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61.
研究了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内人造林窗面积[50 m2(Ⅰ),100 m2(Ⅱ)和200 m2(Ⅲ),旷地(CK)]对香椿生长、光合特性及相关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林窗面积对香椿的树高、地径和冠面积影响显著,以林窗Ⅱ最大,CK最小;随着林窗面积的增加,香椿的日均净光合速率增加,但午时的净光合速率初始量子效率、近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光氮利用率、光能利用效率都显著降低,光合能力下降;香椿的叶绿素a/b、叶片厚度、比叶鲜重、比叶干重、单位面积叶氮含量、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林窗面积的增加而增加,而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降低,表明香椿对因林窗面积变化而导致的光强改变有较强的适应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长及光合能力的差异;旷地内香椿的"光合午休"及林窗内日均Pn的降低可归因于非气孔因素限制。说明香椿对生境的变化适应性较强,而且100 m2的林窗在其形成初期能有效促进香椿维持较高的生产力和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2.
细根对植物功能的发挥和土壤碳库及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容器法和微根管法于2013年6~10月整个生长季内对紫花苜蓿的细根生物量、生产以及周转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紫花苜蓿活细根现存生物量平均值以接种摩西球囊霉(Gm)处理最高(12.46g·m-2),未接种对照最低(7.31g·m-2),并且活细根现存量在9月中旬达到峰值;死细根现存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未接种处理高于接种处理,接种根内球囊霉(Gi)处理死细根现存平均生物量(3.11g·m-2)又较接种组其他处理低。(2)苜蓿植株细根生长量以接种幼套球囊霉(Ge)处理最大(0.045 mm·cm-2·d-1),接种Gm处理和未接种对照最低(均为0.027mm·cm-2·d-1);而未接菌植株细根死亡量(0.044mm·cm-2·d-1)显著高于接种植株,接种组又以Gi处理最低(0.021mm·cm-2·d-1)。(3)紫花苜蓿在生长季节内细根生产和死亡的高峰分别出现在8月底和10月份,低谷出现在9月底到10月中旬和6月底到8月;接种地表球囊霉(Gv)后细根现存量和年生长量显著高于对照和接种其他菌种处理,细根的周转以对照组最大,而接种Gv和Gm处理较低。研究发现,通过接种丛植菌根真菌可以提高苜蓿细根生物量,降低细根的死亡,增加细根寿命。  相似文献   
163.
研究川西亚高山地区米亚罗林区云杉低效林不同面积林窗(50、100、150 m2)对表层(0~15 cm)、亚表层(15~3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动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照以及50、100、150 m2林窗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在4个季节中均显著高于亚表层;各林窗处理下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林窗处理显著提高各季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50、100、150 m2林窗表层年均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35.4%、21.2%和10.3%,亚表层提高45.5%、25.0%和12.1%,在土壤表层和亚表层年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提高26.7%、16.7%、11.3%和24.4%、12.6%、7.3%.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H、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受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pH、含水量、温度变化的影响显著.林窗改造可以改善林内环境,林窗面积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微生物活性和凋落物分解速率,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降低.
  相似文献   
164.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炎症因子、预后及血清血管生成素-1(Ang-1)、内皮素(ET)、血管升压素(AV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HICH患者,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早期组(n=64,发病6~24 h内进行手术)和超早期组(n=66,发病6 h内进行手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预后、血清Ang-1、ET、AVP水平、改良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超早期组住院时间短于早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早期组(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7 d,早期组、超早期组IL-6、TNF-α、hs-CRP、Ang-1、ET、AVP、NIHS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且超早期组低于早期组(P<0.05)。术后7 d,早期组、超早期组BI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超早期组高于早期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超早期组生存率高于早期组(P<0.05)。结论:对HICH患者发病6 h内进行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改善脑组织缺血状态,促进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5.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时间窗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1:1抽签法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治疗,对照组在发病后7-12 h进行介入治疗,研究组在发病后≤6 h进行介入治疗,检测、记录血清FGF21表达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含量低于治疗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周的血清FGF21水平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心源性休克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3 %,低于对照组的26.7 %(P<0.05)。在两组120例患者中,发病后≤6 h进行介入治疗为影响患者治疗后血清FGF21水平、近期疗效与随访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发病后≤6 h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促进血清FGF21的释放,提高治疗近期疗效,改善心功能,也可降低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介入手术时间窗与血清FGF21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6.
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时间窗与血清FGF-2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PPCI手术并住院治疗且符合STEMI诊断标准的73例患者,根据FGF-21水平高低,将73例患者分为FGF-21低水平组(>140.41 ng/L,n=54例)和FGF-21高水平组(<140.41 ng/L,n=1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急救时间窗和SO-to-FMC时间差异,再通过Spearson法判断急救时间窗与FGF-2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FGF-21低水平组患者的急救时间窗SO-to-FMC、FMC-to-B、D2B和STB均较FGF-21高水平组患者时间长,且SO-to-FMC时间>120 min是导致FGF-21水平变低的危险因素,介入手术时间窗指标与FGF-21水平均呈正相关(r=0.235、0.462、0.298、0.337)。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首次医疗接触方式(急诊)和SO-to-FMC均是FGF-21水平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to-FMC时间和STB时间延长可能促进STEMI患者FGF-21水平异常,故应严格把握好院外的急救时间。  相似文献   
167.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两个不同坡向林窗光温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辽东山区次生林林窗干扰特征,对不同坡向雪/风干扰后形成林窗内的光温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和东南坡向的林窗中,各时段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和气温的空间分布格局类似但大小并不相同;8:00—10:00 PPFD最高值均出现在林窗中央偏西(东北坡169μmol·m-2·s-1,东南坡350μmol·m-2·s-1),11:00—13:00PPFD最高值出现在林窗中央偏北侧(东北坡234μmol·m-2·s-1,东南坡400μmol·m-2·s-1),而14:00—16:00均以林窗东侧PPFD最大(东北坡74μmol·m-2·s-1,东南坡56μmol·m-2·s-1),且两个坡向的PPFD在各时段大小差异显著(P0.05)。两个坡向林窗内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8:00—10:00西高东低,11:00—13:00北高南低,14:00—16:00东高西低的趋势,而在各时段的差异为8:00—10:00、11:00—13:00东北坡气温显著低于东南坡(P0.01),14:00—16:00则显著高于东南坡(P0.01)。上述结果表明,林窗坡向及林窗内位置不同,使其光温环境发生异质性,进而影响到林窗区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及植物种群分布等,最终影响到森林的更新。  相似文献   
168.
采用典型样地法,以川西周公山柳杉人工林5种不同大小的林窗为研究对象,以林下非林窗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大小的林窗对柳杉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不同梯度林窗下林窗中心、林窗边缘、及林下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所调查的18个样地231个样方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141种,隶属于76科113属;随着林窗面积的增大,群落各层次的物种数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灌木层物种数在各林窗梯度上表现为林缘林下林窗中心,草本层物种数在各林窗梯度上表现为林缘林窗中心林下。(2)不同林窗优势种及其重要值不同,即在小林窗内,优势种为柳杉和野桐,其重要值之和高达0.292 3;在大林窗内,杉木及亮叶桦为群落优势物种,群落内出现大量其更新幼苗。(3)不同大小的林窗表现为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值在400~450 m2面积的大林窗内达到一个均优水平,草本层物种的多样性在面积为100~150m2的小林窗内达到较高水平;不同梯度的林窗各层次群落D、H值整体表现为林缘林窗中心林下。研究认为:林窗的存在会改变群落物种组成,提高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并且大林窗(400~450m2)更利于柳杉人工林林下树种更新及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9.
台湾窗翅叶蝉属种类纪要(半翅目,叶蝉科,大叶蝉亚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台湾的窗翅叶蝉属Mileewa Distant 11种,其中包括3新种:褐条窗翅叶蝉M.fusciovittata sp.nov.,南投窗翅叶蝉M.nantouensis sp.nov.和尖头窗翅叶蝉M.sharpa sp.nov.,并确认双斑窗翅叶蝉M.bimaculata Cai et He是船茎窗翅叶蝉M.ponta Yang et Li的新异名.文中详细描述了新种的形态特征并绘制了雄性外生殖器构造图,提供了11种的整体图片和分布,编制了分种检索表.研究标本分别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GUGC)、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NMNS)、台湾农业试验所(TARI)和台湾国立中兴大学(NCHU).  相似文献   
170.
目的:研究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接受小骨窗微创手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神经功能情况,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二次手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癫痫、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血肿清除效果较好,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颅内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