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8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0 毫秒
61.
从野生冬虫草菌株中获取菌种,经人工驯化栽培,冬虫草(子实体)在生产实践中普遍出现传种几代后菌种严重退化的现象,通过菌种提纯复壮前后菌丝生长情况和子实体栽培情况的对比,结果证明不断对菌种进行提纯复壮,使菌种保持原有品种的遗传物质,恢复原来的生活力和优良种性,对防止菌种过早退化、保障子实体优质高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菊苣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3.
本文通过对李子树树的整个种植过程,从场地的选择、种子的选择到李子树树的病虫害的防治,对整个过程做了总结。提出了种李子收到的效益。  相似文献   
64.
以不同灵芝品种、不同栽培基质、不同管理方式、不同生长时期获得的灵芝子实体为原料,用95%乙醇超声提取,对提取物进行了含量测定、三萜组成分析和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子实体醇提物中三萜和甾醇类物质的含量在4.60-6.20mg/g之间;高效液相分析发现10种三萜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在样品间存在明显差异。所有灵芝子实体醇提物对肿瘤细胞L1210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开伞期的灵芝子实体醇提物抑制肿瘤增殖的活性优于其他生长时期。  相似文献   
65.
罗智檜  牛鑫  魏生龙  于海萍  张波  李玉 《菌物学报》2020,39(9):1741-1749
以采自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菌物保育区的野生侧耳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形态学及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将其鉴定为冷杉侧耳Pleurotus abieticola。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丝体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为7.0;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适氮源为豆粉;在以棉籽壳、木屑和麸皮为栽培料时,可获得子实体。  相似文献   
66.
野生田头菇菌株的驯化及其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自湖南洞庭湖大通湖区芦苇湿地的野生菌株,经鉴定为田头菇Agrocybe praecox。通过驯化实现人工栽培,栽培原料以芦苇屑为主,使用液体菌种和覆土栽培方式,初潮菇平均生物转化率为45.6%。营养成分分析表明:以芦苇屑为栽培培养基,子实体中矿物元素含量分别为K(2 190mg/kg)、Fe(16.2mg/kg)、Mg(59.7mg/kg)、Ca(33.4mg/kg),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比高达44.85%,谷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含量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高钾低钠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67.
鸢尾属植物花色艳丽,花型多具特色,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是园林绿化中常见的一类花卉,也是世界著名的宿根花卉之一。鸢尾属植物在盆栽观赏、切花生产、医药食品、园林绿化等领域均占有重要地位,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鸢尾属植物繁殖方式主要为分株繁殖,增殖缓慢。为解决这类问题,并对鸢尾属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对近年来国内外鸢尾属植物的组织培养与栽培的进展与成果进行了综述。本综述对鸢尾属植物育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展望,旨在为鸢尾属植物的培育方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竹类植物是美国采集者在我国采集和引种的一类主要植物。在众多的竹类植物采集者中, 莫古礼(Floyd Alonzo McClure)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他于1919-1940年在岭南大学开展竹类植物研究, 在此期间多次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并引种竹类植物到美国。本研究通过大量文献研究、档案查阅以及实地调研, 整理了莫古礼采集竹类植物的路线和采集地, 并对竹类植物学名进行校对, 分析了莫古礼在华研究、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的历史及其影响。经统计, 莫古礼在华期间竹类植物标本采集地涉及12个省级行政区39个地级市, 主要集中在广东、海南、香港等地; 引种地涉及9个省级行政区的25个地级市; 共采集竹类植物标本727号1,840份, 隶属20属93种(含种下单位, 下同), 分别占我国竹类植物属和种的58.8%和17.4%; 共引种竹类植物255份, 隶属于17属77种, 分别占我国竹类植物属和种的50.0%和14.4%。莫古礼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极大地发展了竹类植物分类学, 所采集的竹类植物标本为后人竹类植物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所引种的竹类植物极大丰富了美国竹类植物种类, 也促进了竹类植物在美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9.
黑木耳新品种‘农黑1号'是以黑木耳‘Au5'和‘木耳黑龙3号'作为亲本菌株,通过单孢杂交配对选育而来。工厂化条件下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农黑1号'的第一潮平均鲜耳产量达到322.4g/袋,干耳产量平均为29.0g/袋,出耳率平均为93.3%,生产周期平均为71d。综合来看,‘农黑1号'具有产量高、周期短、出耳率高、一致性好等优点,可作为黑木耳工厂化栽培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70.
《菌物学报》2021,(3):602-602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食用菌学科建设的进步,广大科研人员从大量生产实践中凝练出很多有意义、有意思的科学问题,通过对这些科学问题的持续不断地研究,食用菌学科在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营养功能等多个专业研究方向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