-1,3-dipropylxanthine (500 microgram/kg, 0.2 ml, iv), a selective A(1) adenosine receptor antagonist, block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Ado completely; and (3) glibenclamide (5 mg/kg, 0.2 ml, iv), a blocker of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also abolished the effect of Ado. The abo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icroinjection of Ado into AP induces inhibitory effects on MAP, HR and RSNA,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activation of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s mediated by A(1) receptors.  相似文献   
119.
除草剂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中华大蟾蜍心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对草甘膦异丙胺盐胁迫条件下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Cantor)的心率和心电活动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不同浓度的草甘膦异丙胺盐溶液被喷施到中华大蟾蜍的体表,由皮肤进入体内而作用于心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草甘膦异丙胺盐处理浓度的增大,中华大蟾蜍的心率减慢,心电图中P波、R波和T波的电压峰值降低,而P-R间期、QRS期和Q-T间期的时值延长。草甘膦异丙胺盐胁迫条件下,蟾蜍心率与心电图的各项指标有显著相关性,可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蟾蜍心率与心电图中P、R、T波和P-R、QRS、Q-T间期的相关关系进行拟合。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蟾蜍心电图中Q-T间期值对心率的影响最大,可以推断草甘膦异丙胺盐主要是通过延长蟾蜍心电活动周期中Q-T间期时值即心室收缩期而延长心动周期,导致蟾蜍心率减慢。由此可见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的喷施对中华大蟾蜍心脏的电活动周期和机械活动周期均造成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血压变异性(BPV)与血管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4例,根据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血管受损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HRV、BPV指标,并分析PWV与HRV、BPV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血管受损组的5 min心搏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低于对照组,低频(LF)、高频(HF)、低高频之比(LF/H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受损组的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h平均脉压(24h P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白天平均脉压(dP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脉压(nP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WV与LF、HF、LF/HF、24h SBP、24h PP、dSBP、dPP、nSBP、nPP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部分HRV、BPV指标与PWV呈明显的相关性,说明HRV和BPV与患者的血管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