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聚左旋赖氨酸(poly(L-lysine))可以作为基于载体应用于基于转染。但由于DNA转染效率较低,现在对于聚左旋赖氨酸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对于其修饰上。本实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已合成的PLLz和mPEG-PLLz进行脱保护,得到了重复单元为80、100、120的PLL,mPEG-PLL,对得到的材料进行了细胞毒性,荧光素梅转染定性以及定量的实验。分析得出结论相同重复单元的mPEG-PLL的转染效率要高于PLL。  相似文献   
62.
氧化应激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ONOO–)是参与氧化应激损伤的重要成员,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该文观察高糖环境下ONOO–对系膜细胞合成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实验中,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尿酸组及高糖+AG490组。培养12,24,48 h后收集细胞及其上清液、并提取细胞总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FN的含量,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NT总蛋白(ONOO–生成的生物标志物)、p-JAK2及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同期正常组相比,高糖组NT总蛋白、p-JAK2及p-STAT3的表达及FN含量明显增高(P<0.05),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多,以48 h组最为显著;高糖+尿酸组,NT、p-JAK2、p-STAT3及FN较高糖组明显减少(P<0.05);高糖+AG490组,p-JAK2、p-STAT3及FN较高糖组明显减少(P<0.05),但NT表达与高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中存在ONOO–的过量表达,ONOO–通过JAK/STAT信号途径促进系膜细胞FN的合成。  相似文献   
63.
甲壳动物精氨酸激酶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是调节无脊椎动物能量代谢的重要酶,在调节无脊椎动物体内磷酸精氨酸与ATP之间的能量平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甲壳动物是节肢动物门内最重要的类群之一,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综述了甲壳动物体内精氨酸激酶的分子构象、表达变化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甲壳动物的能量代谢调控机制提供必要的参考。另外,文中对甲壳动物精氨酸激酶的重要性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共激活因子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和核因子-κB在豚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气道和肺组织的表达变化。方法:24只白色雄性豚鼠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哮喘组。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气道及肺组织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和核因子NF—κB(P65)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哮喘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CARM1和NF—κB(P65)在对照组和哮喘组均有阳性表达,主要在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组织成纤维细胞胞核表达。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CARM1和NF—κB(P65)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哮喘豚鼠气道上皮及肺组织CARM1和NF—κB(P65)在细胞胞核高表达,提示CARM1可能通过增强募集NF—κB到相关位点激活NF—κB信号转导通路,并启动了多种前炎性基因和免疫调节基因的转录激活从而诱发哮喘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5.
本文针对一株纤维化纤维微细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 Ha8菌株开展了生物学特性和苯环类物质代谢能力研究.该菌株革兰氏阳性,长杆状,培养后期逐渐变为短杆状;能固氮,水解蛋白质,液化明胶,利用淀粉、纤维素和果胶,分解几丁质;在pH 6.0~9.0和20℃~40℃范围内生长较好;能利用苯甲酸、苯酚、二甲苯、苯丙烯酸和二苯胺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对这几种苯环类物质浓度的耐受范围分别为0 mmol/L~30 mmol/L、0 mmol/L~8 mmol/L、0 mmol/L~30 mmol/L、0 mmol/L~15 mmol/L和0 mmol/L~40 mmol/L,但不能利用2,4-二硝基苯酚、邻硝基酚、邻甲氧基酚、氨基苯磺酸、邻苯二酚和邻菲罗啉为唯一碳源生长.  相似文献   
66.
粪肠球菌精氨酸脱亚胺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硫酸铵分级沉淀、Q-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G-75凝胶柱层析从NJ402自溶细胞超声破碎液中提纯得到精氨酸脱亚胺酶(ADI),纯化倍数为34.5,活力回收率为31.4%,经SDS-PAGE以及Native-PAGE测定结果表明,ADI亚基分子量约为46 kD,该酶非变性情况下的分子量约为190 kD左右,该酶为同四聚体结构.酶学,胜质研究结果表明:ADI催化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50℃和6.5,在45℃以下和pH 5~8之间有很好的稳定性.ADI是L-型脱亚胺酶,具有严格的光学选择性,适当浓度的Mn2 、Mg2 、Co2 对ADI催化活力的促进作用较大,高浓度的Zn2 和Co2 对酶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L-瓜氨酸对酶无抑制作用而L-鸟氨酸却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ADI在最佳催化条件下作用于L-精氨酸的米氏常数为3.2686 mmol/L,最大反应速度为2.44 μmol/min.  相似文献   
67.
人 Ⅹ型磷脂酶 A2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完全以不溶的包涵体形式存在 . 用以前适用于人胰型 (IB 型 ) 磷脂酶 A2 的稀释重折叠方法,并不能使它有效重折叠 . 以初步纯化的包涵体为对象,发现溶液的温度、 pH 值和蛋白质浓度对 Ⅹ 型磷脂酶 A2 体外重折叠有很大的影响 . 研究了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对 Ⅹ 型磷脂酶 A2 ,在高蛋白质浓度 (1 g/L) 下重折叠的影响,发现 1 mol/L 的 L- 精氨酸能提高其重折叠效率达 6 倍多 . L- 精氨酸的结构类似物 L- 瓜氨酸对 Ⅹ 型磷脂酶 A2 的重折叠有较弱的改善,而 L- 赖氨酸和 L- 精氨酸甲基酯则降低了 Ⅹ 型磷脂酶 A2 的活性恢复 . 结果表明 , L- 精氨酸对蛋白质重折叠的帮助作用,可能是通过精氨酸与折叠中间物的结合产生的,精氨酸的胍基和羧基都是必需的,其侧链胍基以其特殊的带电方式阻遏了重折叠过程中的积聚和分子间二硫键形成的反应 .  相似文献   
68.
《生物加工过程》2004,2(1):75-78
CN0 31192 80 :1,3 丙二醇的两段双底物集成发酵生产方法本发明特征在于二级种子培养是以葡萄糖和甘油为混合双底物,将好氧条件下的二级种子培养和厌氧条件下的甘油厌氧转化集成在同一个发酵罐中进行,并以葡萄糖是否消耗完为好氧到厌氧转换的条件。本发明能够减少工艺步骤,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缩短工艺周期而不影响1,3 丙二醇最终的浓度,还避免了系统转换所造成的感染杂菌的机会。CN14 5 0 16 9A :制备性基因重组蜘蛛拖丝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本发明涉及制备性基因重组蜘蛛拖丝蛋白(简称蛛丝蛋白)工程菌表达目的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可…  相似文献   
69.
生物系统中产生的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损伤许多生物大分子,具有细咆毒性。抗ONOO^-的研究对于发炎过程中保护正常组织免受ONOO^-的损伤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0.
建立并完善了谷氨酸棒杆菌GWY020及其2个逐步叠加不同遗传标记的突变株HUI821和GUI089合成L-精氨酸的中心代谢网络。分别测定了它们在特定培养时段(50 h~52 h)L-精氨酸等代谢物的胞外浓度, 由此计算这一时段这些代谢物在发酵液中积累(或消耗)的速率, 分别作出这3株菌在拟稳态下的代谢流量分布图, 进而研究育种过程中不同遗传标记的叠加对代谢网络中L-精氨酸合成流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遗传标记的引入使流量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 节点处的流量分配朝着有利于L-精氨酸合成的方向改变。从代谢流量分析角度上, 证明结构类似物抗性和敏感性突变是代谢流导向和设计育种的有效手段, 代谢流量分析将成为设计育种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