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0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为从地衣中筛选耐寒基因,采用CTAB法提取岛衣北极变种的共生菌藻中基因组DNA,经Sau3AⅠ酶切,获得2~6 kb的DNA片段。再与经BamHⅠ酶切消化并经去磷酸化处理的质粒载体pUC19体外连接,转化至DH5α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感受态细胞中,成功构建了岛衣北极变种的宏基因组文库。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中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FHIT基因表达和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分析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肝脏组织中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应用RT-PCT和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FHIT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SP分析结果表明肝细胞癌组织中FHIT基因甲基化率(60.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FHIT基因甲基化(16.2%;x2=31.071,P=0.000)。同时我们还发现:发生完全或者部分甲基化的肝细胞癌组织或者癌旁正常肝组织中FHIT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肝外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0.006和0.049),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结论:FHIT基因甲基化是导致FHIT基因在肝细胞癌中失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检测标志物和分子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构建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强毒株05ZYH3389K毒力岛上的ABC转运蛋白gene0910敲除突变体,并初步分析其活性,为进一步研究猪链球菌假想毒力因子在致病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猪链球菌2型05ZYH33基因组为模板,扩增gene0910两侧各约500bp左右的片段为上下游同源臂,以pSET1质粒为模板,扩增氯霉素抗性基因Cm为中间片段,采用重叠PCR方法搭建三个片段,并克隆到自杀载体pSET4S上,构建基因敲除的载体。电转化05ZYH33感受态细胞,经30℃双交换和40℃质粒丢失,最后点板法筛选出基因敲除突变体△0910。对突变株和野生株的生物学活性及小鼠的致病性进行了初步比较。结果:PCR分析和测序结果均显示gene0910完全被氯霉素抗性基因Cm所替代,基因敲除突变体构建成功。结论:突变株的生物学活性和对小鼠的致病性与野生株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28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VSD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辩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术后予以特殊护理与康复治疗.结果:28例患者术后予以特殊护理与康复治疗,皮瓣顺利成活.2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0个月.皮辩与周围皮肤色泽相似,无臃肿,两点辨别觉6~8mm.术后能穿鞋正常行走,皮瓣受力处无破溃.结论:VSD联合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术后予以特殊护理与康复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5.
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e分布很广,也是我国南方地区尸体上较为常见的麻蝇类昆虫.本文探讨温度对重要的尸食性昆虫棕尾别麻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在15℃、20℃、25℃、30℃、35℃五个恒温条件下,实验测得棕尾别麻蝇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3.2±0.3、21.6±0.3、15.9±0.7、13.8±0.5、11.8±0.2 d;实验结果表明,棕尾别麻蝇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5~30℃;35℃时幼虫能够生长,但是不能正常化蛹,化蛹的个体也不能正常羽化;在15~35℃条件下,分别就幼虫的体长、体宽、体重和蛹重与时间的回归分析表明这些指标与时间呈三次曲线关系,回归方程统计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结果对死后间隔时间的推断具有一定的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6.
连栽桉树人工林生产力和植物多样性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连栽代次的尾巨桉人工林进行长期定位观测,研究林分各组成部分生物量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并采用趋势面分析方法分析生物量与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第1、2、3代7年生尾巨桉人工林的群落生物量基本相同,分别为102.22、105.11、102.66 t/hm2,其中乔木层林分生物量随着连栽代次呈增加趋势,第1代到第3代林分分别为81.48、88.36、92.28 t/hm2,平均净生产力分别为11.64、12.62、13.18 t/hm2·a,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无明显差异,但在各生长年份,随着代数增加也呈增加趋势.(2)尾巨桉林下植物及枯落物生物量明显下降,第1、2、3代灌木层生物量分别为8.47、6.89、3.09 t/hm2,草木层生物量分别为1.93、1.21、0.35 t/hm2,枯落层生物量分别为10.34、8.64、6.94 t/hm2.(3)连栽尾巨桉人工林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即林下植物多样性随连栽代次的增加而减少,物种生态优势度增加.(4)采用趋势面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不同连栽代次尾巨桉林地植物多样性增加则林地根系生物量和林下植物生物量显著增加,而对林分总生物量及其它器官生物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7.
魏氏拟尾柱虫腹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的形态及形态发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娄慧玲  高巍  倪兵  顾福康 《动物学报》2007,53(4):742-749
应用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和抗α-微管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显示,魏氏拟尾柱虫(Paraurostyla weissei)腹面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由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和左右缘棘毛等纤毛器微管、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等组成。其中口围带基部微管包括小膜托架、小膜附属微管;额腹横棘毛和左右缘棘毛基部附属微管包括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束,它们由各自的纤毛器基部向皮层细胞质不同方向发射,形成腹皮层表面下微管网。结果表明,魏氏拟尾柱虫的纤毛器骨架、纤毛器附属结构也是一类以微管蛋白为基本成分的微管胞器,其中缘棘毛基部附属微管具有不同于其他纤毛虫(例如棘尾虫)中所观察到的同种微管胞器的建构特征。形态发生中,前仔虫口围带在老结构位置形成,其结构建成与部分老口围带的更新有关;老缘棘毛的结构物质对新的左、右缘棘毛的发生可能具有定位作用及物质贡献,但此后新的左、右缘棘毛列分别在老缘棘毛的右侧形成,而并非是在老缘棘毛位置分化的。在有些细胞中,新的左缘棘毛左侧另有一列棘毛,这可能是形态发生中老的左缘棘毛退化不完全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8.
马鸣  梅宇 《动物学研究》2007,28(6):673-674
1白头硬尾鸭(Oxyura leucocephala)作为IUCN/ICBP鸟类红皮书内的国际性受胁鸟类(EN),白头硬尾鸭(Oxyura leucocephala)一直受到国际上的密切关注。湿地国际(Wetlands International)与鸟类国际(BirdLife International)等国际组织都曾经在欧、亚、非洲组织过对白头硬尾鸭的普查(Hughes et al,2006)。作为特邀参加调查者之一,笔者曾经绞尽脑汁、  相似文献   
109.
与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三七)比较,探讨两种滇产鼠尾草复方注射液。即复方滇丹参(滇丹参+三七)和复方甘西鼠尾(甘西鼠尾+三七)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复灌60min。实验过程中用II导联记录心电图ST段和心率变化,实验后测定心室梗塞面积。结果:这两种复方鼠尾草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在体心肌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ST段抬高水平。轻度加快缺血再灌注过程心率,相似于复方丹参;这两种鼠尾草复方注射液均能明显减少心室梗塞面积。这两种滇产鼠尾草复方注射液均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相似。  相似文献   
110.
记述采自湖南省的弹尾目Collembola鳞(虫兆)科Tomoceridae鳞(虫兆)属Tomocerus 3种,包括2新种:六斑鳞(虫兆)Tomocerus(Tomocerus)hexipunctatus sp. nov.和多毛鳞(虫兆)Tomocerus(Tomocerus)multisetus sp. nov.和1个已知种T.(T.)kinoshitai Yosii,19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