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21.
122.
胰腺干细胞的重要标志物——巢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干细胞移植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巢蛋白(nestin)是胰腺干细胞的重要标志物。本文主要介绍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巢蛋白与胰腺干细胞的关系,以及以胰腺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基因蛋白(PDX-1)为代表的胰腺干细胞的其它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3.
Xiang RL  Yang YL  Zuo J  Xiao XH  Chang YS  De Fang F 《Cell research》2007,17(11):966-968
Dear Editor: Coenzyme A (CoA) is a primary and predominant acyl group carrier involved in a wide variety of important biochemical processes. The CoA biosynthetic pathway is composed of five enzymatic steps, of which Pantothenate kinase (PanK) is a key regulatory enzyme. The multiple isoforms of PanK are encoded by four different genes [1,2]. In our previous studies of SNP markers by genotyping the case-controlled DNAs, we found that one SNP within the hPANK4 gene on chromosome 1 was associ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 [3-5]. We subsequently showed that rat PanK4 (rPanK4) was up-regulated when rats were challenged by high concentration of glucose [6]. M2-type pyruvate kinase (Pkm2) was found,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to be associated with rPanK4 [7].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PanK4 may have a role in diabetes pathogenesis. The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 is due partly to the loss of the pancreatic β-cell mass, therefore the secreted amount of insulin is insufficient to maintain the glucose homoestasis [8].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valuated the effect ofrPanK4 on β-cell apoptosis. We aimed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ofrPanK4 gene in β-cell apoptosis induced by the cytotoxic agent streptozotocin (STZ).[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4.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非编码小分子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并高度保守,主要参与基因转录后调控。miR-124a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胰腺中含量最为丰富,在其他器官中的表达量约低100倍。近年研究显示,miR-124a参与胰腺发育、生理及病理多种过程的调节,包括:(1)通过阻断TGFβ途径诱导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向胰腺祖细胞方向分化(2)靶向调控Foxa2、iGluR等与胰岛激素分泌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介导胰岛激素的释放(3)通过与下游靶基因Rac1的相互作用在胰腺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中起关键作用(4)通过调控CHSY1及其下游靶点CASP1的表达水平参与慢性胰腺炎CP的发生等。研究miR-124a对于深入了解胰腺发生及疾病机理及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5.
研究视黄酸(RA)在限定性内胚层细胞向胰腺前体细胞诱导过程中的最佳作用方式。在无饲养层培养体系下联合多因子分阶段诱导经历10天时间获得胰腺前体细胞。获得的细胞不仅表达胰腺前体细胞的标记pdx1,但是也同时表达肝脏前体细胞的标记afp。有研究表明在胰腺特化过程中RA能起到抑制afp的作用,因此在不同的时间点添加RA并持续不同的作用时间来调节内胚层细胞向肝胰分化的命运。收集d7到d10的细胞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pdx1和afp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RA从d3开始持续作用到d10可以获得更高的pdx1阳性细胞同时能有效的抑制afp的表达,并且在d9可以获得最高比率的pdxl阳性细胞,提示RA持续作用促进限定性内胚层细胞向胰腺前体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合并胰腺受侵患者围手术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其他老年胃癌患者间的差异,优化老年胃癌合并胰腺受侵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治疗护理策略。方法:收集2005年2月至2009年10月前来我院治疗的37名年龄>65岁的老年胃癌合并胰腺受侵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相同年龄胃癌无胰腺受侵患者37例作为对照,收集详细临床资料,对两组间围手术期合并症发生情况进行卡方(x2)检验,通过采取不同临床治疗护理手段进一步施行干预(包括不同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监测管理模式),再次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后通过随访实现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老年胃癌合并胰腺受侵组(组Ⅰ)与老年胃癌无胰腺受侵组(组Ⅱ)术前总体合并症发生率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各项合并症中仅有血红蛋白降低(<100g/L)、白蛋白降低(<35g/L)以及合并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存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32,P=0.013);根据两组患病情况不同采取不同手术方式,两组死亡人数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组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0.27%,低于组Ⅱ的86.49%,但两组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功能性、心血管类并发症,两者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36,P=0.013);两组术后5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308)。结论:需加强对老年晚期胃癌合并胰腺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治疗护理策略,采取适宜的手术治疗方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索用单孔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技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使用悬吊式腹腔镜技术在下腹部通过单孔或多孔,实施输卵管线性切开取胚或输卵管切除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结果:116例患者均在悬吊式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近、远期并发症,其中16例行单孔腹腔镜,100例行多孔腹腔镜.两种术式相比,接受单孔腹腔镜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接受多孔腹腔镜治疗的患者(P<0.05),术中失血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孔悬吊式腹腔镜技术治疗无盆腹腔粘连、腹腔内积血少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具有快速、安全、有效、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8.
花内雄蕊分化及其适应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花内雄蕊存在显著分化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总结了花内雄蕊分化的各种主要形式及其繁殖适应意义。“花内雄蕊分化”是指花内雄蕊与雄蕊之间存在显著分化的现象, 这一概念可以把二强雄蕊、四强雄蕊和异型雄蕊等以往单独进行研究的相关性状结合起来, 并明确区分了几种新的花内雄蕊分化形式, 以期更准确全面地认识这些相关性状的适应意义与进化。该文将花内雄蕊分化区别为花丝的分化、花药的分化、雄蕊合生的分化、雄蕊运动的分化、退化雄蕊5大类。花丝的分化主要是花丝长度的分化, 如四强雄蕊、二强雄蕊和单强雄蕊; 花药分化主要指花药颜色、花药与花粉粒大小和花药开裂时间等的分化; 雄蕊合生的分化主要体现为花内部分雄蕊合生而部分雄蕊离生; 雄蕊运动的分化指的是花内雄蕊在运动时间或方式上存在差异, 造成雄蕊处于不同的成熟阶段和位于不同的空间位置; 退化雄蕊则是花内部分雄蕊失去了生产花粉的繁殖功能, 通常也发生了花药形态上的巨大改变。异型雄蕊不仅存在花丝和花药的形态分化, 还存在着明显的功能分化, 是分化程度很高的一类特殊的花内雄蕊分化形式。一些特殊的繁育系统, 如异长花柱和镜像花柱等在种内不同个体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花内雄蕊分化。花内雄蕊分化在花内造成了多个不同的花药位置,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雌雄异位程度, 对植物自交与异交水平、花内雌雄功能干扰等有着潜在作用; 花内雄蕊分化形成的多个不同空间位置的雄蕊还增加了对多种访花者的吸引与适应潜力, 有可能影响到访花者的类型与访花行为, 得以适应多种传粉者。此外, 花内雄蕊分化可将花粉逐渐分批次分发给访花者, 提高花粉散布效率, 可看成是“花粉呈现理论”所指的花粉装配与分发机制之一。现有的实验研究发现, 花内雄蕊分化能够吸引传粉者、保护正常花药和花粉、促进花粉散发(降低花粉竞争)、实行延迟自交和降低花内雌雄功能干扰等。花内雄蕊分化还缺少系统研究, 有些雄蕊分化形式如单强雄蕊和雄蕊运动的分化还没有针对性的实验揭示其适应意义, 鸭跖草科和某些豆科植物的雄蕊三型分化等现象也缺少进化适应意义的研究。花内雄蕊分化对植物雌性和雄性适合度可能不同的影响、如何与访花者相互作用、如何与其它花部特征一起影响植物繁殖过程等, 可能是这一领域值得今后优先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9.
多细胞生物的成熟个体都是由单细胞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如果把成熟个体的表型看成生命存在的式样或模式(pattern), 那么发育就是形成和产生这种式样或模式的过程, 即塑造(patterning)或发育塑造(developmental patterning)。相应地, 对原来发育过程进行修饰或改变而产生新表型的过程就是发育重塑(developmental repatterning)。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 发育重塑在多细胞生物的进化过程中非常普遍, 也非常重要。根据突变的类型和后果, 发育重塑既包括对相同基因在表达的时、空和量上的改变, 分别为异时(heterochrony)、异位(heterotopy)和异量(heterometry), 又包括对基因类型的改变, 即异型(heterotypy)。本文通过对一些经典案例的介绍, 揭示了发育重塑与表型变化的关系, 探讨发育重塑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0.
对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冬眠前及冬眠中期的肝脏、胰腺和脂肪体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荒漠沙蜥肝脏、胰腺和脂肪体中的糖原颗粒、脂滴、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结构有明显变化。冬眠中期胰腺腺泡细胞线粒体中出现致密颗粒,核周间隙增宽,核中出现无定形体。文中对上述结果的生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