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用DGD包埋去包埋方法,观察了洋葱花粉母细胞中胞间连丝和胞质通道内的胞质骨架分布。结果发现,在花粉母细胞的胞间连丝内有胞质骨加分布,这些骨架纤维集结成束,穿过胞间连丝。在胞质通道内也有胞质骨架分布,但与胸间连丝内的骨困分布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骨架纤维致密或稀少。研究讨论了胞质骨架在胞间连丝和胞质通道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衣艳君 《生物学通报》2001,36(11):22-22
微管是细胞骨架系统中的主要成员 ,对它的研究是近 10年来才在植物细胞生物学中发展起来的热点之一。除了“骨架”方面的功能外 ,植物微管还有很多动态方面的功能 ,如细胞内囊泡和蛋白质颗粒的转运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 ,细胞极性的确定以及信号传导等。早在 196 3年 ,微管被发现和确认后 ,实际上已看到微管在细胞周期中存在不同的排列方式。 2 0世纪 80年代初 ,用免疫荧光定位技术观察到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微管的动态变化 ,发现与染色体相似 ,微管的形成和分布也有 1个周期性的变化规律。目前已阐明 ,在高等植物体细胞每个有丝分裂…  相似文献   
53.
用PEG包埋切片法及荧光抗体标记技术对水稻(Oryza sativaL.)雌配子体发生过程中微管骨架的变化进一步研究。经PEG包埋切片技术处理的胚囊内的微管结构能够保持得比较完整,特别是在一个较大和成熟的胚的胚囊内,效果更佳,微管清晰度高,对雌配子体发生过程中的一些主要时期的微管结构变化作了详细描述和分析(包括:单核、二核、四核、八核和成熟胚囊时期)。发现了一些新的微管结构,如在中央细胞中有纵向微管,这些微管在两个极核移至中央部位时存在,之后当极核移至靠近卵细胞时便消失,显示中央细胞纵向微管与极核的移动和定位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54.
用电偶极子的转动来描述驱动蛋白的构象变化。把微管的构象简化为若干电偶极子的线性排列。驱动蛋白和微管之间的相互作用可看作偶极子-偶极子的耦合作用。计算结果表明:这种耦合作用能够产生沿微管的定向粒子流,并且粒子平均位移反映了驱动蛋白实验结果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介绍了当代关于小肠粘膜柱状上皮细胞膜-骨架的结构模型,并阐明它们在营养成分吸收,粘膜栅,获得性免疫栅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与医学的关系。其膜-骨架作用受小肠肽调节,而小肠肽又受中枢调节肽调控。今后人们应从分子-细胞-组织进行多层次研究。这将有利于更入地阐明它们在吸收,防御与炎症中的作用,并启迪对其它系统细胞膜-骨架的研究,且指导设计更有效的口服药物。  相似文献   
56.
57.
植物激素与细胞骨架的排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就植物微管和纤维素微纤丝在细胞骨架构成和延展中的作用、植物激素在微管和纤维素微纤丝排向中的调节功能作了介绍,并对细胞扩大和伸长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不同时间点线粒体及线粒体自噬的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开胸不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血流阻断;缺血再灌注组2h组(I/R 2 h组)、24 h组(I/R 24 h组)及48 h组(I/R 48 h组),以上3组均阻断LAD 30 min,分别于再灌注后2 h、24 h、48 h观察心肌ATP含量,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线粒体及线粒体自噬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线粒体自噬蛋白PINK1、Parkin、p62、LC3B及线粒体膜蛋白Tom20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及心肌组织ATP含量于再灌注2 h开始下降,24 h下降最显著,48 h有所改善,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再灌注24 h最为明显,48 h有所改善。PINK1、Parkin、p62蛋白表达于损伤后2 h增强,于再灌注后24 h升高最显著,持续至48 h,LC3BⅡ表达于损伤后24 h增强,同样持续至48 h。透射电镜下可见线粒体自噬体于再灌注后24 h明显增多,并持续至48 h。结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线粒体功能与形态损伤以损伤后24 h最为显著,至损伤后48 h后好转;线粒体自噬水平升高以损伤后24 h最为显著,且维持至损伤后48 h,提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59.
微管在气孔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植物微管专一性解聚剂甲基胺草磷(APM)预处理蚕豆(Vicia faba L.)下表皮,再用诱导气孔运动的因子处理,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孔径的变化。结果显示,用50mg/L APM预处理开放或关闭状态气孔,虽胞质微管被解聚,但气孔孔径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表明胞质微管与开放或关闭状态气孔的维持无关;而去掉APM后,CaCl_2可在4h内诱导气孔关闭,气孔的运动功能又可恢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开放气孔经APM预处理60min后,再用ABA、Ca~(2 )及暗处理均不能诱导气孔关闭,表明微管可能参与了ABA、Ca~(2 )及暗诱导的气孔关闭过程;关闭气孔经50mg/L APM预处理后,光诱导气孔开度较不经 APM处理的有明显差异,且随着APM预处理时间和浓度的变化,气孔开放程度亦不同,表明微管也参与了光诱导的气孔开放过程。  相似文献   
60.
肌动蛋白是多头绒泡菌细胞核骨架和染色体骨架的组成成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 Schw.)的原质团中分离细胞核和染色体,分别经DNaseⅠ消化和2 mol/L NaCl抽提后制备成细胞核骨架和染色体骨架。以抗肌动蛋白的抗体作一抗、FITC标记的羊抗兔IgG抗体作二抗进行的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细胞核骨架和染色体骨架都分别与抗体呈阳性反应。间接免疫斑点印迹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细胞核骨架和染色体骨架的蛋白质成分中存在与肌动蛋白抗体呈阳性显色反应的抗原。以抗肌动蛋白的抗体作一抗、金颗粒标记的蛋白A作二抗的间接免疫电镜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组间期细胞核的核仁、集缩染色质和核基质以及中期染色体上都有很多金颗粒分布。上述结果证明,肌动蛋白是多头绒泡菌细胞核和染色体及其骨架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