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本文记述采自四川嘉陵江中的枝角类尖额溞属一新种,其主要特征是后腹部很短而宽,后末缘并不拱圆突出,却缓斜而后急转向肛门陷,使转折处形成一钝角,这在本属中尚不多见。新种复眼大于单眼,爪刺基部无细刺,后腹部栉毛束中各毛长短相近,肛刺有8一10个;壳瓣腹缘前后两端无特别长的刚毛;唇片上也无一撮细毛等特征可与近似种相区别。  相似文献   
142.
莫汉坤  李传卿  张启明   《广西植物》1987,(3):205-207
本文以三尖叶猪屎豆(Crotalaria anagyroides H.B.K)根尖为试验材料,对其染色体核型及数目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尖叶猪屎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16。染色体组总长度为26.62微米,全部的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除在第8对染色体上发现有一随体外,其余均没有发现随体和次缢痕。按Levan的染色体分类标准,其染色体核型组成是K(2n)=16=14m+2m_8~(sat)。  相似文献   
143.
酶标法观察尖吻蝮出血毒素I对毛细血管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得到的出血毒素I(AaHI)具有破坏血管系统并造成广泛出血的作用.本文报道用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AaHI可以特异地结合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外膜上,由此推测内皮细胞膜上存在HaHI的受体或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144.
张秀实   《广西植物》1984,(2):113-122
<正> 本种与尖叶榕(F. henryi Warb.)相似,但叶多变异,长披针形或为琴形,全缘或两侧裂片状,背面被极少白色糖毛,榕果近球形或圆锥状,表面散生白色糙毛,榕果体下部收缢;总花梗长约5毫米,雄花长约2毫米,花被片4,倒卵形,雄蕊2—3枚,雌花长5毫米,有梗,花被片4,倒披针形,子房具柄,花柱侧生,柱头漏斗形;瘿花与雌花相似,但  相似文献   
145.
丘华兴   《广西植物》1984,(2):123-127
<正> 作者编写《中国植物志》桑寄生科植物时,得到北京植物研究所生态室、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热情支持,查阅其近年采集的一批标本。现报道鞘花属Macrosolen(Blume)Reichb.1个新纪录种,离瓣寄生属Helixanthera Lour.4个种的主要特征和分布,大苞寄生属Tolypanthus(Blume)Reichb.2个种的特征、寄主、地理分布,并对黔桂大苞寄生修正描述。  相似文献   
146.
植物茎尖培养作为研究成花的手段,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视,Purvis以黑麦胚的生长点进行培养,证明茎尖是感受低温的器官,开创了茎尖培养研究成花的先例。随后,一些研究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供试材料为感光性强的水稻(Oryza sativa)品种鄂晚3号,1988年8月播种,待幼苗长至6叶期,分别给予3、5、7天的短日处理(10小时光照/天),取处理不同天数的  相似文献   
147.
周琳琳  赵玉  李夏雨  桂昊  王雨婷  龙雁华 《菌物学报》2022,41(10):1597-1606
蚁巢伞属真菌尖盾蚁巢伞Termitomyces clypeatus是一类与大白蚁亚科昆虫共生的野生食用真菌,因味道鲜美备受消费者喜爱。为进一步对蚁巢伞属真菌开展相关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本试验选取8个候选内参基因[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磷酸葡萄糖变异酶(PGM)、β微管蛋白(TUB)、β肌动蛋白(ACT)、翻译延长因子1-α (EF1)、蛋白磷酸酶2A (PP2A)、聚泛素(UBQ)和翻译延伸因子2 (EF2)],对其在T. clypeatus菌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菌丝体、巢内萌发期及成熟子实体)的表达稳定性进行评估,通过4种软件(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以及RefFinder)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ACTEF1TUB的相对表达量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可作为蚁巢伞属真菌功能基因转录水平分析的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148.
镉对尖紫蛤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镉(Cd2+)对尖紫蛤消化盲囊和鳃抗氧化酶的毒性影响程度,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0.005、0.05、0.5 mg/L)在不同暴露时间(24h、72h、120h)对尖紫蛤鳃和消化盲囊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2+浓度为0.005 mg/L时,在整个实验期间Cd2+对消化盲囊和鳃内的SOD、CAT、GSH-PX活性并无显著影响。在Cd2+浓度为0.05 mg/L和0.5 mg/L时,SOD、CAT、GSH-PX在鳃和消化盲囊中的活性都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在0.05 mg/L暴露时,鳃和消化盲囊中的SOD、CAT和GSH-PX的活性随时间逐渐增强,在72h时达到最大值,但在120h时略有降低。在0.5 mg/L暴露时,消化盲囊中SOD、CAT及鳃中CAT活性在24h时上升达到最大值,但鳃中SOD直到72h才达到最大值,并均在120h下降到最低,其中消化盲囊中SOD和CAT活性在120h低于对照组,这可能与消化盲囊对Cd2+的敏感性高于鳃有关。在0.5 mg/L暴露的鳃中,GSH-PX在24h、72h活性并不上升,在120h甚至低于正常水平,0.5 mg/L暴露的消化盲囊中,24h时迅速增高,然后逐渐下降到正常值。这可能与Cd2+结合了GSH-PX的活性中心,降低了GSH-PX的活性有关。与3种酶活性随着时间延长和剂量的增加,酶活性会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鳃和消化盲囊中的MDA的含量随时间延长和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不出现下降,这表明尖紫蛤鳃和消化盲囊中的MDA含量可以灵敏的反映机体内的氧化损伤程度,但不能敏感的反映水体中Cd2+的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49.
尖棱甲螨科分类研究进展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棱甲螨科Ceratozetidae隶属于蛛形纲Arachnida甲螨亚目Oribatida尖棱甲螨总科Ceratozetoidea,是种类较多、分布较广的高等甲螨类群之一,目前全世界共记载24属271种,中国仅7属11种。本文概述了尖棱甲螨科的分类研究现状,回顾了其230多年的分类研究历史,并介绍了研究该类群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同时也介绍了世界及中国尖棱甲螨科各属种的地理分布状况,指出了目前对该类群的研究不均衡、基础薄弱等主要问题,建议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应以种类收集和描述为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该类群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0.
翟楠  郭键  林钦  倪兵 《生物学杂志》2012,29(5):19-21,24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显示腹毛类纤毛虫阔口尖毛虫(Oxytricha platystoma)无性生殖过程中,新的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微管先后分化,老纤毛器微管去分化,细胞分裂产生各含一套纤毛器微管的前、后两仔虫;生理改组过程中,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微管发生去分化和再分化,细胞皮层微管胞器更新形成含一套纤毛器微管的新细胞。结果表明阔口尖毛虫在无性生殖和生理改组这两种不同的生理条件下,其纤毛器微管结构的形成或更新可能具有相同的细胞调控机制,形态发生中老纤毛器结构可能对新结构的发生和发育具有诱导定位和物质贡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