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通过对小剂量多次链脲佐菌素(multiple low doses of streptozotocin MLD-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胰腺与正常小鼠胰腺蛋白的比较分析,拟从蛋白水平上对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20只雄性昆明鼠,按体重随机分为MLD-STE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n=10),应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获得胰腺的二维电泳图谱,经ImageMaster2D 5.0软件分析获得差异蛋白,结合质谱(MALDI-TOF-MS)与MASCOT网络数据库进行匹配鉴定蛋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胰腺中有23个蛋白表达改变,其中15个蛋白表达下调,8个蛋白表达上调。经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及蛋白数据库检索,最终鉴定出15个差异蛋白,根据其功能可分为:①代谢相关蛋白;②氧化应激相关蛋白;③催化酶类;④细胞骨架蛋白;⑤伴侣蛋白;⑥免疫相关蛋白;⑦其他蛋白。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组胰腺蛋白表达存在明显改变,提示1型糖尿病的发生是多途径多靶点的共同作用,同时这些改变蛋白为研究和治疗糖尿病等相关疾病提供了新靶标。  相似文献   
32.
陈风华  钱建林  宣丽敏  周卫华  张燕 《生物磁学》2011,(15):2891-2892,287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胰腺脂肪浸润与血脂、脂肪肝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胰腺脂肪浸润者与148例同期检查无胰腺脂肪浸润者的病历资料,研究胰腺脂肪浸润的超声特点以及与脂肪肝、血脂浓度、年龄、血压等的关系。结果:胰腺脂肪浸润超声显示为胰腺饱满,边缘模糊,回声增强且明显强于肝脏,与正常胰腺超声影像容易鉴别。胰腺脂肪浸润组血浆甘油三酯浓度2.17±1.22mmol/L,比非浸润组的1.35±1.06mmol/L明显高(P〈0.05),胰腺脂肪浸润组患者100%(63/63)合并脂肪肝明显高于非浸润组的20.95%(31/148)(P〈0.05)。二组在胆固醇浓度、高血压发病率及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腺脂肪浸润与脂肪肝、血浆甘油三酯浓度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超声诊断胰腺脂肪浸润对于提示其他相关疾病与异常的存在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一例具有超经典型临床特征的FOP患者,并对其ACVR1/ALK2基因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患者的大踇趾畸形和进行性异位骨化等表现进行临床诊断,确诊为FOP。经患者及家属同意,采集患者、父母外周血,提取DNA,通过PCR扩增并直接测序测定ACVR1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以此来确定突变位点。结果:患者具有超经典型FOP的临床表现:先天性大踇趾畸形,先天性双手拇指、食指远端关节僵直和进行性异位骨化,父母无FOP的相关临床表现。基因测序分析示该患者在ACVR1第七外显子发现存在c.1067G>A(p.G356D)杂合错义突变,而其父母无此杂合突变。结论:该患者在ACVR1的c.1067G>A(p.G356D)发生杂合错义突变,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认识中国FOP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证实mTOR信号通路的存在,通过CCK-8法研究雷帕霉素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 time PCR分别从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研究雷帕霉素对mTOR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p-mTOR、p-p70S6K、p-4E-BP1在细胞质中均呈阳性;CCK-8法显示雷帕霉素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雷帕霉素浓度的增加,p-mTOR、p-p70S6K表达明显减少,而p-4E-BP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随雷帕霉素浓度的增加,CyclinD1、VEGF、c-myc基因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人胰腺癌细胞系SW1990中存在mTOR信号通路并处于激活状态;雷帕霉素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与雷帕霉素抑制mTOR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胰腺在某些损伤或病理条件下,由于细胞活跃增殖产生再生集中区域的细胞来源。方法:将27只成年ICR系小鼠分为9组,每组3只,其中1组进行假手术,其余8组进行小鼠胰腺大部分切除,分别在切除后12h,24h、36h、48h、3d、5d、7d、10d取材及冰冻切片,采用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损伤后各时间段胰腺组织的形态变化和细胞增殖率。结果:H-E染色发现,胰腺手术72h后,剩余胰腺中就出现由细胞角蛋白阳性导管样结构组成的再生集中区,此区域细胞随后分化为功能性细胞类型,10d后消失检测不到。对胰腺再生集中区的定位研究表明,它们仅出现于切除后的伤口边缘。BrdU标记表明,胰腺再生集中区为细胞快速增殖区域,其出现与总导管增殖率提高同时发生,主/大导管和小导管增殖率上升都晚于再生集中区的出现。结论:小鼠胰腺大部分切除后再生集中区可能来源于腺泡细胞的快速增殖,而不是经由总-主/大-小导管-快速增殖区这一途径引起的来源于导管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36.
A set of proteins and noncoding RNAs,referred to as the male specific lethal (MSL) complex,is present on the male X chromosome in Drosophila and has been postulat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dosage compensation of this chromosome - the up-regulation of its expression to be equal to that of two X chromosomes in females.This hypothesis is evaluated in view of lesser known aspects of dosage compensation such as the fact that metafemales with three X chromosomes also have equal expression to normal females,which would require a down-regulation of each gene copy.Moreover,when this complex is ectopically expressed in females or specifically targeted to a reporter in males,there is no increase in expression of the genes or targets with which it is associated.These observations are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MSL complex conditions dosage compensation.A synthesis is described that can account for these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met及其相关基因在大鼠胰腺发育及细胞功能完善过程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Affymetrix芯片)对孕12.5(E12.5)、E15.5和E18.5、新生、成年胰腺进行基因转录水平分析,并用RT—PCR验证基因在大鼠胰腺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结果:c—met基因在E15.5、E18.5较成年特异高表达。芯片中c—met转录调控基因和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趋势与c—met高度相似。RT—PCR(所用引物设计区域与芯片相同)验证,c—met表达趋势与芯片结果相符;与芯片c—met探针所用引物不同RT—PCR,结果却在各发育阶段呈现与芯片不同的表达趋势。结论:提示c—met可能在胰腺发育细胞功能完善的关键阶段起调控作用,参与胚胎胰腺发育中晚期细胞功能完善的信号传导过程。并且c—met在胰腺发育中发挥作用有可能存在不同转录本。  相似文献   
38.
露蕊乌头(毛茛科)不同海拔居群的传粉生态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青藏高原东北部两个不同海拔地点(互助,2460m和海北,3200m)的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的传粉生态学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海拔居群的单花花期、雄性期持续时间、雌性期持续时间比低海拔长。露蕊乌头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尽管高度自交亲和,但产生种子必须依赖传粉媒介。熊蜂是露蕊乌头的主要传粉昆虫,两个居群均存在传粉限制。熊蜂取食花蜜为主,在同一个花序上的访问顺序以由下向上为主,但在互助居群和海北居群有3.9%和2.7%的访花是由上向下进行的。统计发现有37.7%和29.3%的访问行为发生在同一植株内;因此,同株异花传粉造成的自交在露蕊乌头中仍然不能避免。低海拔居群的熊蜂种类和访花频率均高于高海拔居群,但自然状态下两个居群的结实率并没有显著差异。高海拔露蕊乌头居群可能具有较长的柱头持续时间,从而补偿了由于访花频率低带来的结实率降低。  相似文献   
39.
为了全面了解广东药用野生稻自然生存现状,为我国野生稻资源的保护提供决策依据,2006、2012-2018年对广东药用野生稻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查明,截至2018年12月,广东8个县市17个乡镇尚存药用野生稻,共有分布点21个,其中3个点为首次发现.现有分布点中,47.6%的分布点分布范围小于67 m2或只有零星几丛...  相似文献   
40.
胰腺纤维化是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和胰腺癌主要的病理学特征,活化的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PSCs)是公认的致胰腺纤维化的主要效应细胞。PSCs的活化涉及到几个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磷酯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Smad信号转导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Rho-ROCK等细胞内信号途径。探讨这些信号通路在胰腺纤维化中所起的作用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及糖尿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现就与PSCs激活有关的信号通路的研究结合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