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31.
FLUTAX法显示纤毛虫微管胞器的改良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在参考Arregui等报道的方法的基础上,对紫杉醇荧光染色(FLUTAX)显示纤毛虫细胞微管胞器的流程进行了改进,对其中一些试剂的配方作了调整,改进了多聚赖氨酸涂布玻片、皂苷孵育、多聚甲醛固定和Triton X-100渗透等步骤。  相似文献   
432.
原生动物贻贝棘尾虫微管胞器的荧光标记与显示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采用FLUTAX直接荧光标记和抗α微管蛋白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显示,原生动物贻贝棘尾虫(Stylonychia mytilus)细胞微管胞器由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背纤毛等纤毛器微管骨架、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和其他皮层微管骨架组成。纤毛器微管骨架和基部附属微管按皮层纤毛模式定位;皮层左、右侧微管带和领肋壁微管等其他皮层微管构成细胞特定位置的皮层微管骨架,并可能为具有背腹分化的腹毛目纤毛虫所特有,对维持细胞背腹面的形态、支持附近纤毛器(如左、右缘棘毛)的运动起作用。本文较完整地阐述了其细胞骨架的三维构形,对于深入了解纤毛虫细胞微管骨架的结构和分布特征,进一步揭示微管类胞器的功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33.
采用压片法从三科七种植物的成熟花粉粒中分离出生殖细胞。干涉差显微术和视频增差显微术观察表明,分离的生殖细胞有完整结构和清晰的图象,并呈现由纺锤形到球形的各种形态;细胞形态的变化与培养基渗透压、微管稳定剂等因素有关。首次获得了生殖细胞的扫描电镜的立体形象。细胞壁化学成分的检测否定细胞壁的存在,微管蛋白的免疫荧光鉴定显示了微管系统的空间分布,生活力的荧光测定证实分离的细胞是生活的。讨论了分离生殖细胞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434.
结合TritonX-100选择性处理,使用TRITC-Ph探针标记和整装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洋葱鳞茎茎肉细胞原生质体胞质骨架的结构与形态。所研究细胞的细胞质中有丰富的的蛋白质纤维,这些蛋白质纤维缰直而分支,相邻的纤维之间存在有联丝。它们或平行地排列,或相互缠绕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复杂的立体网络。网络系统保持球形,细胞核位于网络的一侧,并与网络内的蛋白质纤相连,向外,网络系统中的纤维与质膜上的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435.
采用丙酮粉抽提,DEAE-Sephadex A-50、Sephacryl S-300、MonoQ柱层析,从银杏花粉中分离纯化出微管蛋白,其两个亚基的分子量分别为54kD和52kD纯化的微管蛋白可与鸡脑微管蛋白抗体发生免疫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436.
采用非洲爪蟾卵提取物非细胞体系,以外源Lambda DNA诱导细胞核的体外组装,以此实验模式为基础,研究了细胞核体外组装过程中核纤层的组装,结果表明核纤层蛋白参与细胞核的体外组装过程,核内骨架的组装与核纤层的组装在时间上是有序的,核内骨架的组装可能为核纤层的装配提供了先决条件.在非洲爪蟾卵提取物非细胞体系中加入抗核纤层蛋白抗体,抑制核纤层的正常装配过程,核膜组装发生异常.结果提示核纤层的组装与核膜的组装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437.
用免疫检测技术分析了吸胀的番茄种子胚根尖细胞中的β-微管蛋白,并用流体细胞分析仪分析了其细胞核DNA的表现形式,发现种子在吸水8~16h时,即可测得β-微管蛋白的标记,吸水48h标记密度达到高峰。而细胞周期中G2期细胞的数目在吸水24h后才有增加。双向电泳检测,证明种子萌发过程中至少存在3个不同的β-微管蛋白的异构体。用PEG渗调引发处理的种子,β-微管蛋白的合成和DNA复制速度高,反之,老化种子在这两个过程的速度则低。  相似文献   
438.
雌性激素在某些方面改变着神经功能,在雌性激素敏感的神经元中,雌二醇调节各种PNA的表达,包括rRNA、神经多肽和神经传导物受体。这咎影响可能伴有在基因产物合成方面的相应改变或翻译后修饰。最近的研究已经揭示雌性激素能改变轴突生长以及突触器度。在我们以前的实验中注意到性别对脑微管蛋白合成的影响,也发现雌性激素可刺激雄鼠脑微管蛋白合成。雌性激素可能是成年动物神经突生长的一种调节物。这种假设已经得到深入研究和证实;发现性激素对大脑皮质、海马、中脑和间脑神经元的形态和数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并改变神经突生长和突触的连接。实验分为去势(GM)和未去势(IM)两组。第一组(GM)为1月龄鼠,去势后10天分为睾丸酮(GMT)、雌二醇(GME)、雌二醇加孕酮(GMEP)三个治疗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GMC)。第二组(IM)为老年雄鼠,分为睾丸酮(IMT)、雌二醇(IME)、雌二醇加孕酮(IMEP)三个治疗组二组(IM)为老年雄鼠,分为睾丸酮(IMT)、雌二醇(IME)、雌二醇和孕酮(IMEP0三个治疗组和对照组(IMC)。对照组注射芝麻油。处理结束,迅速断头,制备脑匀浆液。取上清液进行^H秋水仙碱标记反应,液闪计数,离微管蛋白的生成量。实验结果如表一:微管蛋白每分钟的放射量在GM组中,GME比GMC增加37%-43%,GMT与GMC增加18%-23%;IM组中,IME比IMC增加34%,IMT比IMC增加13%-15%。睾丸酮和雌二醇均能刺激6月龄鼠脑微管蛋白的合成,但两者作用有明显差异,雌二醇作用强于睾丸酮。而且对雌雄鼠具有相同作用,对成年和老年鼠均能促进脑微管蛋白合成。微管蛋白是神经轴突和树突生长必需的成分。对于脑组织和脑功能的至关重要。雌性激素能促进雌雄鼠脑发育临界期以后脑微管蛋白的合成。因而,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脑发育缺隐和延缓衰老。甲状腺激素也具有促进微管蛋白合成的作用。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引起神经细胞分化和神经突生长的停滞。但是,它的作用仅限于胎儿至新生儿早期。雌性激素可以于脑发育时限之外替代甲状腺。衰老首先开始于神经系统,然而波及其它器官或组织。脑衰老的原因是由于一些神经元死亡,突触未端减少,轴突、树突萎缩。外源雌性激素可以促进脑微管蛋白的合成,因而可以延缓衰老。对于微管蛋白的合成,与雌二醇相比,睾丸酮有较弱的促进作用。这被解释为:睾丸酮是通过它的芳香化作用转变成雌二醇而发挥作用的。因而,睾丸酮能否起作用槿起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其芳香化程度的大小。如果受到如雌二醇拮抗剂的抑制,睾丸酮的作用甚至会消失。  相似文献   
439.
γ-微管蛋白是微管蛋白超家族(superfam-ily)中新发现的第三个成员。目前已在各类真核生物体中发现这种蛋白质的存在,并相继克隆了这个蛋白的基因。细胞免疫化学定位研究发现这种蛋白质存在于微管组织中心(MTO-C)。γ-微管蛋白与微管的形成有关,并确定微管的极性。  相似文献   
440.
四膜虫细胞的核骨架及类中间纤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树涛  焦仁杰 《动物学报》1995,41(2):212-217
采用非树脂包埋去包埋剂超薄切片结合选择性生抽提方法显示,原生动物四膜虫细胞大核具有发达的核骨架纤维网络,核周是一层完整的核纤层结构,在四膜虫细胞小核中,亦存在核骨架和核纤层。四膜虫细胞皮层中存在水下溶性纤维网架,其中含有类中间纤维蛋白组分,49KD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