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为了评估加速超分割根治性放疗对中央型小肺肿瘤的治疗疗效和毒性,本研究将在本院接受加速超分割根治性放疗治疗的50例中央型小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至2017年1月,考察患者的疗效、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毒性。参加研究的27名男性和23名女性的平均年龄为78.4岁(范围:61~86岁)。肿瘤分期:T1a 12例、T1b 21例、T2a 17例,肿瘤直径总中位大小26.3 cm (12~48 cm)。组织学类型为腺癌25例,鳞状细胞癌15例,其他2例,临床诊断未知8例。分别有4例完全缓解(8.0%),21例部分缓解(42.0%),总有效率为50%。2年、3年和5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6.0%、82.0%和80.0%,总生存率分别为80.0%、68.0%和54.0%。5例(10%)发生3级肺炎,未观察到其他严重不良事件(≥3级)。初步的结论表明,对于中央型小肺癌患者,加速超分割根治性放疗是一种比常规放疗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2.
山区遥感影像变化检测面临地形效应明显、空间异质性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构建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的变化检测方法一直是遥感应用研究的难点。在对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的基础上,构建对象的多种光谱、形状及地形特征,将地形阴影、物候等造成的虚假变化当作"未变化"训练样本,利用决策树算法自动提取检测规则,建立复杂地形条件下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四川攀西山区1989年和2009年TM影像的检测试验,最后对方法的不足和改进措施进行了讨论。主要结论包括:(1)文中构建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弱山区复杂地形条件对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不利影响,采用地面调查数据和分层随机采样的总体验证精度为93.57%,Kappa系数为0.8706。(2)C5.0决策树算法对于只有"变化"和"未变化"两种类别且同类间训练样本高度异质化的影像分类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适应能力。通过将地形、物候等引起的虚假变化当作"未变化"训练样本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精度。(3)光谱特征仍是TM影像遥感分析的主要信息源,影像间NDVI的差值对于植被覆盖区域土地覆盖格局变化的检测具有良好的表征作用。(4)攀西地区1989—2009年间土地覆盖格局变化明显且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典型的驱动方式包括退耕还林(草)工程、水利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等。共检测出变化面积740.2km2,占影像总面积的2.49%。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价大分割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颅内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陀螺旋转式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设备治疗颅内转移瘤患者91例.单纯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采取大分割分次方式,处方剂量3.2-5Gy,每周5次,计划靶区边缘(45%或65%等剂量线处)总剂量全程为35-50Gy.结果:近期有效率(CR+PR)颅内移瘤少于3个组为93.06% (67/72),大于3个组为73.69% (14/19);局部剂量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照射剂量50GY者复发率为11.86%(7/59),照射剂量为40GY者复发率为31.25%(10/32);生存率陀螺刀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为11.9个月.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6.92% (70/91)、60.44%(55/91)、29.67%(27/91).结论:大分割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部和体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脑图像中海马的自动分割方法及海马的形态学分析方法,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例AD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者行MRI T1 WI 3D容积扫描,建立海马的三维主动表观模型,并以此模型对每个个体脑部磁共振图像上的海马进行自动识别和三维分割,分别建立正常对照组和AD组的海马统计形状模型,比较A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海马形状的差异性。结果:海马三维分割方法与手动分割方法在海马体积测量上无统计学差别(P>0.05);AD患者海马头部发生萎缩(P<0.05)。结论:基于主动表观模型的MR脑图像海马自动识别和三维分割法是准确可靠的;海马头部萎缩可作为AD诊断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5.
云南哀牢山徐家坝常绿阔叶林的鸟类取食集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菡  韩联宪 《动物学研究》2008,29(5):561-568
2006年3-4月,采用无距离估计样线法对云南哀牢山徐家坝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的鸟类群落做了直接观察,观察到鸟类取食行为14 345次只.运片j聚类分析,依据鸟类的栖息取食行为格局将62种鸟划分为11个取食集团:(G1)地面拾取集团、(G2)地面扒取集团、(G3)树冠层飞取/拾取集团、(G4)树冠层飞取集团、(G5)树干层探取集团、(G6)灌层竹秆探取集团、(G7)树干粗枝搜寻集团、(G8)树冠层粗枝搜寻集团、(G9)树冠层拾取集团、(G10)灌丛下层叶层/树干/地面拾取集团、(G11)灌层拾取集团.结果表明,由于各个集团在栖息基层、取食基层及取食方式上的分离,使各集团分割了该地区的取食空间和食物资源;而集团内部的各个种间主要通过对取食高度的划分,使得集团内部的取食空『白j和食物资源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利用,使种间竞争减至最小.其结果还表明,鸟类取食集团的数量和结构因不同的植被类型而异,顶级群落中包含的鸟类种类更多,各个种间的生态位分化也更为细致.  相似文献   
46.
离子通道是一类重要的药物作用耙点。膜片钳技术是目前进行离子通道研究和影响离子通道药物研究的最好方法。但膜片钳技术通量低,成为应用该法进行药物筛选的最大障碍。膜片钳阵列技术是在普通膜片钳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通量技术,包括平面膜片钳阵列技术和微管自动化膜片钳技术,已经在药物筛选中得到应用。本文仅就这2种方法当前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做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47.
超声图像处理中Snake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nake模型是一种基于高层信息的有效目标轮廓提取算法,其优点是作用过程及最后结果的目标轮廓是一条完整的曲线,从而引起广泛的关注。鉴于医学超声图像的信噪比较低,用经典的边缘提取算法无法得到较好的结果,因此人们将Snake模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进,并且越来越多地将它运用到医学超声图像处理中来。本文对乳腺超声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形态滤波等一系列预处理后,将改进的Snake模型对乳腺超声图像进行肿瘤的边缘提取,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8.
目的:比较联合脊髓-硬膜外麻醉(CSEA)与两点硬膜外麻醉(CEA)方法在肾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9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39.2±10.3岁(12-73岁).根据肾移植受者术中采用的麻醉方法将其分为2组:联合脊髓-硬膜外麻醉组(CSEA组,n=80)与两点硬膜外麻醉组(CEA组,n=80).CSEA组患者采用联合脊髓-硬膜外麻醉(L2-3),CEA组采用连续硬膜外两点穿刺法(T12~L1和L3-4).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局麻药用量脊髓-硬膜外麻醉组明显小与硬膜外麻醉组,P<0.01;血流动力学变化脊髓-硬膜外组给药后15 min MAP明显下降,但不影响移植肾开放后血流灌注.结论:肾移植术脊髓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硬膜外两点穿刺法麻醉起效快、穿刺损伤小、麻药用量少、阻滞平面完全、又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9.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虽然放疗在NSCLC的治疗中具有可观的局部疗效,但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治疗失败。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未控、复发或远处转移。与常规分割相比,大分割放疗可在不增加放疗次数的情况下提高总的放疗剂量;对于接受相同BED照射的NSCLC患者,大分割放疗除了能带来局部控制率上的增加外,还可减少治疗次数,节省治疗时间和费用,增加病人的便捷,提高医用加速器的使用效率。L-Q模型的数据在预测大分割放疗疗效时存在许多局限。除经典L-Q模型所模拟的机制外,还可能有其他机制的参与。分子影像是无创性评价放疗疗效的可靠手段,利用不同分子显像剂结合胞内特定靶分子,能够对恶性肿瘤的代谢水平、乏氧状态、增殖能力等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为大分割放疗提供良好的疗效评估手段并成为研究其特殊放射生物效应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50.
昆虫图像分割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江宁  纪力强 《昆虫学报》2011,54(2):211-217
昆虫图像自动鉴定是一种快速鉴定昆虫的方法,图像分割则是其中关键步骤。通过搜集和整理国内外近年来针对昆虫图像的分割方法和研究,发现对昆虫图像分割的研究日趋增多。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发展,昆虫图像分割方法吸收了许多图像分割领域中新兴的方法, 诸如采用水平集、边缘流以及结合形状、纹理、色彩等多种要素的智能分割(如JSEG方法)等。虽然大量的图像分割方法被引入到昆虫图像研究中,但是目前分割技术依然是阻碍昆虫图像广泛应用的关键。本文经过总结和分析,发现目前昆虫图像分割研究的往往在各自的测试集上有良好表现, 但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因此很多方法在昆虫图像中应用难以推广。针对研究中的存在的这些问题,需建立良好的昆虫图像分割评价体系,本文建议通过建立统一的昆虫图像库以及对昆虫图像分割的评价方法深入研究,并且这些工作是当前昆虫图像分割研究亟待完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