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0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后基因组时代的结核新疫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建平  乐军  王洪海 《生命科学》2002,14(1):30-34,26
利用蛋白质组技术、生物信息学的DNA芯片等技术筛选适当的保护性抗原,重点在亚单位疫苗的DNA疫苗方面构建预防性和治疗性的疫苗,并配合使用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是值得重视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2.
应用RD-PCR技术制备HIV基因芯片探针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利用限制性显示 (RD PCR)技术快速分离HIV 1基因片段制备DNA芯片探针 .以Sau3AⅠ酶切HIV基因 ,得到许多大小适合芯片的限制性酶切片段 .然后在片段两端接上接头 ,根据酶切位点、接头的序列设计通用引物 .在该通用引物的 3′端分别延伸一个碱基后 ,通过引物间的两两组合 ,将PCR反应分成 10个亚组 .纯化各组PCR产物 ,克隆到T载体上 .阳性克隆经鉴定、扩大培养后提取质粒 .以质粒为模板扩增靶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 .每个亚型得到了十几个 10 0~ 10 0 0bp的HIV基因片段 .研究表明 ,RD PCR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快速制备基因芯片探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用限制性cDNA文库制作K562细胞基因表达谱芯片探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为材料,应用限制性显示PCR(RD-PCR)技术构建cDNA文库,该文库通过PCR引物3′端延伸两个不同碱基形成136对引物对cDNA进行限制性扩增,得到136组不同的PCR扩增产物,纯化后与载体连接并转化细菌,即为限制性cDNA文库,根据不同的分组进行克隆的鉴定和分离。并进行大量扩增制备cDNA芯片探针,该方法构建的文库因经过了限制性分组扩增,每组均含有特定的cDNA,因而大大加快了随后克隆的分离 和鉴定的速度,为基因芯片探针制备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4.
一种标记cDNA芯片探针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mRNA长片段反转录PCR技术(RT-LDPCR)在cDNA芯片微量探针标记和信号放大中的应用.首先提取BEP2D细胞的总RNA,然后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标记,一种为RT-LDPCR,用荧光素Cy3-dCTP进行标记;另一种为传统的RNA反转录,用荧光素Cy5-dCTP进行标记.将两种方法标记好的探针等量混合后与含有440个点(44个基因)的cDNA芯片同时杂交,发现二者具有很高的一致性(0.5<Cy3/Cy5>2.0).由于RNA反转录法为cDNA芯片探针标记的传统方法,从而验证了RT-LDPCR用于cDNA芯片探针标记的可行性.RT-LDPCR具有对样品总RNA的需要量少和可对样品中信号进行放大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对材料来源受到限制的RNA进行标记.  相似文献   
105.
生物传感芯片质谱及其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取得了长足进展 ,包括固相 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生物质谱技术、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数字化和各种分析技术、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分析的方法如酵母双杂交系统、噬菌体展示、表面等离子共振等。但均各有其利弊。目前质谱是进行蛋白质组成分鉴定的支撑技术 ,但是它在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分析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分析方面显得无能为力 ,而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技术 (Biomolecularinteractionanalysis ,BIA)是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的较好技术 ,将两者结合起来在蛋白质组…  相似文献   
106.
优化了醛基载玻片的制备方法 ,探讨了醛基修饰载玻片固定寡核苷酸探针的性质。研究发现氨基硅烷试剂的浓度是影响载玻片荧光背景的主要因素 ;2 %氨基化试剂处理 16min、戊二醛处理 30min可以得到荧光背景较低、固定效果较好的醛基载玻片。寡核苷酸固定过程中 ,末端氨基修饰没有明显的特异性 ,但是可以提高被固定探针的杂交容量。在较低的浓度 (小于 10 μmol L)时 ,探针的浓度与杂交信号趋近线性关系 ,浓度为 2 0 μmol L时杂交信号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107.
植物逆境胁迫耐受性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耐受性,需要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植物逆境胁迫耐受性的复杂机制进行整合性研究.植物逆境胁迫耐受性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可概括为:利用胁迫特异性的表达序列标签(EST)及cDNA微阵列(或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与胁迫相关的候选基因,然后利用反向遗传学等技术对候选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正向遗传学等技术对基因及基因产物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全面地了解植物对胁迫(渗透、干旱、极端温度)响应的复杂机制和相互作用以及相应的信号转导途径,从而为更加高效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耐受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8.
109.
建立一种靶点蛋白质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在原有侧向流动免疫层析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层析材料和纳米微球的均一性、改进检测区的检测方法,经逐点扫描技术,建立标准浓度曲线,以达到对临床靶点蛋白质的定量检测。以乳腺癌组织中的Her2表达为例,通过对已知浓度样品的检测,验证本技术方法的准确度大于96%。另外,以蛋白质免疫印迹作为组织中特定蛋白质检测金标准,分析临床肿瘤组织中Her2蛋白的含量,其准确率也达到95.5%,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准确率仅为69.58%。新型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与靶向治疗患者的愈后密切相关(P<0.01)。改进后的新型免疫层析方法能够准确地对临床靶点蛋白质进行定量检测,而且结合侧向流动技术的简单、快速和易用性,这种新型检测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组织标本、血液标本和体液标本中靶点蛋白质的临场定量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免疫组化技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医疗实践中,HT 被认为是原发性甲状腺 功能减退最常见的原因,同时较易发生甲状腺癌和淋巴瘤。另外,HT 缺乏早期诊断标准,临床上发病隐匿且表现多样,病人多不 易察觉而延误治疗。本文旨在应用microRNA 芯片技术系统筛查HT病变甲状腺组织,以此研究并揭示其HT 的miRNA 表达谱 变化。方法:本研究首先采用microRNA芯片技术,对正常甲状腺组织及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组织中microRNA 的表达进行比较, 筛选桥本甲状腺炎中差异性表达的miRNAs。结果:与正常甲状腺相比,在桥本甲状腺炎及其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侧桥本甲 状腺炎中分别有39 个和25 个miRNAs 分子发生了差异性表达(P<0.05),比较2 组中共有的miRNAs 发现,miR-142-3p、 miR-338-3p、miR-454、miR-146a、miR-29b-1*、miR-150、miR-223 表达上调,miR-654-5p、miR-601、miR-198、miR-1226* 表达下调 (log2 FC≥ 2,P<0.05);而miR-142-5p 在原发性桥本甲状腺炎中表达显著性升高近8 倍(log2 FC=7.959,P<0.01)。结论:我们通 过microRNA芯片,首次直接系统筛查了桥本甲状腺炎病变组织相关miRNA 表达谱,总体上初步掌握了与正常甲状腺相比,桥 本甲状腺炎及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时其miRNA 表达谱的变化情况,为我们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