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基于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理论提出的呼吸引起循环指标变异的假说,分析研究存在睡眠呼吸异常的慢病患者睡眠期间呼吸和心率变异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纳入存在睡眠呼吸异常且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5次/小时的慢病患者11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完成标准化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的心肺运动试验(CPET)和睡眠呼吸监测,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92.
静脉注射抗β-内啡肽血清对大鼠烫伤休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在大鼠烫伤后,立即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抗β-内啡肽血清,观察动物血压、心率、呼吸及存活时间的改变。结果发现:(1)给予抗β-内啡肽血清后,烫伤动物的平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且随抗血清剂量的增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2)静脉注射抗β-内啡肽血清后,烫伤大鼠的血压下降被延缓,烫伤后60至120min时尤为明显。(3)烫伤大鼠的心率减慢在静脉注射抗β-内啡肽血清后也被延缓,这种影响出现早,但持续短。(4)抗β-内啡肽血清可使烫伤动物的呼吸频率保持相对恒定,且这种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实验提示:抗β-内啡肽血清对烫伤动物的心血管及呼吸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延缓烫伤休克的出现,使动物烫伤后存活时间延长,间接提示β-内啡肽参与烫伤休克。  相似文献   
93.
用无创法(阻抗法)测量了40名青年学生和40名运动员在两种运动负荷(50W和150W)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恢复时程的收缩时间间期(STI)和心率(HR)。在静态时,“运动员组”的心率较缓(P<0.01)、QS_1较长(P<0.05)、PEP/LVET比值较大(P<0.05和P<0.01)、LVETc较短(P<0.001)。运动后即刻,“学生组”和“运动员组”都表现为QS_z、LVET、PEP、IVCT、QS_1缩短、PEP/LVET比值减小、心率增速和LVETc延长。但“运动员组”QS_2、LYET的缩短和心率增速的程度较少,而PEP/LVET比值的减小和LVETc延长的程度较大。除PEP/LVET比值外,其余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与负荷量有关。“运动员组”的恢复速度较快,尤其在150W时更为明显。本文指出:1)用阻抗法测算动态下的STI更为实用;2)系统训练可提高心脏活动的潜力,改善泵功能,促进心脏活动的调节速度。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糖脂代谢指标和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2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200例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值分为正常FMD组(FMD≥6%)48例与异常FMD组(FMD6%)152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糖脂代谢指标以及血压变异性指标水平,并分析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FMD与糖脂代谢和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异常FMD组年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正常FMD组(P0.05),而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FMD组日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24h收缩压、24h舒张压水平均高于正常FMD组(P0.05)。经Prea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FMD值与空腹血糖、日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24h收缩压、24h舒张压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越严重,其空腹血糖、血压就越高,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联合检查上述指标水平,有助于评估藏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5.
用计算机为工具对32种生物钙调素(CaM)的四个钙结合区和两个疏水穴一级结构的保守性和变异性进行了数量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二钙结合区(N端)比第三、四钙结合区(C端)更保守;即大多数物种CaM的第一、二钙结合区的同源性大于它们全序列间的同源性。而第三、四钙结合区则因亲缘关系和高低等生物而异,情况较复杂。N端疏水穴比C端疏水火保守,前者的同源性高于它们全序列间的同源性;而后者亦因亲缘关系及高低等生物而异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前后和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及其变异性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收集并对比随访期内生存及死亡患者的自然信息及临床资料,评估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血压及其变异程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有269例患者纳入研究,经过4年随访共死亡83(30.86%)例。死亡组年龄显著大于存活组(64.92±13.24岁比49.89±12.86岁,P=0.000),而透析年限显著短于存活组(2.60±2.56年比7.25±4.14年,P=0.000)。死亡组透析前SBP(P=0.001)、DBP(P=0.000)、MAP(P=0.000)均显著高于存活组。两组间透析后SBP、DBP、MA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死亡组△SBP(P=0.026)、△DBP(P=0.001)、△MAP(P=0.001)幅度显著大于存活组。死亡组透析前SBP变异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01);死亡组透析后SBP变异率(P=0.000)、DBP变异率(P=0.014)、MAP变异率(P=0.005)均高于存活组。死亡组每次透析前各时间点间SBP变异率(0.12±0.04 mm Hg比0.09±0.03 mm Hg,P=0.000)与MAP变异率(0.10±0.03mm Hg比0.09±0.03 mm Hg,P=0.001)显著高于非死亡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血压、透析前后血压改变幅度、透析前后血压变异率、每次透析各时间点间血压变异率等与全因死亡相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小剂量洋地黄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入选32例在发病24小时内接受PCI治疗且合并心力衰竭的AMI患者,再灌注后随机分为洋地黄组(西地兰0.2 mg,n=17)和对照组(生理盐水20 m L,n=15)。在用药前、用药后30分钟、用药后3小时、用药后6小时、用药后12小时、用药后24小时进行5分钟HRV分析。结果:1洋地黄组的心率在用药6小时后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洋地黄组SDNN在用药后3小时-6小时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RMSSD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3洋地黄组LFnorm在用药后3小时-6小时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用药3小时后,洋地黄组HFnorm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LF/HF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洋地黄可以显著降低AMI 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逆转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活性的失衡状态,改善HRV。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入院时静息心率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静息心率将患者分为Ⅰ组(心率70次/min),Ⅱ组(心率:70%~90次/min),Ⅲ组(心率90次/min);测量患者入院时血清NT-pro BNP水平,按照其中位数分为两组:NT-pro BNP2087.63 pg/m L组和NT-pro BNP≥2087.63 pg/m L,比较各组相关指标的差异。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静息心率与血清NT-pro BNP的关系。结果:三组在收缩压、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空腹血糖(FPG)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Ⅰ组及Ⅱ组比较,Ⅲ组患者收缩压、LVEDD、FPG,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比例较高、LVEF偏低;三组在血清NT-pro BNP比较亦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高于Ⅰ组及Ⅱ组、Ⅱ组高于Ⅰ组;与NT-pro BNP2087.63 pg/m L组比较,NT-pro BNP≥2087.63 pg/m L组静息心率偏快,且患者中90(次/min)的比例较高(P0.05)。静息心率与与NT-pro BNP呈正相关(r=0.281,P=0.035);静息心率是影响NT-pro BNP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静息心率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
兴奋大鼠延髓A1区引起降压、降心率效应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东  顾蕴辉 《生理学报》1989,41(5):444-451
在水合氯醛麻醉、箭毒化、人工呼吸的大鼠,观察到:(1) A_1区注入谷氨酸钠引起明显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2) 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明显衰减A_1区的降压,降心率效应。(3) 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预先注射酚妥拉明或心得安,均能明显衰减谷氨酸钠兴奋A_1区的降压效应,A_1区的降心率作用基本不受影响,将纳洛酮注入RVL后,A_1区的降压和降心率效应均无明显变化;注射荷包牡丹碱入RVL则使A_1区的降压、降心率效应反转。(4) RVL内注入酚妥拉明或心得安本身使基础血压降低,注射荷包牡丹碱入RVL则使基础血压升高(提示RVL内的α-,β-受体中介对RVE加压神经元的紧张性兴奋作用,GABA受体中介紧张性抑制作用);另一方面,RVL内注入心得安使基础心率减慢、注入纳洛酮或荷包牡丹碱使基础心率加快(说明β-受体中介紧张性心加速效应,阿片受体和GABA受体中介紧张性心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00.
The anther cultures of Brassica hirta underwent pollenembryogenesis and callusing,which showed a wide range of chromosome numbers varying from 9 (n=12) to a highly polyploid.For embryogenesis,pretreatment of floral buds in 0.4 M sucrose solution for 72 hrs at 4℃ was superior to freshly cultured anthers.Culture temperature of 30℃ for 14 days before maintenance of cultures at 25℃ was significantly beneficial for embryo yield in comparison to cultures continuously incubated at 25℃.Dark treatment during culture was more effective for pollen-embryo y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