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本文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4个专化型12株菌的孢子萌发、核分裂时间及核DNA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专化型菌株孢子萌发速度基本一致,而萌发过程中发生第一次核分裂的时间不同。黄瓜、西瓜、荸荠、大豆各专化型第一次核分裂时间分别为:5.67hr、5.45hr、7.35hr、7.82hr,其核DNA含量分别为:0.321pg、o.306pg、0.177pg 0.174pg。测定结果显示出不同专化型菌株的孢子核DNA含量可能存在倍数关系,并推测F.oxysporum的黄瓜专化型与西瓜专化型为同一类型,而荸荠专化型与大豆专化型为同一类型。  相似文献   
572.
573.
花鲈群体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花鲈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 ,共检测了中国沿海花鲈 14 6尾和 40尾日本东京湾花鲈。其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 0 2 667— 0 53 3 3 ,观测杂合度和预期杂合度分别为 0 0 2 11— 0 0 515和0 0 3 98— 0 0 797。中日花鲈在LDH ,GPI 1 ,GPI 2 基因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接近完全置换。中国花鲈各群体之间的根井遗传距离为 0 0 0 0 4— 0 0 0 11,平均值约为 0 0 0 80 ;而中日花鲈间的根井遗传距离为 0 1870— 0 1954,平均值为 0 192 6。以上结果表明中国花鲈群体间遗传变异很小 ,中日花鲈间遗传变异远大于中国花鲈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574.
叶文娟  龚光林 《蛇志》1999,11(2):2-4
目的观察蛇毒出血毒素结构的变化对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尖吻蝮蛇毒出血毒素(DaHT-3)在溶液中酰胺I带吸收光谱的研究,探测了此出血毒素在溶液中的自然构象和加入EDTA螯合剂除去金属离子后构象的变化。结果此出血毒素在水溶液中的自然构象分别是:α-螺旋为31.8%、β-折叠为56.1%、转角为12.1%;而在去除金属离子情况下α-螺旋和β-折叠减少,转角和无规卷曲增加,即加入螯合剂后其α-螺旋、β-折叠、转角和无规卷曲分别变为11%、26.4%、46.2%和16.5%。由于结构的变化,它的出血活性和蛋白水解酶活性均被丧失。结论金属离子,特别是锌离子在维系蛇毒出血蛋白酶分子中的二级结构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5.
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流程TTC活力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栽培种呼自83-213无菌试管苗茎尖为材料,通过开展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茎尖活力染色关键因素研究,优化了马铃薯茎尖TTC活力染色条件,确定了适合的染色温度为40℃,染色时间为2 h。利用优化的TTC活力染色条件,对马铃薯茎尖小滴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关键步骤处理茎尖进行TTC活力观察。研究发现:经蔗糖预培养(MS培养液添加0.3 mol/L和0.5 mol/L蔗糖)的茎尖与新鲜茎尖均保持高活力;经PVS2处理后茎尖表现时空特异性活力丧失和存活,分生组织和叶原基中间区域仍保持较高活力。通过对茎尖TTC活力染色面积测定,发现当茎尖TTC活力染色面积比≥0.4时,TTC活力染色与恢复培养存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76.
记述了澜沧江水系西双版纳景洪流域段(22°0'28″N,100°47'43″E)黄尾短吻鱼Sikukia flavicaudata Chu et Chen鳃上寄生的拟双身虫属Paradiplozoon一新种。新种全长平均2.539 mm,体前部长平均1.500 mm,体后部长平均0.894 mm,宽平均0.143 mm。半月形口吸盘1对。卵巢椭圆形,位于体后部前端。睾丸1枚,长条状,不分叶,位于卵巢后。新种在固着铗形状、大小顺序、睾丸形态及数目以及肠在体后部的分支情况等与拟双身虫属已记录种存在明显差异。同时鉴于单殖吸虫宿主特异性,认为在澜沧江特有土著鱼类黄尾短吻鱼鳃上发现的该种单殖吸虫为拟双身虫属科学上一未记录种,以采集地命名为版纳拟双身虫Paradiplozoon bannaensis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577.
珠江源头入侵种波氏吻虾虎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入侵种波氏吻虾虎Rhinogobius cliffordpopei在珠江源头地区的遗传多样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成因,本研究以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为分子标记,对珠江源头的9个水库自然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分析。获得该物种cyt b基因全序列1 141 bp,其中保守位点1 072个,变异位点69个,无插入和缺失位点。96只个体具有5个单倍型,群体单倍型多样性为0.359±0.059,核苷酸多样性为0.021±0.010,表现为低单倍型多样性与高核苷酸多样性的群体遗传特征。以外群子陵吻虾虎R.giurinus、褐吻虾虎R.brunneus和短吻红斑吻虾虎R.rubromaculatus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和网络分支图显示,波氏吻虾虎群体的所有单倍型与外群物种分开,构成一个单系群,并分化为2个明显的系统分支。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变异率分别为62.99%、37.01%,固定指数为0.630(P<0.01),证实波氏吻虾虎群体形成了显著的遗传分化结构。波氏吻虾虎在珠江源头入侵地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显著的遗传结构,入侵种群可能受到了奠基者事件和遗传瓶颈效应的影响,而多次人为引入和水利大坝的隔离作用可能为该物种扩散分布和积累突变提供了条件。研究结果将为防治波氏吻虾虎的入侵危害及保护土著鱼类物种多样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78.
枯萎病是顽固性土传病害,称为瓜菜中的“癌症”,已成为制约我国瓜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简要介绍瓜菜枯萎病危害,并从细胞壁降解酶、毒素、信号传导和致病基因等方面综述瓜菜枯萎病灾变机制,然后从根际微生物组自身与病原菌、土壤层面和植物层面等重点阐述了根际微生物组防治和抵御瓜菜枯萎病的机理,最后对枯萎病发生和抑制关键因子挖掘、核心微生物组构建及根际微生物组分子机制等进行了展望,期望生防微生物防治病害发生进入一个崭新且高效的阶段,为加快提升作物抗逆性机理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579.
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不同坡向土壤养分及肥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色季拉山不同坡向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化学计量比及内梅罗指数等方法对不同坡向0—100 cm土壤的pH和7种养分含量及肥力状况进行研究,以期为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pH<7,为酸性。0—100 cm土层中除土壤全钾含量外,其他各养分含量及变异系数的均值均表现为:阳坡<阴坡,且均属于中等变异程度。除全磷、全钾含量较低外,其他指标均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2)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随土层的增加而降低,总体上表层与深层差异显著(P<0.05),其他土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养分随土层变化规律不一致,各土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阳坡各土壤化学计量比总体上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阴坡呈波动性变化,除C∶N外,阳坡C∶P、C∶K、N∶P、N∶K、P∶K均小于阴坡。(4)阴坡的土壤肥力指数(1.44)大于阳坡(1.32),不同坡向土壤肥力均属于"中等"水平。坡向通过影响多种因素使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580.
月腺大戟根总黄酮对尖孢镰刀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月腺大戟根总黄酮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显微观察总黄酮处理尖孢镰刀菌后菌丝体形态结构的变化,并测定菌丝体相对电导率,菌丝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月腺大戟根总黄酮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随总黄酮浓度增加而增高,20 mg/L时抑制率达100%。总黄酮处理后的尖孢镰刀菌菌丝较细,分支减少,透明度差,液泡数量增多且形成较大的液泡;菌丝体细胞膜透性增加,SOD、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上实验结果可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及开发植物源农药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