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8 毫秒
51.
目的:观察儿童使用不同剂量的多乐氟氟化钠护齿剂(Duraphat)对其尿氟浓度的影响,为Duraphat应用于群防群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将53名3~4岁儿童按班别分成三组,分别使用0.2 m L及0.05 m L Duraphat涂布儿童牙齿,检测涂氟前和涂氟后1、2、3 d的尿氟浓度,并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各组使用Duraphat后尿氟浓度逐渐增加,涂氟后2 h开始与涂氟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涂氟后3~4 h尿氟浓度达到高峰,至21 h后与涂氟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0.2 m L组与0.05 m L组在涂氟后2~4 h的尿氟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0.05 m L3岁组与4岁组比较尿氟浓度无明显差别(P0.05);3岁初次用氟组和4岁多次用氟组涂氟前尿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儿童口腔局部用氟对其尿氟浓度有影响,随局部用氟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年龄对儿童尿氟浓度无明显影响;Duraphat在体内无远期氟蓄积,在一定剂量内使用Duraphat可起到较好的防龋效果。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究培美曲塞+顺铂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2009年7月到2011年7月住院治疗的局部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癌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研究组给予培美曲塞+顺铂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照组仅给予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化疗联合同期放疗,治疗2个周期,随访2年,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近期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5.56%、77.78%,高于对照组的50.33%和59.26%,有效率和控制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研究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2.77个月,1年生存率为48.15%,高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11.28个月,1年生存率40.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年生存率为43.46%,高于对照组的2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细胞减少以及脱发发生率分别为37.0%、25.9%,低于对照组的81.5%和5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中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呕吐、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耗、皮疹等发生率分别为40.7%、22.2%、59.2%、11.1%、7.4%、14.8%,高于对照组中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18.5%、55.5%、14.8%、11.1%、7.4%,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顺铂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CT平扫对肠坏死诊断价值,总结肠管坏死征象。方法:分析98例可疑肠坏死患者CT平扫图像,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或未能及时治疗死亡患者CT平扫影像,总结、分析影像特点。结果:全部患者中40例患者存在肠坏死,肠壁厚度改变,包括29例肠壁增厚,8例肠壁菲薄,5例表现为肠壁密度减低,3例表现为肠壁密度增加,25例表现肠管扩张,8例表现肠管塌陷,36例肠管内积液,其中34例见气液平面,4例仅见积气,5例肠壁内见气泡影,38例见腹腔积液,10例见系膜水肿,2例见肠系膜血管密度增高,1例肠系膜静脉内气体,1例门静脉内气体,5例见腹腔游离气体。结论:多排螺旋CT平扫对肠坏死部位及范围的评价有较高的价值,同时CT平扫能明确病因,为及早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前房灌注高眼压和视神经横断损伤两种模型病理变化的不同.方法:高眼压模型制备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法,形成100 cmH<,2>O高眼压,诱导大鼠视网膜缺血60 min,建立急性青光眼模型;视神经损伤模型制备采用SD大鼠球后视神经切断法.两只方法都是在模型建立7天后断头处死大鼠并取标本,HE染色,光镜下观察视网膜各层厚度及视网膜节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结果:两种模型都导致了视网膜节细胞的明显减少;前房加压导致视网膜内层厚度降低,视神经阻断法导致视网膜全层厚度降低.结论:前房灌注法使眼压升高更符合青光眼的病理变化过程,是比较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合氢HTK液对供心保存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4组:对照组(保存液为HTK液)、H1组(保存液为含氢浓度约0.8mM的HTK液),H2组(含氢浓度约0.4mM的HTK液),H3组(含氢浓度约0.2mM的HTK液).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法,心脏分别在各组保存液中冷保存(4℃)6h,Tunel染色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实时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mRNA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aspase-3活性.结果:供心冷保存(4℃)6h后,H1、H2、H3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H1、H2、H3组的Bcl-2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对照组的Bax mRNA水平明显高于H1、H2、H3组(P<0.01或P<0.05),对照组caspase-3活性明显高于H1、H2、H3组(P<0.01).结论:舍氢HTK明显抑制供心保存时大鼠心脏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Edaravone)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包括对照组(control group),缺血再灌注组(I/R group),依达拉奉组(Ed group).灌注液为K-H液,37℃下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预灌注15min,缺血30min,再灌注40 min,分别测量①复灌20和40min时心功能指标: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②复灌20和40 min时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③复灌40 min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和丙二醛(MDA)浓度,④复灌40min时心肌梗死面积,⑤复灌40min时心肌组织中JN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①依达拉奉组的±dp/dtmax明显回升(P<0.05),同时LVEDP、LVDP等指标也有明显改善(P<0.05);②再灌注40min时,与缺血再灌注组比,依达拉奉明显降低LDH和CK;③依达拉奉能显著降低MDA浓度,同时提高SOD水平(P<0.05);④依达拉奉组心肌梗死面积小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⑤依达拉奉降低缺血心肌组织中磷酸化JNK的水平(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梗死面积;能发挥清除氧自由基,扭转氧化与抗氧化平衡系统失调的作用;其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可能与JNK途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通过建立了内质网应激预处理条件下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在体内的应用.方法:以衣霉素为内质网应激诱导剂,采用大鼠肝脏70%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按照不同给药剂量分为50μ g/kg组、100μ g,kg组、200μ g/kg组、对照组,观察不同给药剂量条件下,血清转氨酶水平的变化.结果:给药100μ g/kg体重、诱导5天条件下大鼠术后转氨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它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肝组织病理切片证实该预处理条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结论:在特定的给药剂量条件下,衣霉素诱导的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用时变相干(time-varying coherence)频谱方法分析多通道局部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s, LFPs)随时间变化的同步模式及其对行为事件的编码。实验数据为行为事件前后3秒的28通道LFPs。分别计算每个通道LFP的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及多通道LFPs各个特征频段的PSD,选取PSD分布集中的?兹频段为LFPs的特征频段;应用离散二进小波变换获取LFPs的?兹频段分量;从28通道LFPs中选取PSD最大的通道作为参考通道。选取计算窗口为50 ms,从初始点开始计算每个窗口中每个通道LFP及其?兹分量对参考通道的频谱相干分析。移动窗口步长为25 ms,获取多通道LFPs及其?兹分量的时变频谱相干动态分布。研究结果显示,?兹频段分量的PSD占LFPs总功率的71.95%,表明?兹分量是实验中多通道LFPs同步的特征频段;多通道LFPs的?兹分量频谱相干值随时间变化,行为事件点前后1 s的相干值具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多通道LFPs的?兹频段时变频谱相干有效地编码了这一行为事件。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经典缺血预处理组(IPC组);肢体缺血预处理组(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PC组)。S组仅行开腹,不作其他处理;IPC组以肝缺血5min作预处理;RPC组以双后肢缺血5min,反复3次作预处理,2个预处理组及I/R组均行肝缺血1h再灌注3h。取血用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检测。切取肝组织用于测定湿干比(W/D)、中性粒细胞(PMN)计数及观察显微、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I/R组比较,IPC组,RPC组ALT,AST,W/D值,及PMN计数均明显降低(P〈0.01),肝脏的显微及超微结构损伤减轻。结论: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I/R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强度与经典缺血预处理相当,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减轻肝脏水肿、改善肝组织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观察肝素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R)过程中肠系膜微循环的动态变化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探讨肝素减轻LI/R损伤的可能机制,为LI/R损伤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采用本室常规方法复制大鼠LI/R模型,正常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n=10):肝素组(H组)和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两组动物均于再灌注损伤后2h时动态观察肠系膜微血管管径、血流速度、白细胞黏附、白微栓及微血管壁的完整性(管周出血)等情况,同时测定各组动物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中P-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值。结果:肠系膜微动、静脉管径扩张,血流速度减慢,微血管中大量白细胞贴壁、粘附,白微栓形成增多,与I/R组比较,H组大鼠肠系膜微动脉血流速度(AFV)和微静脉血流速度(VFV)显著下降(P0.01);血浆黏度(ηp)、全血低切还原黏度(Lηre)、全血高切还原黏度(Hηre)、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血沉方程K值(ESRK)、红细胞刚性指数(TK)均显著下降(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EDI)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P-选择素、ICAM-1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肝素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P-选择素和ICAM-1的水平而改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全身微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