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6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157篇 |
专业分类
10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7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广西西江经济带生态重要性分区及其与建设用地的空间叠置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重要性评价是识别重要生态功能区、优化区域空间开发格局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基于生态因子适宜性和生态区位重要性的分项评价、进行生态重要性整合分析的研究思路,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案例区,开展生态重要性评价及其与现状建设用地的空间叠置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带极重要区、很重要区、重要区、一般区、不重要区所占比重分别为16%、36%、17%、15%、16%;西部地区重要性相对较高,东部地区重要性居中,中部地区重要性较低。已有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不重要区、重要区和很重要区,工矿用地分布相对分散。依据重要性评价结果进行有选择、有导向的生态空间占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2.
83.
84.
85.
江淮分水岭落叶阔叶林林窗光环境特征及其对绞股蓝生长特性的影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对江淮分水岭地区落叶阔叶林(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林窗与林下入射光的总光照强度、不同波段的光照强度和光谱成分的比较分析,以及相应生境下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生长特性和总皂甙含量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林窗入射光全波长的日总光照强度、蓝光(400~510 nm) 、黄绿光(510~610 nm)、红橙光(610~720 nm)和近红外光(720~1100 nm)的光强,以及除近红外光以外的其余色光光谱成分均高于林下,其中蓝光和红橙光的光照强度及其光谱成分比其它色光明显高于林下,且幅度有季节性差异.在4、7和10月份,林窗中的蓝光相对光照强度分别高于林下8.32%~28.83%、30.00%~579.17%和6.70%~88.74%,红橙光分别高出8.72%~28.83%、30.19%~502.69%和6.76%~91.57%,蓝光光谱成分分别比林下增加了5.76%、33.14%和17.29%,红橙光分别比林下增加了5.04%、53.34%和10.23%.林窗下的绞股蓝净光合速率、总干物质重和总皂甙含量皆高于林下;同时林窗的光环境使干物质向茎分配比例增大,且这些差异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86.
87.
SD 大鼠自由饮用绞股蓝汁(绞股蓝汁每天新鲜配制,浓度为每100 g 水2 g 茶叶,100℃的水温浸泡30 min,取上清液),连续给药60 d,取出肝脏,用差速离心法制备肝脏胞浆液及肝脏微粒体,采用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CYP3A、CYP2E1、NADPH-细胞色素 C 还原酶、UGT、GST 的活性及细胞色素 b5的含量,结果显示绞股蓝可显著升高细胞色素 b5的含量,显著诱导 CYP3A、UGT、GST、NADPH-细胞色素 C 还原酶的活性,但对 CYP2E1没有影响。提示绞股蓝与药物合用时,在体内可能会发生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8.
描述了广西百色及永乐盆地发现的中始新世最晚期-晚始新世的猪类化石,这批已知最早的猪超科化石,大大丰富了亚洲地区的早期猪类,对了解全球猪类的早期演化有着重要价值。广西的材料被确定为两个新属新种:萨氏始新猪Eocenchoerus savagei和广西华夏猪Huaxiachoerus guangxiensis,一个新种:粗壮暹罗猪Siamochoerus viriosus和一个未定属种:Tayassuidae gen.et sp.indet.加上已发表的单尖旅游Odiochoerus uniconus。百色,永乐盆地共计发现了5种始新世猪粉化石。新属Eocenchoerus虽然臼齿结构简单,与原始的古猪类(Palaeochoerid)接近,但因其M3具有一个明显的跟座而被归人猪科,早期猪科动物非常原始的臼齿形式证明,猪科动物 起源并不晚于古猪科(Palaeochoeridae)和西瑞科(Tayassuidae)。旧大陆的古猪类长期以来被认为与新大陆的西瑞类(tayassuid)更为接近,多数学者钭其归入西瑞科。笔者认为两者共有的近祖特征,并不能支持它们更摈 亲缘关系,而且古猪类缺乏典型西瑞类的近裔特征。因而支持将Palaeochoerinae亚科作为一个独立的Palaeochoeridae科,并将发现的两个新属种Huaxiachoerus guangxiensis和Siamochoerus viriosus归入该科,西瑞类材料的发现,再次肯定了东南亚地区确实存在与新大陆典型西湍类如Perchoerus,相似的古老猪类,另外新属Huaxiachoerus在臼齿结构上也显得比其他古猪类更接近新大陆的Cynorca,如果Perchoerus和Cynorca确属新大陆西湍类两个演化支系的祖选类型,那么新大陆的猪类动物很可能源于旧大陆,鉴于百色,永乐盆地的猪类已发生了较大分异,猪类动物的分化似应不晚于中始新世。 相似文献
89.
【目的】对广西内陆水域的外来鱼类进行入侵风险评估和适生区预测,为广西外来鱼类入侵防治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鱼类入侵风险和水生生物入侵能力筛查系统2个体系筛选广西内陆水域具有入侵风险的鱼类,并用最大熵模型预测高入侵风险鱼类在广西内陆水域的潜在适生区。【结果】广西内陆水域共记录有外来鱼类18种,其中13种鱼类具有高入侵风险,分别为尖齿胡鲇、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豹纹脂身鲇、齐氏罗非鱼、大口黑鲈、斑点叉尾鮰、短盖肥脂鲤、露斯塔野鲮、条纹鲮脂鲤、麦瑞加拉鲮和食蚊鱼,2种具有中入侵风险,为丁鱥和太湖新银鱼。适生区预测结果表明,极易发生鱼类入侵的水域为黔江、郁江和南流江。【结论】对中、高入侵风险的鱼类均需重点监控且在具有高入侵风险水域应对外来鱼类开展持续性监测,并进行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90.
广西森林土壤主要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广西区7大森林片区的11个主要森林类型样地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分析,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广西区森林主要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状况及分布格局,探讨了其相关的生态学过程,以期为广西区森林分区与林间采取不同措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广西区森林土壤主要养分基本属于中等变异,速效养分变异大于全量养分,其中AP、AK变异程度最大;广西森林土壤主要养分的半变异函数均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结构特征,TN、TP、AP表现为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TK、AN、AK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不同土壤养分空间结构不同,Kriging等值线图表明广西区氮素含量比较丰富、K含量中等、P含量较少,北部片区土壤养分含量普遍大于南部片区,这可能与气候、降雨、人工种植森林树种、地形、林地管理措施等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