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81.
底栖有孔虫群落及其地球化学组成是海底冷泉区发育的重要指示标志之一。对南海北部东沙西南海域4个含碳酸盐结核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底栖有孔虫群落分析,以探讨该区底栖有孔虫对冷泉活动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底栖有孔虫群落组合总体具有玻璃壳含量高、胶结壳含量低的特征,主要属种以Cibicides pseudoungerianus,Globocassidulina subglobosa为主,其次Discanomalina semipunctata,Gyroidina soldani,Lenticulina orbicularis和Cibicides lobatulus也有较高含量。该区底栖有孔虫群落组成与邻近正常沉积区有显著差异,总体上含碳酸盐结核区底栖有孔虫以玻璃壳表生种为主,而正常沉积区的胶结壳和内生种则相对有较高含量。Cibicides属底栖有孔虫和D.semipunctata通常附生于蠕虫管壁、珊瑚枝或碳酸盐结核表面,它们在东沙西南区域大量出现可能与该区硬底质沉积密切相关。我们提出D.semipunctata可作为南海北部硬底质类型冷泉活动的指示标志。  相似文献   
582.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1):77-84
对广东曲江区4个柑橘园4种橘类植物(甜橙Citrus sinensis (Linn.) Osbeck, 沙田柚Citrus grandis (Linn.) Osbeck var.shatinyu Hort,温州蜜橘Citrus unshiuMarcovitch和沙糖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Shiyue Ju)上的瓢虫进行种类调查和食性观察,共采集320头瓢虫标本,鉴定结果为24属51种,多数为蚜虫的捕食性天敌,其中龟纹瓢虫、六斑月瓢虫、红肩瓢虫、黄斑盘瓢虫、台湾隐势瓢虫、后斑小瓢虫和细缘唇瓢虫为优势种。对大多数种类的食性作了观察或进行室内饲养,基本明确了它们在橘类上的猎物。   相似文献   
583.
古树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生物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对广东省古树资源进行研究,在保护和利用好广东省古树资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对广东省域范围内的一级古树资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建档在册的一级古树有755株,隶属36科63属82种。其中数量占比前5的科分别是桑科(Morace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和银杏科(Ginkgoaceae)。科与属的热带分布区类型均约占总科或属的70%,表明这些古树具有典型的热带区系特征。从属的水平分析,一定数量的属具有明显的温带区系成分,反映出这些古树受到温带区系成分的影响。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一级古树资源分布不均,呈现北多南少,现存古树株数前5的地级市分别为韶关市、茂名市、惠州市、清远市和河源市。从生长情况分析,75%以上的一级古树为正常株,生命力旺盛,生长环境较为良好。综上所述,本研究分析了广东省一级古树资源特征、分布区类型以及生长情况,并分析了导致古树生长情况差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管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8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