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72篇 |
免费 | 195篇 |
国内免费 | 2291篇 |
专业分类
81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篇 |
2023年 | 200篇 |
2022年 | 250篇 |
2021年 | 286篇 |
2020年 | 207篇 |
2019年 | 170篇 |
2018年 | 120篇 |
2017年 | 162篇 |
2016年 | 142篇 |
2015年 | 192篇 |
2014年 | 346篇 |
2013年 | 272篇 |
2012年 | 331篇 |
2011年 | 316篇 |
2010年 | 353篇 |
2009年 | 337篇 |
2008年 | 419篇 |
2007年 | 335篇 |
2006年 | 321篇 |
2005年 | 310篇 |
2004年 | 308篇 |
2003年 | 331篇 |
2002年 | 293篇 |
2001年 | 218篇 |
2000年 | 170篇 |
1999年 | 167篇 |
1998年 | 128篇 |
1997年 | 168篇 |
1996年 | 155篇 |
1995年 | 176篇 |
1994年 | 176篇 |
1993年 | 151篇 |
1992年 | 136篇 |
1991年 | 98篇 |
1990年 | 118篇 |
1989年 | 68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蝙蝠是很多病原微生物的自然宿主, 全球多项研究表明蝙蝠是巴尔通体(Bartonella species)的主要宿主。为了解滇西南地区蝙蝠中巴尔通体的流行特征, 我们于2015-2017年间在云南省4个地区应用网捕法捕获蝙蝠3种305只。经种类鉴定后采集肝脾组织, 提取核酸, 通过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巴尔通体的tmRNA基因ssrA, 并进行测序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172只蝙蝠检出该基因, 总感染率为56.4%; 其中临沧、西双版纳、保山和瑞丽4个采样点的蝙蝠感染率分别为50.0% (22/44)、61.7% (29/47)、62.1% (18/29)和55.7% (103/185)。中菊头蝠(Rhinolophus affinis)、小菊头蝠(R. blythi)和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i)的感染率分别为50.0% (22/44)、62.1% (18/29)和56.9% (132/232),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 = 1.135, P = 0.567), 表明巴尔通体在云南当地的蝙蝠种群中高度流行。定量PCR扩增产物2次扩增后测序获得37个巴尔通体ssrA序列, 属于10个系统发育分支, 其中1个为伊丽莎白巴尔通体(B. elizabethae)、特利波契巴尔通体(B. tribocorum)和克拉斯诺夫巴尔通体(B. krasnovii)的近缘种。其余序列与已知巴尔通体距离较远, 与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其他地域来源于蝙蝠的巴尔通体近缘。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 ssrA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为0.11381 ± 0.00928, 基因型多样性指数(Hd)为0.985 ± 0.010, 形成29个基因型(单倍型), 说明云南蝙蝠巴尔通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对本研究标本与全球相关序列的系统发育网络重建, 分析全球蝙蝠巴尔通体的地理和宿主分布特征, 可以看出巴尔通体与蝙蝠之间存在显著的宿主特异性关联。因此可初步确定蝙蝠-巴尔通体具有协同进化特征, 同时受到地理隔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盐藻基因组DNA文库的构建(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LambdaFIX○RⅡ为载体,构建了盐藻(Dunaliellasalina)的基因组文库。该文库包含了1.1×106个重组子,插入片段平均大小为18kb左右,含插入片段的频率为100%。该文库的容量约为盐藻单倍体基因组的200倍。 相似文献
63.
普通小麦与簇毛麦对称及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由长期继代的小麦品种济南177悬浮系制备原生质体为受体,取继代一年的簇毛麦愈伤组织不经照射或经60Co-g射线照射,剂量分别为40,60,80Gy(1.3Gy/min),然后分离原生质体为供体,在PEG诱导下分别进行了对称及不对称融合(g融合).经形态学、细胞学、同工酶及5SrDNA间隔序列分析鉴定,对称及不对称融合均高频率地获得了体细胞杂种细胞系,并在对称融合及低剂量g辐照组合得到再生杂种植株.基因组原位杂交的结果证实,对称及不对称融合杂种中异源染色体间不同方式的易位及重组均普遍存在.g辐照存在剂量效应.结果表明:对称及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均可有效地实现核基因的转移与重组,而不对称体细胞杂交还可直接导致染色体小片段易位,显示出此方法在小麦育种上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64.
西藏陆生贝类五新种记述(腹足纲:中腹足目,柄眼目)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作者于1980年在西藏东南部获得一批标本,经鉴定得5新种,即通麦扁双边凹螺Chamaly-caeus tangmaiensis sp.nov.,通麦沟螺Dioryx tangmaiensis sp.nov.,曲水肾螺Pupilla quxuensis sp.nov.,芒康艾纳螺Ena markamensis sp.nov.,下察隅卷轴螺Tortaxis xiazayuensis sp.nov.。对新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5.
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雄穗着生于植株顶部,雌穗腋生。雄穗一方面需产生足量花粉以保证雌穗授粉结实,另一方面由于对下部叶片的遮蔽作用和自身营养需求,其生长发育会同时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效率和能量分配,因此优化雄穗结构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玉米雄穗性状包括雄穗分枝数、雄穗分枝长度、雄穗主轴长度、雄穗分枝总长度、雄穗分枝角度等,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自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开始利用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定位方法解析玉米雄穗性状遗传结构;随着玉米自交系B73等参考基因组释放,以及DNA微阵列、基因组重测序等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的日益成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成为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主流方法,目前已鉴定出大量玉米雄穗性状遗传位点。通过总结雄穗性状遗传定位研究结果,构建一致性图谱并挖掘定位热点区间,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雄穗性状遗传结构特征及指导雄穗性状候选基因克隆。此外,通过对调控雄穗发育的已知基因进行功能分类,可为解析玉米雄穗发育的遗传网络和调控通路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6.
Nadine Tiller Ralph Bock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14,(7):1105-1120
Chloroplasts (plastids) possess a genome and their own machinery to express it. Translation in plastids occurs on bacterial-type 70S ribosomes utilizing a set of tRNAs that is entirely encoded in the plastid genome. In recent years, the components of the chloroplast translational apparatus have been intensely studied by proteomic approaches and by reverse genetics in the model systems tobacco (plastid-encoded components) and Arabidopsis (nucleus-encoded components). This work has provided important new 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e, function, and biogenesis of chloroplast ribosomes, and also has shed fresh light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in plastids. In addition, mutants affected in plastid translation have yielded strong genetic evidence for chloroplast genes and gene products influencing plant develop- ment at various levels, presumably via retrograde signaling pathway(s). In this review, we describe recent progress with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components of the chloroplast translational machinery and discuss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evidence that supports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plastid translational activity on plant anatomy and morphology. 相似文献
67.
<正>生物多样性是怎么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生态学家也许会认为是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各个组分(即物种)在数目、分布和功能上的变化造成的,群体遗传学家则可能会认为是物种在基因数目、等位基因频率以及核苷酸多态 相似文献
68.
69.
70.
1选题依据
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定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除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本身巨大的科学价值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对伦理、法律和其他一些社会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恋爱男女间、已婚夫妻间的基因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保险公司、用人单位、银行、学校、档案部门、公安机关等社会组织一旦知悉公民的基因信息是否会侵犯他们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