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0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应用两种基因组快速扩增方法进行病毒芯片杂交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索均衡的病毒基因组扩增方法,建立高通量的病毒检测基因芯片技术平台,本研究以甲病毒属的辛德比斯病毒作为检测模型,分别以随机PCR扩增法和MDA( Multiple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扩增法扩增病毒基因组,并以两种扩增产物作为模板,扩增辛德比斯病毒的特异基因片段以验证基因组扩增的均衡性;然后将两种基因组扩增产物标记荧光染料后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结果表明从两种基因组扩增产物中正确扩增出了辛德比斯的特定基因片段,作为探针可与基因芯片上的靶标基因特异性结合;基因组扩增产物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可成功检测到甲病毒属的特异性信号,充分说明随机PCR扩增法和MDA扩增法用于扩增病毒基因组均具有良好的均衡性,扩增产物可用于病毒性病原体的基因芯片检测。  相似文献   
52.
对玉米Hz85(O2/O2)和 Hz85(o2/o2)以及S7913(O2/O2)和 S7913 (o2/o2)两种不同核背景下的近等基因系(NIL),采用cDNA芯片杂交技术研究玉米o2突变基因及赖氨酸形成和胚乳发生相关基因在RNA水平上的表达差异。在两套NILs中检测到共同的表达差异克隆87个,对其序列分析得到26个TUGs(tentative unique genes)、11个未命名蛋白和6个新序列。这些TUGs分别参与了生长发育、胁迫响应、物质运输、信号转导、电子传递链、细胞防御、代谢等细胞过程,以及作为细胞组分和贮存蛋白。基于O2/o2 NILs间胚乳发育中基因表达的差异,讨论了o2籽粒中的不透明粉质胚乳形成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3.
目的:基因组不稳定是导致肺癌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分子机理之一。本研究旨在筛选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拷贝数扩增的基因。方法:利用业已建立的支气管上皮细胞体外恶性转化模型,通过cDNA微阵列-CGH技术对支气管上皮来源的永生化细胞和癌变细胞的基因拷贝数进行了检测,并对部分结果进行了实时PCR验证。结果:永生化BEP2D细胞染色体中的某些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扩增,包括5q31.3、9q32-33.1、14q22.2-23.1、19p13.12-13.13、20q13.12-13.31;恶性转化BERP35T2细胞染色体中的扩增区域集中在1p12-13.1、5q33.1、5q31.3、9q32、19p13.12-13.13;5q31.3、9q32、19q13.12-13.13是以上2种细胞系中的共同扩增区域。共检测到201个基因的拷贝数发生扩增,其中PCNA、TP53及GADD45A基因的异常扩增已经实时PCR进一步验证。结论:在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病毒与低剂量辐射的双重作用使得某些重要基因的拷贝数发生扩增,因基因剂量增加而导致某些癌基因高表达可能是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4.
《生理通讯》2006,25(4):124-124
成都遨生电子有限公司以电子科技大学测试技术研究所做为研发中心,将大量科研的最新技术成果成功的应用于新一代的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ASB240U。该系统抛弃了目前市面上基于单片机和低速总线的体系结构,采用基于大规模可编程芯片FPGA和片上系统SOC(SystemonChip是一种高度集成化、同件化的系统集成技术,也就是把整个应用电子系统全部集成在一个芯片中)设计技术的全新体系结构,突破了数据传输和处理速度的瓶颈,使得系统整体性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55.
《生理通讯》2006,25(3):96-96
成都遨生电子有限公司以电子科技大学测试技术研究所做为研发中心,将大量科研的最新技术成果成功的应用于新一代的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ASB240U。该系统抛弃了目前市面上基于单片机和低速总线的体系结构,采用基于大规模可编程芯片FPGA和片上系统SOC(Syste—monChip是一种高度集成化、固件化的系统集成技术,也就是把整个应用电子系统全部集成在一个芯片中)设计技术的全新体系结构,突破了数据传输和处理速度的瓶颈,使得系统整体性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高速的数据采集、实时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数据传输、设备级联和外挂专用放大器接口(如微电级放大器…)等强大的功能,从而使ASB240U采集分析系统在其组成的灵活性、功能的扩展性、数据的精确性、实时性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56.
从事电机、机械及材料等产业的大型企业将炽热的目光投向生物产业,反映出对于已经恢复投资欲望的日本企业来说,生物领域是极具成长魅力的领域。许多企业围绕着DNA芯片开发已经展开了你死我活的竞争。但是,进军不同行业的成功率本来就不高,而且市场还没有发展壮大起来,生物领域特有的屏障也在前面挡路。要想进军成功,必须具有开拓未知市场的巧妙战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met及其相关基因在大鼠胰腺发育及细胞功能完善过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Affymetrix芯片)对孕12.5(E12.5)、E15.5和E18.5、新生、成年胰腺进行基因转录水平分析,并用RT—PCR验证基因在大鼠胰腺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结果:c—met基因在E15.5、E18.5较成年特异高表达。芯片中c—met转录调控基因和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趋势与c—met高度相似。RT—PCR(所用引物设计区域与芯片相同)验证,c—met表达趋势与芯片结果相符;与芯片c—met探针所用引物不同RT—PCR,结果却在各发育阶段呈现与芯片不同的表达趋势。结论:提示c—met可能在胰腺发育细胞功能完善的关键阶段起调控作用,参与胚胎胰腺发育中晚期细胞功能完善的信号传导过程。并且c—met在胰腺发育中发挥作用有可能存在不同转录本。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在生物医学领域正逐步深入,研究方法也正逐步完善。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的几种研究方法,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并且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9.
生物芯片国内最新研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生物芯片产业初具规模,已经研制成功二百多种生物芯片产品。深圳益生堂研制的丙型肝炎病毒分片段抗体检测试剂(蛋白质片)、北京博奥公司的微阵列芯片扫描仪等六种芯片及设备获得新药证书或医疗器械证书。博奥公司的芯片扫描仪已经出口欧盟、美国,生物芯片和服务销售达二亿元,技术转让和出口近七千万元。中国已经建立了北京国家芯片工程中心、上海国家芯片工程中心、西安微检验工程中心、天津生物芯片公司、南京生物芯片重点实验室共五个生物芯片研发基地。  相似文献   
60.
研究两种不同的样本标记方法对人全基因组高密度60mer寡核苷酸芯片背景信号的影响。收集5对患病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提取总RNA后,采用限制性显示技术(restriction display,RD)进行样本双色(Cy3/Cy5)荧光标记,与5张Agilent 60mer高密度(22K)Human 1B寡核苷酸芯片进行杂交。芯片全部杂交点分3组:基因探针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采用荧光标记寡核苷酸直接掺入法进行标记。对全部杂交信号点的Cy3和Cy5背景信号值,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转换、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变异系数分析和重复数据的方差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Cy3 标记的背景信号值均高于 Cy5标记的背景信号值。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表明,在Cy3 和Cy5标记中,两种不同标记方法间的背景信号值的差异极显著(PCy3<0.01, PCy5<0.01),且RD标记点的背景信号平均值低于荧光标记寡核苷酸直接掺入标记法标记的阳性对照点。RD标记方法是一种有用的低背景信号的高密度长链寡核苷酸芯片样本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