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4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93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更加快捷地筛选大丽轮枝菌致病关键基因,利用聚乙二醇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构建病原菌随机插入突变体库,对部分阳性转化子的生长表型指标和致病力进行分析,筛选生长发育与致病缺陷突变体并进行靶标基因定位。结果表明,本研究共获得13 030多个阳性转化子,随机挑选5个转化子与V991野生型菌株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中一个突变体在PDA和不同碳源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产孢量以及致病力均显著降低。侧翼序列测序结果结合Blast比对分析表明,该缺陷突变体中的潮霉素抗性基因表达盒定位于大丽轮枝菌3号染色体1 528 782 bp处,属于内切葡聚糖酶1基因(VDAG_04017)。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大丽轮枝菌插入突变体库构建、突变体生长表型指标和致病力鉴定及靶标基因定位等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手段,可初步鉴定病原菌致病相关基因,为从全基因组层面深入研究大丽轮枝菌致病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2.
1 引言 柳牡蛎蚧(Lepidosaphes salicina Bersch)(同翅目:盾蚧科)是一种以为害杨树为主的刺吸式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三北”防护林区,该蚧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通过刺吸式口器刺入树皮内,吸取树木养分和水分,并使树木表皮栓化。同时,由于枝干被蚧壳所覆盖,对呼吸及光合作用也有影响,特别是幼树被害后,一般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柑橘大实蝇是一种严重为害柑橘类果实的经济害虫。研究其精巢、精泵以及精泵内骨骼生长发育状况,有助于提高柑橘大实蝇人工繁殖效率以及其田间防治效果,为柑橘大实蝇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光学显微镜测量恒温和室温条件下柑橘大实蝇雄虫的精巢、精泵以及精泵内骨骼的长度和宽度,并建立其长度、宽度和指数的函数模型,比较恒温和室温2种饲养条件下其雄虫器官发育状况差异。【结果】无论是在恒温还是室温条件下饲养,随着柑橘大实蝇雄成虫日龄的增加,其精巢、精泵以及精泵内骨骼的长度、宽度和指数变化趋势均符合幂函数增长模型。在恒温和室温条件下,其雄虫的精巢宽度、精泵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指数、精泵内骨骼宽度均无明显差异。在室温条件下饲养的雄虫的精巢长度[(4.00±0.14) mm]及指数(3.40±0.14)、精泵内骨骼长度[(1.65±0.03) mm]及指数(1.84±0.08)均分别显著高于在恒温条件下饲养的雄虫的精巢长度[(3.75±0.13) mm]及指数(3.19±0.14)、精泵内骨骼长度[(1.61±0.03) mm]及指数(1.77±0.08)。【结论】变温(室温)比恒温更有利于柑橘大实蝇雄虫的精巢和精泵内骨骼的发育,并推荐使用精泵长度推断其雄虫日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摘要 目的:探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TP53、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1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R-CHOP方案进行治疗,记录患者外周血NETs、TP53、STAT3表达情况并分析DLBCL患者外周血NETs、TP53、STAT3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髓细胞组织增生蛋白(MYC)阳性在TP53阳性中的占比显著高于TP53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844,P<0.001);Hans分型生发中心B细胞(GCB)在STAT3阳性中的占比显著高于STAT3阴性(x2=4.331,P=0.037),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截止至2022年6月,随访时长8~28个月,71例患者中共53例缓解DLBCL患者,其余18例为R/R DLBCL患者;NETs阳性、TP53阳性、STAT3阳性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低于NETs阴性、TP53阴性、STAT3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ETs阳性、TP53阳性、STAT3阳性患者存活率均低于NETs阴性、TP53阴性、STAT3阴性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NETs、TP53、STAT3为DLBCL患者的影响因素(P<0.05);以患者预后情况(R/R DLBCL=1,缓解DLBCL=0)为因变量,将Ann Arbor分期、NETs、TP53、STAT3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NETs、TP53、STAT3为DLBC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P53、STAT3表达与DLBCL临床病理存在一定相关性,临床应对DLBCL患者TP53、STAT3表达情况引起重视;NETs、TP53、STAT3表达为DLBCL预后的危险因素,可作为DLBCL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5.
1959年4月在吉林省大安县安广,从黑线仓鼠巢采得维螨科一新种,命名为楔形维螨,新种Veigaiacuneatasp.nov。同年9月在该县合力从小家鼠巢采得巨螯螨科1中国新纪录,糙裂雕盾螨Glyptholaspisasperrima(Berlese,1905)。  相似文献   
106.
本文记述下盾螨新种Hyoaspissorecissp.nov,并讨论与近似种H.HrydiSamsinak1961的鉴别特征。模式标本采自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的暗色SorexsinalisThomas,1912体上。文内量度单位均为μm,标本存放在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西宁。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报道采自云南景东的景东大锥蚤Macrostylophorajingdongensussp.nov。和采自四川黑水的黑水大锥蚤M.heishuiensissp.nov,两个新种,并与在西南几省广为分布的无值大锥蚤M.euteles(Jordan&Rothschild,1911)的形态特征相比较。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描述采自湖北省恩施和咸宁地区的球蛛科圆腹蛛属一新种-湖北圆腹蛛Dipoena hubei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09.
云南革板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派盾螨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0.
大瓣鱼科─新属与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采自云南曲靖龙华山下泥盆统徐家冲组顶部的一件大瓣鱼科化石,定名为龙华全瓣鱼(Hoopetalichthyslonghuaensisgen.etsp.nov.)。对新属种与其它瓣甲鱼类的比较表明全瓣鱼是最原始的大瓣鱼类,它与其余的大瓣鱼类构成姊妹群。通过对大瓣鱼科的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认为,瓣甲鱼目起源于华南,而大瓣鱼科的祖先几乎是广布的。大瓣鱼科隔离分化模式显示,在泥盆纪期间,华南区与东冈瓦纳区有较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