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4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2039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露水草的光合特性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盆栽和遮阴试验研究了露水草(Cyanotis arachnoidea Clarke) 的光合作用特征,比较了不同遮光水平对光合速率、光合器官特性及光合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1.露水草是一种耐阴偏阳的C3 类草木植物,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约为650 μm ol·m - 2·s- 1,光补偿点约为17 μm ol·m - 2·s- 1,且具有高达130×10- 6的CO2 补偿点。2.露水草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2.45 μm ol·m - 2·s- 1。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呈双峰曲线,主峰在11~12 时,次峰在15时左右。3.遮光20% ~50% 有利于露水草的生长。与对照相比,叶片中叶绿素b 的含量增加了47% ~83% ,并且由于净光合速率(相对光合速率)的提高,使光合生产量增加了12% ~18% 。  相似文献   
32.
独叶草叶二叉分枝脉序中网结脉和盲脉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独叶草营养叶二叉分枝脉序及其中的网结脉和盲脉的形态学研究表明:(1)网结脉中2条完全汇合的与靠近脉中完全分离的叶脉之间未发现任何形式的维管束汇合的中间类型及网结脉中具有不同程度的连接脉退化痕迹的事实表明,网结脉不可能由靠近脉产生,相反,由于网结脉中联结脉的退化而形成开放脉;(2)盲脉是通过伴随着齿退化的达齿脉的退化、网结脉中联结脉的间断、非网结脉由分枝处间断三种方式产生的;(3)越裂片脉的出现及其可以形成网结脉的现象表明独叶草营养叶可能曾具有较为复杂的脉序,这种叶脉也呈现出退化的趋势;(4)独叶草营养叶的二叉分枝脉序可能是一种退化性状,而网结脉的出现可能是这种退化过程中的残留痕迹。  相似文献   
33.
缘蝽科的比较形态学研究Ⅰ(异翅亚目:缘蝽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叙述了缘蝽科的基本特征以及缘蝽科中22个族或亚科级单元的比较形态学特征,特别是外生殖器的特征描述及其图解多为首次报道。认为瘤缘蝽族、喙缘蝽族、竹缘蝽族、沟缘蝽亚科、达缘蝽族、同缘蝽族、特缘蝽族及美洲各族(或亚科)为单系群;梭缘蝽族(包括唯一属梭缘蝽属)的族级地位成立;缘蝽族各属关系复杂;黛缘蝽族是一个复系类群,各属关系复杂,在头部、阳茎和雄虫生殖腔等方面的构造已呈明显差异,此族似不成立;岗缘蝽族应是一单系群,但Plinachtusbasalis似应独立成属并移出岗缘蝽族;曼缘蝽族、昧缘蝽族及鼻缘蝽族[仅1属1种,该属另外1种SinotngusrubromaculusHsiao被移到类缘蝽属中,即Anacanthocorisrubromaculus(Hsiao)(n.comb,新组合)为单属族,它们的系统学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希缘蝽族(或亚科)身体构造很特异,是较原始的缘蝽类群;棒缘蝽亚科亦为较原始的类群,其中棒缘蝽属群各属组成一单系群,证明Stal(1873)将它们成立棒缘蝽族合理;其余棒缘蝽亚科各属虽在某些外部形态上表现出一定的亲缘关系,但属间特征交叉,且与棒缘蝽族有许多共同特征,若归为一族,则造成  相似文献   
34.
中国沿海代表性河口地区鳗苗群体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1992—1994年连续3年采自海南至辽宁(包括台湾)沿海7个代表性河口地区鳗苗群体的主要形态特征比较研究结果。4项计数性状和3项度量性状,差异系数分析结果未达到亚种差异水平;判别函数显示,大多数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应源于遗传变异。各年差异变化无规律,可能与鳗苗漂游分布的随机性有关。  相似文献   
35.
经6.6×105个克隆筛选,从装在λ噬菌体载体Charon30中的人基因库中筛选到了一个含人分裂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的克隆。经Southern杂交分析插入基因长约14kb,有较长的5'上游区,但3'端缺少一部分。经亚克隆和测序已确定从5'上游1263bp到3'端与λ载体接点共4969bpPCNA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将PCNA基因启动子核苷酸序列与DNA聚合酶α,拓扑异构酶Ⅱα,胸苷酸激酶基因的启动子进行比较有30%以上同源性,具有“看家基因”特征。在转录起始点的5'上游几百bp的范围内都有与CAT,SP1,E2F,NFHB,Oct1和ATF等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相似的核苷酸序列。  相似文献   
36.
泉州的灌丛大多为南亚热带雨林或南亚热带山地照叶林遭受破坏后的次生植被类型,灌草丛多是森林或灌丛反复破坏后形成,它们的分布都极为方法。在一些较高海拔山地至近山顶,草本植物生长茂密,灌木种类稀少。多为山地草从。  相似文献   
37.
含金地质体表生带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6个含金矿区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分布、生态结构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金矿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类群.金矿矿石与金矿酸水中的自养硫细菌和异养菌分布具有明显差异,酸性水中含自养硫细菌较多,含异养菌极少;金矿氧化带中的异氧菌一般多于自氧硫细菌,其优势菌以芽孢杆菌属中蜡状芽孢杆菌为主.研究结果揭示了金矿中存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对阐明表生金的形成、成岩和蚀变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对发掘生物湿法冶金菌种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豚鼠主动脉前庭组织的自律性研究和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陈彦静  葛赋贵 《生理学报》1994,46(5):458-464
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对82只豚鼠主动脉自发电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表明,16例(19.5%)出现自律性电活动;61例(74.4%)在电刺激诱导下也可出现自律性电活动。进一步观察发现,在主动脉瓣右瓣与后瓣交界以下的局部区域,可记录到有明显4相自动增极化的慢反应自律细胞样的动作电位,并可被钙通道阻滞剂Mn^2+,硝苯吡啶阻断。这一部位之外的其它大部分区域均表现为快反应动作电位,经光镜和电镜观察(n=13  相似文献   
39.
扁圆封印木(相似种)茎干的解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贵州省水城矿区晚二叠世煤核中扁圆封印木(相似种Sigillaria cf.brardiiBrongn.)茎干的主要解剖特征如下:管状中柱,具多边形薄壁细胞组成的髓。初生木质部成环带状,外缘呈规则的齿槽状,向心式发育。次生木质部显束状特征,横切面管胞为方圆至长方形,纵切面为梯状壁增厚,并具流苏纹。射线1—2列细胞宽,数个至十余个细胞高。叶迹起源于初生木质部外缘的槽中,中始式,但以向心发育为主。  相似文献   
40.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陕西省境内30种常见蜜源植物的花粉粒进行了观察研究,描述了花粉粒的大小、萌发孔类型及其表面纹饰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种的蜜源植物,其花粉粒的形态特征明显不同。本文还就花粉粒形态特征,在鉴定蜜源植物花粉的属种,确定蜂蜜的产地、评价蜂蜜的品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