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7篇
  2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2001年7月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对栗背岩鹨的繁殖习性作了考察,详细记述了这种鸟的4个巢,并报道了该鸟的声谱及其幼鸟的形态。  相似文献   
72.
北京百花山野生岩生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百花山地区的岩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北京百花山地区的岩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大约有25科56属74种,其中很多岩生植物不但拥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抗性。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岩生植物的园林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对我国野生岩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3.
岩石和药用植物园(以下简称岩药园)原是辰山东面的采石坑遗址,后来工作人员利用岩石和变化的地形,对裸露岩壁进行景观修复,创造适合岩生、旱生植物生长的地形地势,结合药用植物展示和收集,形成了岩药园。这里主要收集华东适生性药用植物、岩生植物和芳香植物。岩药园总面积为2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74.
甘青青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利用柱层析、薄层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对采自甘肃漳县的唇形科植物甘青青兰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1H NM R、13C NM R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它们分别为羽扇豆烷-20(29)-烯-28-酸-3-醇(1),羽扇豆烷-20(29)-烯-3,28-二醇(2),齐墩果烷-12-烯-28-酸-3-酮(3),乌苏烷-12-烯-28-酸-2,α3β-二醇(4),乌苏烷-12-烯-28-酸-3,β24醇(5),豆甾-3-酮(6),β-谷甾醇-3-O-葡萄糖基(6→1)-十六烷酸苷(7),β-谷甾醇(8),齐墩果酸(9),β-胡萝卜苷(10),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而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5.
岩黄连是我国用于防治多种轻重症肝脏疾病的特效民族和民间药。其基原主要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石生黄堇(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痛止血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岩黄连主要含生物碱类成分,具有保肝、抗病毒、抗肿瘤、抗炎及抗菌等药理活性。临床上用于改善肝功能指标,减轻胆汁郁积,对肝炎、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等肝脏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岩黄连治疗多种肝脏疾病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及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物的深入研究及同属近缘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为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药用植物云南岩陀及其近缘种质资源提供基础数据,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岩陀及其近缘种质资源共4个种(包括变种)的15个居群150个单株16种表型性状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间表型性状变异均超过20%,变异由大到小依次为光腹鬼灯檠、岩陀、羽叶鬼灯檠、七叶鬼灯檠;居群间表型性状变异较高,其地上部分干重、单株根状茎数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均超过50%;小叶表面毛被状态变异系数为100%、小叶背沿脉柔毛色变异系数为0,因此这些性状为种和变种分类的重要依据;4个种的居群内变异系数均大于居群间,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种的表型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其中根粗最高,叶表面毛被状态和叶背面沿脉柔毛色最低,总体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39;不同种间表型多样性指数变化在1.23-1.44,岩陀最高,七叶鬼灯檠最低;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5个居群分为4类.结果暗示:岩陀及其近缘种质资源的遗传改良应适当地减少抽样居群数,增加居群内的家系数,重视居群内优良单株的选择;种质资源的保护应尽量保护一个居群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7.
微生物成因的碳酸盐矿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生物诱导碳酸盐类矿物沉淀是地质微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微生物主要通过其代谢活动促进细胞周围微环境pH值及水体[CO32-]的升高,最终表现为碳酸盐类矿物饱和指数的增加.此外,微生物及其分泌的胞外聚合物可作为碳酸盐晶核的成核位点,为碳酸盐矿物晶体的生长进一步提供有利条件.微生物成因与纯化学成因的碳酸盐类矿物相比具有不同的矿物特征(如形貌、微量元素含量及碳同位素等).深入了解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的行为对理解地质时期微生物活动及其在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中的潜在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微生物诱导碳酸盐矿物沉淀的机理、代谢过程,总结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生物成因以及化学成因碳酸盐矿物的区别,最后指出了该项研究在微生物岩以及CO2地质封存上的一些可能的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78.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动物的起源、演化和"寒武纪大爆发"一直是国际古生物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群与埃迪卡拉纪化石群和寒武纪早期澄江化石库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古生物学界研究的难题,其主要原因是寒武纪早期与小壳化石群伴生的宏体动、植物化石的缺乏。发现于峡东地区的寒武纪早期岩家河生物群填补了这一缺失环节,该生物群包含宏体动物、宏观藻类、小壳化石、球形化石(可能的胚胎化石)、微古植物和蓝菌类等化石,部分宏体化石显示了从埃迪卡拉纪向寒武纪过渡色彩。化石保存方式有碳质膜、黄铁矿化、磷酸盐化、硅化。因此对岩家河生物群生物多样性和埋藏学进行综合研究,将可提供纽芬兰世(梅树村期)碳酸盐台地—碳酸盐台地内部的局部凹陷盆地相的一个较完整的生物景观图,对探索"寒武纪大爆发主幕"前夕生物的辐射、演化模式及保存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79.
岩梅科确实是个小巧玲珑的科,只有6属20种,分布于高山和近北极地区。中国有3属10种,仅分布于西部和西南部。全科为多年生草本或常绿亚灌木。 岩梅属(Diapensia)有5种,均为亚灌木。中国有4种,生于西南的高山上地区,海拔可达4000米以上。喜马拉雅岩梅(D.himalaica)平铺性生于岩壁上。叶小而密集,卵状矩圆形。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