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1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65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卡拉胶固定粘质赛氏菌产碱性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粘质赛氏菌(Seratia marcescens)包埋于卡拉胶中,发现2.5%的卡拉胶适于固定该菌产碱性蛋白酶。固定化细胞在其较适宜产酶培养基中发酵,酶活力一般可达400u/ml,在卡拉胶中添加3%玉米粉和1%豆饼粉或2%砂子制备固定化细胞,其产酶能力分别提高了25%和23.9%;固定化细胞颗粒越小,其产酶能力越高。采用摇瓶半连续发酵。其产酶半衰期为14次(24小时为一个周期);而用环流器进行半连续发酵,其产酶半衰期为52次(12小时为一个周期),产酶效率分别比游离细胞摇瓶发酵的产酶效率高11.8%和45.07%,而环流器半连续发酵的产酶效率比摇瓶半连续发酵高29.7%。  相似文献   
72.
藤壶链蚧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建勋  雷曼 《昆虫知识》1994,31(1):22-24
藤壶链蚧AsterococcusmurataeKuwana在西安地区分布极为广泛,常引起白玉兰、广玉兰以及桃、海棠、油树、柳树、核桃、枫、法国冬青、批把、木香、石榴、火棘、蔷蔽、月季等植物的枝条枯死或整株死亡,并引起植株的煤污病。据1989年调查,西安动物园、西安烈士陵园、西北光学仪器厂、大雁塔风景区等地,该由为害十分严重,在一些地区已形成严重的灾害。为此,我们对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1发生规律藤壶链蚧在西安五年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被害寄主枝条上越冬。翌年4月初开始产卵,4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卵产于…  相似文献   
73.
卡氏膜球藻(Hymenomonascarterae)是一种单细胞海藻,细胞圆球形,表面覆盖一层球形石(Coccoliths)。两条鞭毛稍不等长,着生于细胞前端,鞭毛长约为细胞直径的1.5倍。在25±℃,光照强度2000lx,光暗时间比14:10小时条件下,用MESⅢ培养基培养卡氏膜球藻,发现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伸出鞭毛,活跃游动;在黑暗条件下缩回鞭毛,沉于培养瓶底。进一步试验证明:1.光刺激细胞伸出鞭毛,黑暗刺激细胞缩回鞭毛。2.鞭毛的伸缩与培养中的光暗周期变化严格对应,即光周期开始后20分钟,细胞开始伸出鞭毛;暗周期一开始,鞭毛就向细胞内收缩。3.在连续光照条件下,鞭毛的周期性伸缩现象消失。所以,卡氏膜球藻鞭毛周期性伸缩是一种受光暗周期调节的外源节律。这种鞭毛伸缩的节律现象在藻类是第一次报道。  相似文献   
74.
大麻黄根瘤中分离的四株弗兰克氏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5.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B抗原片段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BamHI基因文库I3质粒中含有编码B抗原膜外Domain的DNA序列。经ScaI和SphI双酶酶解I3质粒,分离获得764bpDNA片段,并克隆进M13mp19中。DNA序列测定分析表明克隆片段为MDV-B抗原基因的494-1258bp部分序列。进一步分离NcoI-HindIII部分基因片(530bp),克隆于PLPromoter控制下的含有修饰型cIts857基因的表达载体中,  相似文献   
76.
利用标记N-糖链的凝集素亲和层析法研究了佛波醇肉桂酸乙酸酯(PMA)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表面糖蛋白上N-糖链结构的影响,发现100nmol/L的PMA处理5天后,可使细胞表面N-糖链中高甘露糖型和杂合型以及四天线、C2C2,6三天线复杂型的比例增高,而二天线复杂型降低。此结果与我们曾报道的视黄酸(RA)和双丁配环磷酸腺苷(db-cAMP)对该细胞表面N-糖链的影响相反。因RA和db-cAMP是SMMC-7721细胞的分化诱导剂,可抑制细胞生长;而PMA是该细胞的增殖促进剂,故细胞表面N-糖链的变化与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7.
链霉菌作为新的表达体系正日益受到关注,其显著特点是可以获得外源真核基因的分泌表达产物。克隆基因的分泌表达由信号肽介导,本文重点介绍常用链霉菌信号肽及已知真核基因在链霉菌中的分泌型表达。  相似文献   
78.
腹腔注射链脲佐霉素(65mg/kg)诱发Wistar大鼠糖尿病。糖尿病发病4周后,向饲料中加尼群地平(30mg·kg-1·d-1)。结果表明,糖尿病4周时大鼠心室舒张功能首先受损,8周后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均明显受累。尼群地平处理对糖尿病大鼠的心肌收缩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提示尼群地平对大鼠糖尿病性心肌病有一定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79.
本文研究了二类一端受外力的交联振荡器链:最邻近多相位交联振荡器链,以及多重交联振荡器链,讨论了它们产生内部传输,即各振荡器与外力具有相同频率的现象。文中近似相位差方程、指数二分性理论和中心流形理论被应用于系统的渐近近似。研究。本文得到了更符合于实际情况的神经网络CPG链动态特性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80.
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卡那霉素链霉菌噬菌体SKJl,该噬菌体在卡那霉素链霉菌及林肯链霉菌菌苔上产生混浊的噬菌斑。从噬斑中长出的菌落后代对SKJl噬菌体的感染产生了抗性。单株传代未见自发释放游离噬菌体。紫外线照射亦未发现诱导现象。抗性菌株经10ug/ml丝裂霉素C处理后,其中一株能释放出约5.9×103pfu/ml游离噬菌体颗粒,推测这些抗性菌株可能是溶源性菌株。菌落原位杂交实验证实抗性菌株的DNA与SKJl噬菌体DNA有同源性,说明这些抗性菌株已被SKjL噬菌体溶源化,从而确证SKJl噬菌体为一温和性噬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