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Systems biology is a new and rapidly developing research area in which, by quantitatively describing the interaction among all the individual components of a cell, a systems-level understanding of a biological response can be achieved. Therefore, it requires high-throughput measurement technologies for biological molecules, such as genomic and proteomic approaches for DNA/RNA and protein, respectively.Recently, a new concept, lipidomics, which utilizes the mass spectrometry (MS) method for lipid analysis,has been proposed. Using this lipidomic approach, the effects of 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 (MNNG) on sphingomyelin metabolism, a major class of sphingolipids, were evaluated. Sphingomyelin molecules were extracted from cells and analyzed by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S. It was found that MNNG induced profound changes in sphingomyelin metabolism, including the appearance of some new sphingomyelin species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some others,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several sphingomyelin species also changed. This was accompanied by the redistribution of acid sphingomyelinase (ASM), a key player in sphingomyelin metabolism. On the other hand, imipramine, an inhibitor of ASM,caused the accumulation of sphingomyelin. It also prevented some of the effects of MNNG, as well as the redistribution of ASM. Taken together, these data suggested that the lipidomic approach is highly effective for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cellular lipids metabolism.  相似文献   
53.
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酸催化剂对于纤维素降解制备脱水糖的反应起到重要作用.本文考察不同强度酸催化剂在极性非质子溶剂1,4-二氧六环中对纤维二糖、纤维素降解制备左旋葡聚糖(levoglucosan,LGA)以及LGA脱水制备左旋葡萄糖酮(levoglucosenone,LGO)的影响.结果 表明:酸性过强(pKa<-3)或...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索半抗原二硝基氟苯(DNP)修饰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恶黑)激活树突状细胞(DC)后,在体外诱导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抗肿瘤效应。方法:采用DNP修饰恶黑细胞M3(H-2d),然后在体外激活BALB/c小鼠(H-2d)外周血来源的DC,用于激发自体的T细胞,观察对T细胞的增殖和特异性T细胞的杀伤功能。结果:经DNP修饰的M3细胞激活的DC,其诱发的T细胞增殖能力和对M3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效应均明显高于未修饰的M3细胞组和DC组。结论:DNP修饰M3所激活的DC可以诱导更强的恶黑特异性T细胞效应。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市售左旋咪唑、西米替丁、伐地那非作为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NP)与基质蛋白2胞外区多肽(M2e)融合蛋白NM2e亚单位疫苗佐剂的可能性。方法:将左旋咪唑、西米替丁、伐地那非单独或者分别与Al(OH)3配伍作为NM2e蛋白佐剂,经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通过体液和细胞免疫检测及病毒攻击实验研究这些免疫调节剂作为疫苗佐剂的可能性。结果:左旋咪唑对NM2e蛋白亚单位疫苗无明显的佐剂效应,但与铝佐剂合用可使攻毒后存活小鼠体重恢复加快;西米替丁可以明显提高NM2e蛋白诱发的特异性IgG2a滴度,提高攻毒后小鼠的存活率(30%),但保护效果明显低于铝佐剂(70%),与铝佐剂无明显的协同作用;伐地那非能明显增加NM2e蛋白诱发的特异性IgG1、IgG2a滴度,提高攻毒后小鼠的存活率(36%),但与铝佐剂合用有相互抑制作用。结论:左旋咪唑、西米替丁、伐地那非对NM2e蛋白均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其中西米替丁和伐地那非能提高攻毒保护效果,但保护效果明显低于Al(OH)3,与Al(OH)3联合使用均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6.
将变形假单胞菌的精氨酸脱亚胺酶(ADI)编码基因arc A克隆至具有阿拉伯糖启动子的分泌型表达载体pBAD/gⅢB中,经鉴定得到重组质粒pBAD-ADI。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OP10F'后进行诱导表达,分别考察了不同诱导物L-arabinose浓度、诱导温度、诱导时间对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最适诱导条件为L-arabinose浓度0.002%(w/v),25℃下诱导5 h,全细胞的酶活为68 mU/mL(指单位发酵液体积,下同)。采用Osmotic Shock法使ADI从胞周质释放出来,经检测分泌到胞周质的重组蛋白活性为53 mU/mL,细胞内的酶活为34 mU/mL。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蛋白大小约为46 kD。  相似文献   
57.
2,4,6-三硝基甲苯(TNT)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含能材料,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一定威胁。目前国内外的TNT处置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及酶法等方法,其中酶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显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比较了各类处理方法的优缺点,重点介绍近年来涉及TNT降解的酶学研究进展,并对酶法在TNT废水处理和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8.
<正>在我国生物发酵产业中,氨基酸生产占重要地位,L-谷氨酸、L-赖氨酸及L-精氨酸等大宗氨基酸产品的生产规模及生产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小品种氨基酸诸如:L-苯丙氨酸、L-色氨酸、L-缬氨酸及L-异亮氨酸等无论在生产规模还是在生产水平上,均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近年来,福建省麦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及其福州研究院在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石维忱理事长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国家  相似文献   
59.
硝基化酪氨酸与酪氨酸在结构上相似,它在病理情况下会出现,并在细胞内与微管蛋白结合,从而阻碍微管的正常功能. 硝基化酪氨酸在肿瘤中的作用,目前研究甚少.本文利用头颈鳞癌Hep-2细胞株,研究微管蛋白酪氨酸连接酶类似物12(tubulin tyrosine ligase like 12,TTLL12)和硝基化酪氨酸对头颈鳞癌Hep-2生长的影响,通过Western 印迹试验和MTT试验发现,随着硝基化酪氨酸的浓度升高,细胞内生成的硝基化酪氨酸微管蛋白含量也增高,同时细胞生长受抑制的程度显著增高; 对建立的TTLL12高表达细胞株加入硝基化酪氨酸培养,结果显示,TTLL12高表达细胞株内的硝基化酪氨酸微管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对照组细胞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而高表达细胞株的生长无明显改变,两者的细胞生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TTLL12可通过阻碍硝基化酪氨酸与微管蛋白的结合,使头颈鳞癌Hep-2细胞逃避硝基化酪氨酸的打击. 对这一调控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必将有助于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为治疗肿瘤寻找到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L-精氨酸和雨蛙素分别诱导SD大鼠急性胰腺炎(AP)模型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急性胰腺炎提供可靠模型。方法:L-精氨酸采用3次腹腔注射,间隔1 h,雨蛙素采用7次腹腔注射,间隔1 h诱导急性胰腺炎模型。碘-淀粉比色法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血清脂肪酶测定试剂盒检测脂肪酶活性,胰腺组织切片观察组织的破坏情况,TUNEL法检测腺泡细胞凋亡。结果:①L-精氨酸诱导的大鼠模型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在诱导成功后6 h即显著升高,蛙皮素诱导的大鼠模型在12 h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急性胰腺炎建模成功。②L-精氨酸诱导的模型中胰腺组织结构破坏,有大片出血坏死灶、大量炎细胞浸润;而蛙皮素诱导的模型组织腺泡、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少量散在出血坏死灶,血管变化常不明显,渗液清亮。结论:L-精氨酸和雨蛙素均能诱导SD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L-精氨酸诱导重症急性胰腺炎,雨蛙素诱导轻型急性胰腺炎,是研究急性胰腺炎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