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1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82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马婧怡  贾宁凤  程曼 《生态学报》2018,38(10):3471-3481
选择黄土丘陵区砖窑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在2016年6月至11月对0—3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进行监测,分析刺槐林、草地、柠条灌木林、小叶杨林、海红林和撂荒地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剖面分布特征、土壤贮水量的季节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变化自上而下均呈"S"状分布,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异特征。(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具有不同的土壤湿度剖面,土壤水分活跃层、次活跃层、相对稳定层的深度范围不同。(3)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海红林的土壤贮水量最大,为258.21 mm,然后依次为小叶杨林、撂荒地、草地和刺槐林,柠条灌木林样地最小;监测期内土壤贮水量随时间呈增长趋势,在11月达到最大值。土壤含水量的变异系数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递减,在100 cm以下土壤深层季节变异趋于稳定。研究认为,乔灌林消耗更多深层的土壤水分,柠条灌木林易引起土壤干燥化,海红林的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撂荒地和草地土壤水分条件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92.
用HPLC法测定发酵液中的生物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生物素的含量。色谱柱为Symmetry C18,流动相为V(甲醇):V(pH 2.5磷酸缓冲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结果表明,样品进样量在5-1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6%,最低检测限为0.01μg/mL。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发酵液中生物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93.
高产油脂酵母菌选育及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经紫外线和EMS复合诱变选育出一株高产油脂的优良酵母菌株,命名为Lipomyces.Starkeyi HL。通过摇瓶培养,对各项与菌体产油脂相关的因素作了单因子实验,确定了摇瓶发酵培养的最佳产油脂条件:碳源,废糖液165.7ml/L;氮源,硫酸铵1.08g/L;C/N:61:1;培养温度为28℃;接种量10%;发酵时间96h; pH5.0。最后可得油脂产量 5.9g/L;菌体生物量 11.0g/L;油脂含量 53.6%。对菌体内油脂组成进行了气相色谱与质谱分析,结果如下:软脂酸33.2%,棕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紫色疣石磺中胆甾醇含量的方法。采用COSMOSIL 5C18-MS-Ⅱ,(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04nm,柱温35℃,进样量20μL;检测得到胆甾醇含量在0.102~0.510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值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8,回收率范围在96.08%~100.98%,RSD为1.72%;胆甾醇出峰时间为13min。本方法灵敏度和精密度高,分析时间短,可快速检测紫色疣石磺中的胆甾醇。紫色疣石磺样品中胆甾醇的平均质量浓度为503.7mg/kg。  相似文献   
995.
不同生长期干旱胁迫对刺槐幼树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分别在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幼树生长初期、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进行了5种不同土壤水分含量试验,以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内干旱胁迫对该树种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长阶段内刺槐幼树茎、枝分配比率并不受土壤水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短期(15d)及中轻度干旱(70%和87.8%相对土壤含水量)胁迫对刺槐叶、地上部分干物质分配比率及根冠比的影响亦不明显;而长期(45~60d)严重干旱(40%相对土壤含水量)胁迫则显著降低了刺槐叶、地上部分配比率,提高了粗根干物质分配比率及根冠比。受树木本身生长特性和气候因素的季节性变化影响,不同生长阶段之间干旱胁迫对刺槐干物质分配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影响程度大小为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996.
以香椿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0、50、100、200和400μmol/L)对盐(150 mmol/L NaCl)胁迫下香椿幼苗生长指标、矿质元素离子(Na~+、K~+、Ca~(2+)和Mg~(2+))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胞间CO_2浓度(C_i)等光合作用指标的影响,以探究外源物质褪黑素对盐胁迫下香椿幼苗生长和生理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1)在盐胁迫条件下,香椿幼苗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叶绿素含量和P_n显著降低,叶片和根系中Na~+含量比对照(CK)显著增加,而K~+、Mg~(2+)和Ca~(2+)含量以及离子含量的比值(K~+/Na~+、Mg~(2+)/Na~+和Ca~(2+)/Na~+)则明显下降,且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2)施加适宜浓度褪黑素能显著促进盐胁迫下香椿植株生长,降低其叶片和根系中Na~+含量,提高其K~+、Ca~(2+)、Mg~(2+)含量和离子含量比值以及叶片P_n、T_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G_s和C_i,但却降低了气孔限制值(L_s)。(3)适宜浓度褪黑素使盐胁迫下香椿植株叶片的丙二醛积累明显下降,叶绿素含量显著上升。研究发现,外施适宜浓度的褪黑素能降低盐胁迫下香椿幼苗叶片和根系内Na~+浓度,增加K~+、Mg~(2+)和Ca~(2+)浓度,调控植物体内细胞的离子平衡状态,增强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香椿幼苗对盐胁迫的抗性,并以100μmol/L褪黑素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7.
天津滨海盐渍土上几种植物的热值和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研究了天津开发区滨海防护圈9种植物的热值,灰分含量和元素含量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平均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都表现为乔木(18442.72J/g、19136.23J/g)>灌木(18138.18J/g、18701.295J/g)>多年生草本(15643.11J/g、18622.185J/g)>1年生草本(13119.33J/g、17907.91J/g)。具体数值随植物种和组分的不同而异。从植物的元素含量看,常量元素N、P、K在乔木的根、枝、皮中含量较干高;在灌木中N和P表现为根>枝,K则反之;而多年生草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含量较接近,对于本研究区土壤主要盐分元素Na,Ca,Mg,Cl^-而言,乔木基本与常量元素N、P、K一致,仍是根、皮、枝含量高于干;灌木均为根<枝,与K一样,和N、P相反。多年生草本除大米草Ca含量外都是地上部分含量比地下部分高。植物碳含量总体上根的含量低于其他组分。植物的干重热值与碳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灰分含量及Na,Mg,Cl^-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C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去灰分热值与碳含量和干重热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对Kjeldath氏,Lowry氏及Kalckar氏三种测定纯化α型人白细胞干扰uINF-α)蛋白南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和研究。Kjeldahl氏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但样品用量大,费时,Lorry氏法与Kjeldahl结果一致,榈一少,结果稳定:alckar氏法操作简单方便,样品用量少,但误差较大作者改良了Kalckar氏法,测定误差大为下降。纯化HuINF-α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牛  相似文献   
999.
遮荫对绿竹容器苗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00.
免耕施肥对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及其温室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08年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鄂东南免耕不施肥(NT0)、翻耕不施肥(CT0)、免耕施肥(NTC)和翻耕施肥(CTC) 4种处理下稻田CH4和N2O的排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CH4排放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季节性规律,而N2O排放的季节性规律不明显;施肥显著提高了稻田CH4和N2O的排放.与翻耕不施肥相比,免耕不施肥显著提高了CH4的排放量,并显著降低了N2O的排放量;与翻耕施肥相比,免耕施肥仅略降低了CH4的排放量和略提高了N2O的排放量.对稻田CH4和N2O两种气体的综合温室效应分析表明,与翻耕不施肥相比,免耕不施肥的综合温室效应提高了25.9%,与翻耕施肥相比,免耕施肥的综合温室效应降低了10.1%.因此,合理的肥料运筹和稻田免耕技术可降低两种气体的综合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