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6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141篇 |
专业分类
9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7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81.
82.
83.
84.
85.
描述了广西百色及永乐盆地发现的中始新世最晚期-晚始新世的猪类化石,这批已知最早的猪超科化石,大大丰富了亚洲地区的早期猪类,对了解全球猪类的早期演化有着重要价值。广西的材料被确定为两个新属新种:萨氏始新猪Eocenchoerus savagei和广西华夏猪Huaxiachoerus guangxiensis,一个新种:粗壮暹罗猪Siamochoerus viriosus和一个未定属种:Tayassuidae gen.et sp.indet.加上已发表的单尖旅游Odiochoerus uniconus。百色,永乐盆地共计发现了5种始新世猪粉化石。新属Eocenchoerus虽然臼齿结构简单,与原始的古猪类(Palaeochoerid)接近,但因其M3具有一个明显的跟座而被归人猪科,早期猪科动物非常原始的臼齿形式证明,猪科动物 起源并不晚于古猪科(Palaeochoeridae)和西瑞科(Tayassuidae)。旧大陆的古猪类长期以来被认为与新大陆的西瑞类(tayassuid)更为接近,多数学者钭其归入西瑞科。笔者认为两者共有的近祖特征,并不能支持它们更摈 亲缘关系,而且古猪类缺乏典型西瑞类的近裔特征。因而支持将Palaeochoerinae亚科作为一个独立的Palaeochoeridae科,并将发现的两个新属种Huaxiachoerus guangxiensis和Siamochoerus viriosus归入该科,西瑞类材料的发现,再次肯定了东南亚地区确实存在与新大陆典型西湍类如Perchoerus,相似的古老猪类,另外新属Huaxiachoerus在臼齿结构上也显得比其他古猪类更接近新大陆的Cynorca,如果Perchoerus和Cynorca确属新大陆西湍类两个演化支系的祖选类型,那么新大陆的猪类动物很可能源于旧大陆,鉴于百色,永乐盆地的猪类已发生了较大分异,猪类动物的分化似应不晚于中始新世。 相似文献
86.
【目的】对广西内陆水域的外来鱼类进行入侵风险评估和适生区预测,为广西外来鱼类入侵防治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鱼类入侵风险和水生生物入侵能力筛查系统2个体系筛选广西内陆水域具有入侵风险的鱼类,并用最大熵模型预测高入侵风险鱼类在广西内陆水域的潜在适生区。【结果】广西内陆水域共记录有外来鱼类18种,其中13种鱼类具有高入侵风险,分别为尖齿胡鲇、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豹纹脂身鲇、齐氏罗非鱼、大口黑鲈、斑点叉尾鮰、短盖肥脂鲤、露斯塔野鲮、条纹鲮脂鲤、麦瑞加拉鲮和食蚊鱼,2种具有中入侵风险,为丁鱥和太湖新银鱼。适生区预测结果表明,极易发生鱼类入侵的水域为黔江、郁江和南流江。【结论】对中、高入侵风险的鱼类均需重点监控且在具有高入侵风险水域应对外来鱼类开展持续性监测,并进行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87.
广西森林土壤主要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广西区7大森林片区的11个主要森林类型样地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分析,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广西区森林主要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状况及分布格局,探讨了其相关的生态学过程,以期为广西区森林分区与林间采取不同措施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广西区森林土壤主要养分基本属于中等变异,速效养分变异大于全量养分,其中AP、AK变异程度最大;广西森林土壤主要养分的半变异函数均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结构特征,TN、TP、AP表现为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TK、AN、AK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不同土壤养分空间结构不同,Kriging等值线图表明广西区氮素含量比较丰富、K含量中等、P含量较少,北部片区土壤养分含量普遍大于南部片区,这可能与气候、降雨、人工种植森林树种、地形、林地管理措施等有关。 相似文献
88.
广西百色和永乐盆地的始新世猪类化石──兼论早期猪类的分类和演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广西百色及永乐盆地发现的中始新世最晚期一晚始新世的猪类化石。这批已知最早的猪超科化石,大大丰富了亚洲地区的早期猪类,对了解全球猪类的早期演化有着重要价值。广西的材料被确定为两个新属新种:萨氏始新猪Eocenchoerus savagei和广西华夏猪Huaxiachoerus guangxiensis,一个新种:粗壮暹罗猪Siamochoerus viriosus和一个未定属种:Tayassuidae gen.et sp.indet。加上已发表的单尖旅猪Odiochoerus uniconus,百色、永乐盆地共计发现了5种始新世猪类化石。新属Eocenchoerus虽然臼齿结构简单,与原始的古猪类(paiaeochoerid)接近,但因其M3具有一个明显的跟座而被归入猪科。早期猪科动物非常原始的臼齿形式证明,猪科动物的起源并不晚于古猪科(Palaeochoeridae)和西科(Tayassuidae)。旧大陆的古猪类长期以来被认为与新大陆的西类(tayassuid)更为接近,多数学者将其归入西科。笔者认为两者共有的近祖特征,并不能支持它们更近的亲缘关系,而且古猪类缺乏典型西类的近裔特征,因而支持将Pala? 相似文献
89.
90.
记述采自广西地区蚱总科2新种,即刺翼蚱科的突眼斜叶蚱Loxilobus promi-nenoculus,sp.nov.及蚱科的白条突眼蚱Ergatettix albostriatu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广西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