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2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解大学新生戊型肝炎病毒(HEV)现/近期隐性感染的状况,探讨引起隐性感染与急性戊型肝炎(HE)的HEV毒株间有无差异,本实验利用ELISA一步法检测了正常大学新生血清标本中抗—HEV IgM,对抗—HEV IgM阳性者检测抗—HEV IgG,并进行HEV逆转录一巢式PCR(RT-nPCR)。结果 2223份血清中抗—HEV IgM阳性18份,阳性率0.8%,P/N值在2.0—3.0之间。17份标本抗—HEV IgM、IgG同时阳性,1份抗—HEV IgM单独阳性,但用RT-nPCR检测抗—HEV IgM阳性标本,HEV RNA均阴性。提示正常大学新生中存在HEV现/近期隐性感染,应注意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HEV隐性感染时,产生的抗体滴度或亲和力较低,病毒血症时间短,病毒滴度低,或毒株的基因序列与引起急性HE的毒株的序列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浆活性物质ET-1、IL-6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对7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级(23例)、B级(22例)和C级(25例)三组,并采用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RIA)方法检测ET-1和IL-6水平,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炎后肝硬化组ET-1和IL-6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1),且A、B、C三组中的ET-1和IL-6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T-1和IL-6水平可反映肝炎后肝硬化肝脏损害程度,可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裂叶苣荬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裂叶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 L)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察了它的植物生态特征和分布环境,预试了化学成分并进行了临床病例观察。为裂叶苣荬菜以其本名作为治疗肝炎的草药入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合成肽抗原在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ELISA for the detection of anti HEV using synthetic peptide antigens was developed. The synthetic antigens were encoded by OFR2 and OFR3 genes of HEV.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synthetic antigens in the serodiagnosis of hepatitis E. The anti HEV detection using synthetic antigens was carried out in 47 healthy subjects and 89 patients with acute or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 HEV IgG in healthy subjects was 4.2%(2/47), and no IgM antibody to HEV was found. The positive rates of IgG and IgM antibodies to HEV in the hepatitis patients were 8.9% and 10%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we compared the detecting efficacy of the synthetic antigens with that of the market reagent in 57 serum samples, the total coincident rate was 87.7% (50/57). All of the results accorded with the literatures reported.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ELISA based on the synthetic peptide antigens was specific, sensitive and convenient in diagnosis of HEV infection,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both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reseach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CHE)是反应肝细胞损害的灵敏指标,对于肝炎疾病的临床应用具有重大的价值,评估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变化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方法:对各种类型肝炎患者的CHE活性采用医院引进的国外先进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对患病肝炎组与正常组进行胆碱酯酶活性的对照(P<0.01).结果:三组肝炎患者在接触时间、基础疾病、血清肌酸激酶(CK)、昏迷时间等有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年龄、性别、中毒原因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迟发性脑病组和无迟发性脑病组在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接触时间、昏迷时间、CK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在性别、中毒原因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最终结果表明,CHE活性检测对于判定肝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大的价值和作用,应得到充分的重视,而广泛、有效的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覃琼芬 《蛇志》2005,17(3):213-214
目前临床上使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症肝炎、肝衰竭,为患者等待肝移植或通过肝细胞再生而自然恢复功能,争取时间、创造条件,同时也成为肝衰竭理想的辅助支持治疗手段。而ALSS治疗中并发症的预防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了2002年8月~2004年8月我科26例52例次的人工肝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庚型肝炎病毒NS5区蛋白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庚型病毒性肝炎是近年来世界上才确认的一种新型肝炎[1~3]。庚型肝炎病毒(HGV)呈世界性分布,经血液传播为主,也可母婴传播。HGV容易形成持续性感染,类似HIV和HCV。据粗略估计,我国大约有100万~1000万HGV携带者。因此,HGV已成为继乙...  相似文献   
18.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的保护因素与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多种因素在病毒性肝炎后肝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HCC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脾切除是否抑制了肝癌的发生进程。方法:收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案统计室检索2002年1月~2008年12月之间出院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后(HBV/HCV)肝硬化门脉高压的病例2300余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影象学检查结果,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脾切除手术史。采用病例对照,按年龄、性别两个指标进行1:1配对,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合并HCC将其分为合并HCC组(组1),未合并HCC组(组2),采用SPSS17.0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两组的ALB、AST、TP、ALP、GGT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ALT、TBIL等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研究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得知,AST、ALP、GGT异常升高增加了肝癌发生的危险性,而行脾切除和门奇断流术明显降低了肝癌发生的危险性,仅为无手术患者肝癌发生危险性的57.1%(OR:0.571,95%CI:0.394~0.825)。...  相似文献   
19.
2022年3月31日,苏格兰首先报告了5例患有不明原因重症肝炎的儿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4月15日就不明原因儿童肝炎发布指导性意见,对确诊病例、可疑病例和流行病学相关病例进行了定义。截至4月21日,已有12个国家报告169例确诊病例,从1月龄至16岁不等。临床表现为急性肝炎,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或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500IU/L,多数患儿有黄疸、恶心、腹痛、乏力、嗜睡和胃肠道症状,包括腹泻和呕吐,大多数患儿无发热。17例接受了肝移植,至少报告1例死亡。考虑到流行病学特点和患儿的临床特征,感染性因素导致该疾病的可能性更大。病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排除了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并提示腺病毒可能与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有关,但其他感染性因素或环境因素仍不能完全排除。本文对此次不明原因儿童肝炎的发展情况及其可能病因进行了介绍。该疾病存在输入性风险,我国应对此早做准备。  相似文献   
20.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股静脉双腔导管细菌培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股静脉双腔导管培养的菌群分布、药敏试验,与留置时间的相关性,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行股静脉双腔导管尖端增菌培养,并同时进行外周血培养。结果双腔导管细菌培养阳性25例,64%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属。留置时间10d以上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增加。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高,严格的无菌操作和精心护理是防治导管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