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50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701.
张彤  蔡永立 《生态科学》2004,23(2):175-178
尺度是生态学中的核心问题,时间和空间尺度包含于任何生态过程中,尺度在生态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原因是解决地球环境问题要求在大尺度上理解格局和过程,而以前生态学调查的数据主要是基于小尺度的,并且有许多研究表明,一个生态问题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所采纳的尺度。但目前尺度研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一些相关概念易与尺度混淆;缺乏成熟的尺度识别方法和系统完备的尺度转换方法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先阐明了尺度的确切含义,并对尺度研究的发展历史,重要性作了问题的阐述:分析探讨了尺度与等级理论,格局的关系,及尺度识别,尺度转换的方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02.
To investigate the security of semen biologically, 15 bull seme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f which 5 exhibited clinical signs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and identified by RT-PCR and virus isol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emen of the infected bulls were contaminated by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 but FMDV was not detected in semen samples from those bulls not showing clinical signs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FMD).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presence of FMDV in bull semen due to natural infection in China. The analysis of the partial sequence of the VP1 gene showed that the virus strain isolated from semen has 97.9% identity with the virus isolated from vesicular liquid of infected bulls showing typical signs of FMD and belonged to the same gene sub-group. Foundation items: St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Program (2006DAD06A03) and Hi-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 (2006AA10A204).  相似文献   
703.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field-grown Inonotus obliquus sclerotia (Chaga) consist mainly of hispidin analogs and melanins, and are thought to be the active constituents to treat several human diseases. In submerged cultures of the fungus, however, no information is currently available on the produc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 In this study,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Chaga and submerged cultures of the fungus were assayed for their composition and immune-stimulating effects. Phenolic compounds produced by I. obliquus in submerged cultures mostly consist of flavonoids, together with small amounts of hispidin analogs and melanins. This is quite contrary to the situation in Chaga, where flavonoids are determined as trace elements. Furthermore,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Chaga show capacity about two-fold higher than those produced in submerged cultures in inhibiting cyclophosphamide-induced reduction of bodyweight, spleen index and viability of peripheral lymphocytes in test mice. Thus less production of hispidin analogs and melanins is likely to be responsible for less immune-stimulating effects in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submerged cultures, and additional factors should be imposed during submerged cultures of I. obliquus to regulate biosynthesis of phenolic compounds directed to the composition similar to Chaga.  相似文献   
704.
刘任涛  朱凡 《生态科学》2015,34(2):34-41
在宁夏盐池沙地以围栏封育柠条灌丛林为研究对象, 在距离灌丛0(即灌丛下, S)、1.5(D1)、7.5(D2)、15 m(D3)处分别设置调查样点, 采用陷阱诱捕法调查了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小尺度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共捕获地面节肢动物11 目4 科71 个类群。在远离灌丛的小尺度空间上, 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多度呈现相反变化趋势, 分别在距离柠条灌丛7.5 m 处达到最低(58%)和最高值(34%), 而稀有类群多度低于10%, 且呈逐渐降低趋势。优势类群数和常见类群的丰富度均少于7 个类群, 而稀有类群数均超过25 个类群, 且波动变化较大, 在D1 和D2 处分别达到最高 (44)和最低值(25)。地面节肢动物总个体数表现为灌丛下与灌丛外样点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 但远离灌丛的D3 显著高于靠近灌丛的D1 和D2(p<0.05); 总类群数表现为S、D1、D3 间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 但均显著高于D2 (p<0.05)。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粗砂和细砂含量是影响地面节肢动物空间分布的土壤因子, 其中土壤细砂含量是主导因素。研究表明, 柠条灌丛本身对地面节肢动物空间分布的影响范围小于7.5 m, 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灌丛对地面节肢动物空间分布的作用逐渐弱化, 而在围封条件下远离灌丛(15 m)处封育草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与灌丛下相似。  相似文献   
705.
干旱胁迫对不同施氮水平麻疯树幼苗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连续干旱0 d,5 d,10 d,…,45 d)对不同施氮水平(对照 0 kg N·hm-2、低氮 96 kg N·hm-2、中氮 288 kg N·hm-2、高氮 480 kg N·hm-2)麻疯树幼苗光合特性及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各施氮水平麻疯树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叶面积、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降低,且各水分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随干旱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胞间CO2浓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正常供水时,施氮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了麻疯树幼苗的光合能力,促进了麻疯树幼苗的生长,且施氮量越高效果越好;干旱条件下,氮素营养对植株光合能力和生长的影响与干旱程度和施氮水平有关.轻度干旱时,提高施氮水平对植株光合能力和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度干旱时,中氮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其他施氮水平;严重干旱时,低氮的促进效果最好,高氮的促进作用减弱并逐渐转向抑制.  相似文献   
706.
基于RS和GIS的北京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宋豫秦  曹明兰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1):2889-2895
结合RS、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基于景观结构、功能、活力、生态敏感性和景观压力构建了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1988和2004年北京市景观生态安全程度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988-2004年,北京市生态服务价值处于较高水平,景观活力和景观压力处于较低水平,景观结构稳定性下降,生态敏感度则处于较低水平;1988和2004年北京市景观生态安全度均处于中级水平,其景观生态安全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410和0.403,表明研究期间北京市景观生态安全整体水平呈稳中稍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07.
基于二维小波分析的景观特征尺度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种常用小波基(Haar、Daubechies和Symlet),探讨了二维小波分析在沈阳地区城市、城乡交错区和农村3种景观类型特征尺度识别中的有效性.由于二维小波分析的变换尺度必须为2的整数次幂,这会导致景观中一些特征尺度无法精确识别,故本文将各景观类型影像像元大小分别重采样为3、3.5、4和4.5 m,以增加分析时的尺度密度.结果表明:应用二维小波分析可清晰地识别景观特征尺度;Haar、Daubechies、Symle可分别作为城乡交错区景观、城市景观和农村景观特征尺度识别的最优小波基;Haar和Symlet均可应用于农村景观精细特征尺度的识别和城乡交错区景观边界的检测;Daubechies和Symlet可分别用于城市景观和农村景观的边界检测.  相似文献   
708.
银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银杉(CathayaargyrophyllaChunetKuang)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受银杉种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种群的年龄和更新方式等及群落内小环境的共同影响。在老龄种群内,多表现为集群分布;在较年轻的种群内,多为随机分布。气候和立地条件基本一致时,群落内岩石的覆盖与土壤蚀形成的小环境。  相似文献   
709.
我国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几个重要生态学命题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生态系统管理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技术,相关政策和管理策略的综合性应用生态学。当前,综合研究全球或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管理模式及其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不公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生态系统管理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科学任务,为此,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生态服务功能、可持续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价与生态学机制,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健康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生态学过程,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生态系统网络研究,监测和成果集成,区域尺度生态系统管理的综合性专题研究等一系列重要生态学命题,讨论了这些生态学命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10.
华北平原冬小麦冠层导度的环境响应及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引入叶面积指数,将叶片水平的气孔导度组合模型扩展到冠层水平,建立了冠层导度环境响应组合模型,组合模型所需参数较少,且均可在冠层水平直接测量,便于应用;模型由潜在气孔导度(PSC)和相对气孔开度(RDO)组成,二者分别由环境变量的日际(inter-day)和日间(intra-day)的值决定。分析表明,冠层导度在日际尺度和日间尺度上对环境变量具有多尺度响应特性,在日际尺度上,温度是影响冠层导度的主要因子,在日间尺度,光是影响气孔开闭的主要因素。利用以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为输入变量构建的组合模型,模拟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的冠层导度,并用Penman-Monteith方程估算的表面导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不同天气情况下,二者的日变化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组合模型与电学类比模型结合,进一步估算了拔节.灌浆期的冠层潜热通量,利用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潜热通量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冬小麦冠层潜热通量模拟精度较高,直线回归斜率为0.7054,R^2=0.78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