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67篇 |
免费 | 139篇 |
国内免费 | 1687篇 |
专业分类
53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80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71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117篇 |
2016年 | 97篇 |
2015年 | 99篇 |
2014年 | 180篇 |
2013年 | 149篇 |
2012年 | 199篇 |
2011年 | 228篇 |
2010年 | 272篇 |
2009年 | 276篇 |
2008年 | 387篇 |
2007年 | 240篇 |
2006年 | 228篇 |
2005年 | 249篇 |
2004年 | 268篇 |
2003年 | 257篇 |
2002年 | 256篇 |
2001年 | 245篇 |
2000年 | 185篇 |
1999年 | 190篇 |
1998年 | 134篇 |
1997年 | 131篇 |
1996年 | 103篇 |
1995年 | 93篇 |
1994年 | 69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6篇 |
1963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以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几丁质合成酶1(chitinase synthase 1,CHS1)为鉴定靶位,结合种系进化分析将2007年至2016年分离自头癣或面癣患儿的12株石膏样小孢子菌复合体成员(现被归入Nannizzia菌属)鉴定到种水平,其中5株为Nannizzia gypsea(Microsporum gypseum),另7株为Nannizzia incurvata(Microsporum incurvatum)。在此基础上,通过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进一步证实二者在DNA多位点存在扩增多态性。本研究证实在我国湖北地区存在Nannizzia incurvata,为我国开展Nannizzia菌属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实验室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3.
简要介绍了分子进化生物学中序列分析方法的最新进展,特别强调了似然比检验和贝叶斯推论在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假说检验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新方法的一些成功应用,同时还给出了一些重要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44.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28(10)
我国完成大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我国完成世界首例转基因克隆免实验,我国诞生世界首例带有抗猪瘟病毒基因的克隆猪,200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布,科学家绘制出首幅小麦基因组物理图谱,澳大利亚首次批准克隆人体胚胎,美国科学家成功绘制出完整肿瘤基因图谱。 相似文献
145.
146.
浙江和河北发生的一种水稻、小麦、玉米矮缩病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浙江省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河北省的玉米粗缩病的病毒分离物为材料,对我国南北方两种病毒分离物进行了比较研究。两种病毒分离物的粒子大小形态相似,且在血清学上密切相关;二者的介体、寄主相同,并引起相同的症状,提纯两种病毒分离物的基因组片段凝胶电泳显示它们相应的基因组片段之间大小极相似。根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caked dwarf virus),RBSDV的S7和S8设计引物,利用PR-PCR技术,在两种病毒分离物中均可特异扩增到预期大小的片段,序列测定比较分析表明:它们的同源性达97.0%-98.9%,与日本RBSDV的同源性(92.2%-95.5%)高于与意大利MRDV的同源性(76.6%-88.4%)。从而认为我国南方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和北方和玉米粗缩病都是同一种病毒-RBSDV引起的,也就是说我国北方的玉米粗缩病病原实际上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而不玉米粗缩病毒。 相似文献
147.
山姜属中药草豆蔻和益智nrDNA ITS区序列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草豆蔻、益智的原植物分别为山姜属草豆蔻(Alpinia hainanensis K.Schum.)与益智(A.oxyphyla Miq.)。本文采用PCR直接测序法,首次测定了它们的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结果显示,两者序列长度(ITS1+ITS2)分别为403bp与404bp,序列间具有27个变异位点(包括5.8S编码区)。本研究为山姜属中药材的DNA分子鉴定提供了必要的序列资料。 相似文献
148.
149.
近年来,质谱技术在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由于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含有大量疏水性氨基酸,常常导致液质串联质谱检测的序列覆盖率较低,从而限制了质谱技术在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中的应用。文中利用人的整合膜蛋白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为模型,优化胶内消化条件,建立了一种稳定提高膜蛋白质谱序列覆盖率的糜蛋白酶胶内消化方法。通过探索钙离子浓度、pH值和缓冲体系对序列覆盖率、检测特异肽段的总数和类型以及特异肽段大小的影响,发现在5–10 mmol/L钙离子浓度、pH 8.0–8.5的Tris-HCl缓冲液中,可以兼顾序列覆盖率和肽段的多样性。该方法可以使膜蛋白的质谱覆盖率达到80%以上,将在膜蛋白结构与功能、膜蛋白相互作用位点的鉴定以及膜蛋白与小分子药物结合位点的鉴定等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