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9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1836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41.
我国水稻迁飞性害虫猖獗成因及其治理对策建议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本文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阐述我国稻飞虱(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近10—20年来的发生和危害状况后,分析认为,我国水稻迁飞性害虫的猖獗力害,与初始主源、生产水平和作物坏境及气候异常有很密切的关系。本文还对未来若干年内的发生趋势作了浅析,同时从宏观治理的高度提出一些建没性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2.
实验分别在出生后4周龄的幼年和成年鲁氏菊头蝠(Rhinolophusrouxi)上进行。使用移动声刺激装置,高频喇叭可在动物头部前方水平方向180度、垂直方向60度的范围内移动。玻璃微电极记录单个神经元的听反应。实验考察了幼年和成年动物下丘神经元的听空间特性,共观察了301个神经元,其中幼年动物148个,成年动物153个。结果表明,4周龄的幼年动物下丘听神经元已表现出方向敏感性,即每个听神经元均有一个特定的最佳反应中心和反应域。但神经元听反应中心在听空间的分布相当弥散,大多数位于对侧水平方向20—80度、垂直方向上下15度范围内。而成年动物听神经元反应中心的分布则相当集中,局限地分布于对侧水平方向28-50度,垂直方向0—10度范围内,两者构成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3.
电刺激蝙蝠小脑对中脑上丘神经元听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在23只成年中华鼠耳蝠(Myolischinensis)上进行。使用常规电生理学方法,观察了电刺激小脑对上丘神经元听反应的影响。在所观察的171个上丘神经元中,有116个(占67.84%)神经元听反应受到影响,其中72个(占42.11%)表现为抑制效应,44个(占25.73%)为易化效应。刺激小脑对上丘神经听反应的影响是双侧的。抑制或易化程度与电刺激强度、声刺激强度以及声、电刺激间隔有关。结果提示,小脑可以对上丘神经元听反应进行调制,这种调制作用可能是小脑调控回声定位过程中听觉-运动的中枢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4.
白细胞介素-2受体γ链(interleukin-2 receptorγchain,IL-2Rγc)是约3年前发现的IL-2受体亚单位之一,它不但参与高、中亲和力IL-2R的形成,而且作为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参与IL-4、IL-7、IL-9和IL-15受体以及可能的IL-13受体功能性复合物的形成.IL-2Rγc基因结构与功能和蛋白质分子结构以及染色体定位已阐明.IL-2Rγc及信号传导的异常导致人类X染色体连锁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病(X-linked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XSCID).因此,阐明IL-2Rγc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生物学作用,对了解淋巴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分化成熟、免疫应答及其调控等问题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5.
血小板生成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DeSauvage等克隆出了人的血小板生成素(TPO)的CDNA后,对TPO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综述了近几年对TPO研究的最新献,较系统地介绍了TPO基本结构、CDNA、TOP受体的基因结构特征和TPO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46.
本文研究了具有HollingⅡ类功能性反应,食饵,捕食者均有密度制约项的一类捕食生态系统唯一极限环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7.
本文用Liapunov泛函方法研究捕食者有无限时滞效应的捕食-被捕食系统的平衡状态的稳定性.文章提供了判定系统的平衡状态全局渐近稳定的简单条件,不要求积分核指数衰减.  相似文献   
148.
对于二维非自治捕食-被捕食系统,本文讨论了它的解的有界性,进而得到周期解和正周期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49.
绿僵菌在土壤中的延续及控制桃小食心虫的潜力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研究了金龟子绿僵茵(Metarhiziumanisopliae)在土壤中的发育过程、数量消长及控制桃小食心虫的潜力.结果表明,接种62~82d后所有处理的CFU均降低80%以上,121~234d后降低99%以上.在灭菌和不灭菌土壤中,分生孢子初始接种量的半衰期分别为28.5d和23.8d,干菌丝粉分别为26.9d和19.6d.在土壤接种后100d,将桃小食心虫冬茧接入土壤,冬茧被侵染产孢后补偿了带菌量的下降,278dCFU比不接冬茧土壤第271d的带菌量大1000倍.在土壤接种后,不同时间接入土壤的冬茧死亡率直到第131d还保持在90%以上,但到第237d降至9.3%.未用绿僵菌处理的土壤中接入的桃小食心虫冬茧无死亡发生.小区试验中,在15、22.5、30和37.5kg·hm(-2)分生抱孢制剂剂量下死亡率达97.0~100%,而蛀果率仅为2.7~5.0%.在陕北进行了大田试验面积达670hm2,剂量为22.5kg·hm(-2)分生孢子制剂.蛀果率降至2.4%,未处理果园则高达30%.  相似文献   
150.
异色瓢虫若虫对麦三叉蚜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研究表明,异色瓢虫高龄若虫捕食麦二叉蚜的功能反应为HollingⅡ型反应,喜好捕食低龄若蚜;在40℃下捕食率最低,10℃次之,25℃最高.在10~25℃内捕食率y与温度x的关系为y=28.1303+2.6665x,在25~40℃内为y=199.9275-3.642x;在种内干扰条件下,其捕食作用率E与开敌密度P的关系为E=0.6897P-0.7930,搜索常数Q为0.6897,干扰系数m为0.7930;其分摊竞争强度I与异色瓢虫密度P的关系为I=0.0400+1.0383log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