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91.
以洋葱(AlliumcepaL.)花粉母细胞为材料,采用DGD包埋去包埋原位技术,对花粉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内、细胞间微梁骨架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发现,花粉母细胞核内存在粗细不等的微梁骨架,与核仁和染色体紧密相连,随着发育的推移,其均一性发生改变。在核周有核纤层样的结构存在,与细胞核和胞质中的微梁骨架紧密相连,到前期结束时解体。洋葱花粉母细胞内具有发达的胞质微梁骨架,这种结构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变化不明显。在胞间连接(胞间连丝和胞质通道)内,也有精细的微梁骨架分布,并且与两端细胞中的骨架相连。在凝线期的花粉母细胞中观察到细胞融合现象,有胞质或核内微梁骨架与穿壁转移的胞质小球和核小球内骨架相连。此时细胞核偏向一边,但细胞的其余部位仍充满了胞质微梁骨架。初步探讨了核微梁骨架与核仁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核纤层与细胞核之间的关系,以及细胞内、细胞间微梁骨架与细胞融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92.
用异硫氰酸 鬼笔环肽 (FITC Ph)标记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CLSM )观察发现 ,以具有激发子活性的接种叶锈菌的小麦叶片的胞间洗脱液 (IWF)处理叶肉细胞原生质体一定时间后 ,抗病小麦品种洛夫林 10的原生质体内微丝骨架保持完整的网络状结构 ,而感病品种 5 389的大部分微丝骨架处于解聚状态。同时 ,抗病品种因IWF处理诱发的防卫反应———H2 O2 突发和HR反应的程度 (用原生质体活力下降的程度表示 )也大大高于感病品种。用细胞松弛素D(CD)预处理抗病品种原生质体可以明显抑制IWF处理诱发的H2 O2突发和HR反应 ,表明微丝骨架的状态可能与抗病性有密切的关系 ,完整的微丝骨架是H2 O2 突发和HR反应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93.
以系列选择性抽提技术与显示细胞骨架的整装电镜技术为基础,应用免疫胶体金标记与蛋白质成份的双向电泳分析技术,研究了BHK_(21)细胞的中间纤维-lamina与核骨架(核基质)结构体系及其主要的蛋白成份。BHK_(21)细胞的中间纤维-lamina与核骨架是在结构上相互联系,贯穿于核与质的网络体系。中间纤维单丝直径为10nm,能很好地被抗波形蛋白抗体-金颗粒所标记,生化分析同样说明BHK_(21)细胞中间纤维的主要成份是波形蛋白(vimentin),其分子量为55KD,等电点为5.6。中间纤维网在胞质内呈极性分布,与lamina密切联结。BHK_(21)细胞的lamina能被抗lamin A与C的单克隆抗体-金颗粒标记。双向电泳分析证明,lamina含有三种蛋白成份,即lamin A,B,C,其分子最分别为68KD,70KD与62KD,lamin A,C等电点均为6.9—7.2,而lamin B偏酸,其等电点为5.8。BHK_(21)细胞核骨架纤维网也可以被清晰的显示,其蛋白成份较为复杂,在双向电泳谱上经常出现多个清晰的斑点,很可能含有肌动蛋白(actin)。298KD核基质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金颗粒能准确的标记核骨架纤维。  相似文献   
494.
根据昆虫微管蛋白的分子特征筛选对昆虫微管有效的抑制剂来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或不同器官的有效功能的表达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在未来的害虫综合治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预蛹期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和八字地老虎Agrotis c-nigrum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分别扩增得到以上3种夜蛾科昆虫的α-微管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3种昆虫的该基因序列均包括1个1353个碱基的开放阅读框。这3个cDNA序列均编码1个含450个氨基酸的蛋白,分子量约为50kDa。氨基酸的142~148位存在1个微管蛋白信号片段GGGTGSG,在氨基酸序列的C-端都有1个酪氨酸残基,N-端存在1个对转录后调控非常重要的保守区MRECI序列,以上特点与其他昆虫α-微管蛋白氨基酸序列保守区序列相同。序列比对表明,克隆得到的α-微管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高度保守的,同源性为94.4%~97.0%,而氨基酸的序列同源性达到100%。利用RT-PCR技术在3种昆虫4龄、5龄、6龄幼虫、蛹期4个不同发育阶段和6龄期的肠道、体壁、脂肪体3种不同组织中都检测到了α-微管蛋白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  相似文献   
495.
目的 实验旨在细胞水平研究cdk-5过度表达对微管相关蛋白tau的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建立过度表达cdk-5的鼠成神经瘤细胞株(N2a细胞株),免疫沉淀及酶活性检测法检测cdk-5的酶活性,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内tau蛋白的磷酸化状况。结果 在N2a细胞株转染组中,cdk-5表达增加,并使得抗体tau-1显色减弱,PHF-1显色增强,提示tau蛋白在Ser199/202,Ser396/404位点过度磷酸化。与此同时,cdk-5酶活性较未转染组提高3.5倍。结论 这些结果提示细胞水平的cdk-5的过度表达会导致cdk-5酶活性增加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可能参与了AD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96.
答亮  赵慕钧 《生命的化学》2002,22(4):329-331
染色质环状结构是真核生物染色质高级结构形式。它与DNA复制过程中的复制子密切相关。在转录调控中,大范围的染色质结构形式控制等转录因子和目标位点的结合^[1],在发育和癌症过程中这种染色质环结构都发生变化,并由此而引起遗传指令的改变。  相似文献   
497.
TNIK(TRAF2 and NCK interacting kinase)属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在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研究发现,TNIK在肺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可驱动癌细胞增殖等恶性表型,但其在肺腺癌中的作用仍未知。该研究在构建稳定敲减TNIK表达的肺腺癌A549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稳定敲减TNIK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并诱发凋亡,细胞增殖及运动实验证明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被显著抑制。进一步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发现,稳定敲减TNIK表达后会诱导细胞微丝骨架排列紊乱并抑制黏着斑动态周转(组装/解聚)。综上研究结果表明,肺腺癌细胞中TNIK可能通过调节微丝骨架排列,从而影响黏着斑动态周转最终控制细胞增殖及迁移运动;推测肺腺癌细胞中高表达的TNIK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微丝骨架系统以维持癌细胞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498.
微管是细胞骨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功能组件,其中充满了液体水.大量水分子与电磁场的相互耦合,微管中的非相干的、与热有关的和无序的分子运动,激发大量水分子从基态到激发态并转化为有序的集体电磁相干辐射.水是Kerr介质,自然在水分子系统中存在非线性极化的Kerr效应.本文相干态在其中传播时随着时间的变化可以演化为宏观量子叠加态.  相似文献   
499.
微管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份,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与细胞形态的维持,还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大多数微管都表现出动力学的不稳定性,处于动态的聚合和解聚及之间的随机转换状态。Kinesin-13、Stathmin和Katanin是三类能够解聚微管的蛋白质,在纺锤体组装、染色体分离和神经元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这三类微管解聚相关蛋白质的结构、功能、解聚机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它们的解聚机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00.
一种可识别神经元特异微管蛋白的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令伟  沈勤 《生理学报》1997,49(4):361-369
通过人工合成大鼠巢蛋白C-末端的一段20肽,制备得到了抗巢蛋白的抗体-Anti-Nes-2。我们发现该抗体除了能识别小鼠240kD的巢蛋白条带外,还特异性识别另一分子量约为50kD的蛋白条带,蛋白印迹反应提示,该50kD蛋白可能与神经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相关。经分离纯化和N-端氨基酸序隐测定证实:该50kD蛋白为微管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