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8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940篇
  431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大螟Sesamia inferens 9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DNA COII基因的测序,运用软件DNAStar的MegAlign程序分析了大螟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COII序列的遗传分歧及相似性;同时运用Mega 3.0软件建立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COII基因在大螟中进化速度较快,不同种群之间已产生较大的差异,序列相似性分析显示大螟种群间序列相似性最低仅为90.7(海南和江西种群),进化分歧矩阵同时也显示差异最大为0.102(云南和江西种群).此外,以与大螟同属的非洲大螟及螟蛾科的台湾稻螟为外群进行比较显示,COII基因在属内种间差异明显,遗传相似性为87.7~91.8,进化分歧为0.088~0.137;与台湾稻螟的差异最大,相似性仅为82.2~85.8,进化分歧为0.159~0.202.进化树显示,大螟贵州的丹寨种群、沿河种群和福建的福州种群聚为一个分支,江苏扬州种群和江西新余种群聚为一支,安徽的阜阳种群和芜湖种群关系最近,说明不同地理种群的大螟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调查湖北黄冈黄州龙王山渐尖毛蕨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种群密度和盖度。采用相邻格子法计算渐尖毛蕨种群分布的偏离系数,并进行t检验,判断种群分布类型;应用双项轨迹方差法分析种群格局规模。结果表明,渐尖毛蕨种群呈集群分布,形成的斑块直径大小约为3.0~3.5 m,且随着干扰的减少,斑块数目呈现少→多→少,其大小呈现大→小→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3.
以春兰茎尖、腋芽为外植体,接种在1/2MS 6-BA 5.0mg/L NAA 0.5mg/L培养基上形成根状茎,根状茎在1/2MS 6-BA 0.2mg/L NAA 2.0mg/L 香蕉泥100g/L培养基上可大量增殖,并伸长生长形成丛生型根状茎;根状茎在MS 6-BA 2.0mg/L NAA 1.0 mg/L培养基上可分化成小苗,分化率达30.6%;小苗在1/2MS IBA 2.0mg/L 香蕉泥150g/L培养基上可生根壮苗,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994.
唐贵明  赵永文 《蛛形学报》1998,7(2):110-112
记述采自内蒙古贺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平腹蛛科拟赛蛛属1新种:贺兰拟赛蛛Parasyrisca helanshan sp.nov.。  相似文献   
995.
大叶盘果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从大叶盘果菊(Prenanthes macrophylla Franch)中初步分离鉴定出8个化合物:木栓酮(friedelin,1)、木栓醇(friedelanol,2)、α-香树脂醇(α-amyrin,3)、α-香树脂醇乙酸脂(α-amyrin acetate,4)、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5)、蒲公英甾醇乙酸酯(taraxasteryl acetate,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二十八烷酸(octacosanoic acid,8),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6.
张清海 《古生物学报》2019,58(3):372-387
21世纪初,古新统/始新统界线(简称P/E界线)被国际地层委员会正式定义为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简称PETM)期间碳同位素负漂的开始。然而,P/E界线在特提斯大有孔虫生物带(简称SBZ)中的具体位置却一直争论不休。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学者近二十年来对P/E界线的研究成果,认为P/E界线应该位于SBZ5的内部,而非SBZ4和SBZ5的界线处。在P/E界线处,大有孔虫没有发生明显的组分上的变化。而在P/E界线后的5—12万年内,大有孔虫发生了一次绝灭。这个绝灭事件被称为大有孔虫的绝灭和新生(简称LFEO)。大有孔虫的绝灭和新生不同于传统上认为的大有孔虫更替事件(简称LFT)。前者可能是由PETM后期强烈的陆地风化剥蚀引起海水富营养化后所造成的一次灾变事件,而后者代表了大有孔虫在长期稳定的浅海环境中形成的演化上的成功。通过回顾P/E界线的研究历史,笔者认为绝大部分地层剖面在P/E界线处的不连续性/不完整性是产生这些争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光闪烁方法测算区域蒸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功  郑宁  张劲松  孟平 《生态学报》2018,38(8):2625-2635
蒸散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水热运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全球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一直是气象学、水文学、地理学及生态学等相关学科重要的研究主题。区域尺度地表蒸散的时空变化过程十分复杂。迄今为止,在像元尺度水平上,特别在非均匀下垫面和地形起伏条件下,有代表性的进行地表蒸散的观测仍然十分困难。虽然遥感方法可获得区域尺度水平蒸散,但其主要根据经验或半经验模型对区域蒸散进行估算,模型选用的参数以及结果还需地面实测数据进行改进、优化,如何获得与遥感尺度相应的地面蒸散实测数据成为模型验证的重点和难点,光闪烁方法的出现为上述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光闪烁方法能够适应复杂下垫面,测量结果准确且具有时空平均等优点,成为测量区域蒸散的有效方法、验证遥感模型结果的最佳手段。从理论原理、计算方法、主要应用情况等方面,概述了光闪烁方法观测区域蒸散研究进展,指出了影响测算精度的不确定性因素,并提出了研究展望,旨在进一步推动该方法在区域蒸散观测研究中的应用,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8.
树干附生尖叶拟船叶藓的孢子体分布格局和败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定位考察和实验室观察分析,结果显示:(1)贵州梵净山树干附生尖叶拟船叶藓的孢子体种群80%分布在树干的基部;(2)尖叶拟船叶藓的孢子体在其主茎和一到四次分枝上皆有分布,但在一次分枝上分布最多,并且一次分枝上的与主茎或其它各次分枝上分布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孢子体败育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孢蒴膨大期或者孢子形成期等3个时期,孢子体败育率为7.3%,败育孢子体的平均生物量为正常成熟的43.3%.表明尖叶拟船叶藓孢子体种群偏少且孢子体败育率低是其重要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999.
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是一种温度双相性致病真菌,原名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由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深部真菌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在我国主要以南方地区多见,该病与HIV/AIDS的流行有高度相关性。近年来,随着艾滋病发病率的上升,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发病隐匿,病死率高,但致病机制尚不明确。动物模型能够为疾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等研究提供充分有力的证据,本文综述了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对几种新型的动物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对目前已经发现的天然大环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在植物中的分布及结构特征、生物合成和药理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