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越南小花金花茶(Camellia minima)是一种珍稀濒危的金花茶组植物,目前尚未有其叶绿体基因组的相关研究。该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对越南小花金花茶进行了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测序、组装、注释和分析。结果表明:(1)越南小花金花茶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6 961 bp,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共注释到136个基因,其中包含87个蛋白编码基因、41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2)分析鉴定出66个SSR位点和39个重复序列。(3)密码子偏好使用以A/U结尾的密码子,综合有效密码数(ENC)绘图、PR2-plot和中性分析推测自然选择是影响密码子使用模式的主导因素。(4)边界分析显示ycf1基因的长度和位置在不同金花茶组植物间存在差异。(5)对已发表的金花茶组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越南小花金花茶与小花金花茶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近。该研究结果为探索物种进化和提高外源基因表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同时为后续的金花茶组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2.
东亚小花蝽人工饲料微胶囊剂型的研制及饲养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晓玲  王甦  李修炼  张帆 《昆虫学报》2010,53(8):891-900
通过正交试验对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人工饲料微胶囊进行了配方优化研究, 明确了海藻酸钠及壳聚糖的填充比例和芯壁比例在微胶囊产率、包埋率和含水率等方面的影响。各配方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芯壁比 > 海藻酸钠填充比 > 壳聚糖填充比; 而各因素对包埋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 壳聚糖填充比 > 海藻酸钠填充比 > 芯壁比; 含水率受海藻酸钠填充比影响最大, 而后依次为壳聚糖填充比和芯壁比; 在海藻酸钠填充比为2.0%、壳聚糖填充比为0.6%及芯壁比为1∶3时, 所得人工饲料微胶囊感官评定得分最高。以包埋率作为基准考量下, 取最佳配比为海藻酸钠填充比为1.0%, 壳聚糖填充比为0.8%, 芯壁比为1∶1的配方, 制作人工饲料微胶囊饲喂东亚小花蝽, 与取食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组为对照, 进行了饲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取食人工饲料微胶囊后, 东亚小花蝽1、 2龄若虫发育历期显著延长, 雌成虫寿命显著缩短; 羽化率和产卵前期差异不显著, 但产卵期、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显著降低。此外, 取食人工饲料微胶囊的东亚小花蝽成虫呼吸墒显著低于对照, 运动速率则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63.
阿维菌素对南方小花蝽抑制烟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分别测定了阿维菌素类杀虫剂1% 9512-1乳油和虫螨克对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的毒力,研究了无阿维菌素介入后南方小花蝽对烟蚜Myzus persicae捕食效应所受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对南方小花蝽具有一定毒力,不同虫态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有差异,卵的敏感性明显低于若虫和成虫;不同的阿维菌素类药剂对南方小花蝽的毒力存在差异,9512-1对南方小花蝽卵、若虫及成虫的LC50依次为11.2743±3.8613、2.6584±1.2139、2.4508±1.3266 mg·L-1,虫螨克则为10.8699±3.7653、6.4422±2.8596、6.4738±3.0124 mg·L-1;阿维菌素显著降低了南方小花蝽对烟蚜的捕食量和捕食能力,也降低了同种个体间的竞争能力;阿维菌素对南方小花蝽若虫的发育速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发育速率与取食量的线性关系无明显影响,而且对存活个体成虫期的产卵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4.
南方小花蝽液体人工饲料的饲养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士昶  周兴苗  潘悦  雷朝亮 《昆虫学报》2008,51(9):997-1001
为评价一种液体人工饲料的饲养效果,以棉蚜饲养南方小花蝽作对照,用液体人工饲料连续两代饲养南方小花蝽若虫和成虫,对南方小花蝽各生长阶段的生长和发育指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工饲料饲养的南方小花蝽若虫历期(22~23天)与对照组(21天)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液体人工饲料可以很好的满足南方小花蝽若虫生长的营养要求。然而,用棉蚜饲养的对照组南方小花蝽成虫获得率可达到63%,而人工饲料组连续两代的成虫获得率分别仅为45% 和43%。取食人工饲料的南方小花蝽成虫,在产卵前期、产卵量及寿命方面与对照组都没有显著差异,仅在产卵期方面有着显著差异,人工饲料组小花蝽的产卵期为13~16天,而对照组小花蝽的产卵期可达20天,说明液体人工饲料也可以很好的满足南方小花蝽成虫生殖发育的营养要求。  相似文献   
65.
本文利用姬姆萨染色压片法对花蝽科小花蝽属3个种:荷氏小花蝽Orius horvathi(Reuter),微小花蝽Oriusminutus Linnaeus和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Poppius)的核型做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小花蝽单倍体均具有12条染色体,X-Y性别决定机制,但3种核型行为具特定的差异,其核型特征可用于种间分类。  相似文献   
66.
外来杂草小花山桃草种子休眠萌发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龙昌  徐蕾  冯佩  董雷鸣  张媛媛 《生态学报》2014,34(24):7338-7349
种子萌发和出苗是植物一生中对环境胁迫最为敏感的阶段,外来植物在这一时期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是决定其入侵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室内外试验研究了小花山桃草种子休眠特性以及贮藏时间、果皮、温度、p H值、水势、盐分和埋土深度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花山桃草蒴果中4粒种子的大小差异显著(P0.01),但它们的活力和萌发率差别不大,4粒种子活力均高达96%以上。休眠解除后,萌发率均高达98%以上;坚硬果皮的机械阻碍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在室温储藏条件下,种子萌发率随贮藏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贮藏1个月,萌发率提高到54%(贮藏前为0)。贮藏3—6个月时,萌发率达最大值(98.5%—99%)。贮藏1a后,萌发率和萌发速度显著下降,但萌发率仍高达90%以上;在室外,有10.5%的蒴果前两粒种子(果实柱头端)同时萌发出苗。室外埋藏1a后,蒴果中未萌发的3粒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45.5%、90.5%和88.5%;小花山桃草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35℃,15—25℃最适于种子萌发,25℃最有利于幼苗生长;小花山桃草能忍受一定的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盐浓度和水势为0.15 mol/L和-0.5 MPa时,种子萌发率分别为33.5%和9%。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50%;小花山桃草对p H值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在p H值为5—9范围内均可萌发;小花山桃草种子在土壤表面的出苗率为43%,埋土深度2 cm时,出苗率最高(89.5%),埋土深度大于10 cm时,不再出苗。小花山桃草种子休眠萌发特征以及出苗特点是其快速入侵的基础。研究结果为预测小花山桃草潜在分布范围以及提出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背景】定殖于植物的多样内生细菌与宿主生长和抗逆能力密切相关。三叶鬼针草(Bidenspilosa L.)极具入侵性且抗逆性强,但目前该植物内生细菌相关研究报道极少。【目的】探究三叶鬼针草内生细菌群体多样性,筛选获得兼具重金属耐受性及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产生潜力的内生细菌菌株。【方法】采用MiSeq高通量方法分析三叶鬼针草内生细菌群体多样性,可培养方法测定内生细菌菌株对重金属Pb、Cd、Ni、Hg的耐受能力及产生IAA的潜力。【结果】从三叶鬼针草内生细菌群体中共测得4 031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可归属于25个门51个纲76个目182个科及536个属。属级水平上,三叶鬼针草根、茎、叶和种子中分别以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及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丰度最高,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泛菌属(Pantoea)次之;从三叶鬼针草分离得到34株内生细菌,所有菌株均至少对1种测试的重金属具有耐受性。其中,GF-1、GF-8、YF-1、YF-2、JF-1、GF-2和JF-8这7个菌株能够产生IAA,其产率为57.48-312.22μg/mL;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GF-1、GF-8、YF-1、YF-2、JF-1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p.),菌株GF-2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菌株JF-8为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sp.)。【结论】三叶鬼针草内生细菌群体具有丰富的种群多样性。三叶鬼针草内生细菌菌株GF-1、GF-8、YF-1、YF-2、JF-1、GF-2和JF-8兼具多重金属耐受性及高产IAA潜力,是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优良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68.
69.
陈艺林   《广西植物》1985,(4):327-335
<正> 异裂菊属Heteroplex Chang是我国广西稀有的特有属。自1937年张肇骞教授根据采自广西龙州上金,龙虎山至摩天岭的标本(梁向日66720号)作为一个单种属发表以来,迄今尚无人再次采获,也无人对其作过研究,近年来作者在编写中国植物志菊科的过程中,曾对该属进行了整理研究,除了原有的异裂菊H.vernonioides Chang外,另发现有小花异裂菊H.microcephala Y.L.chen.和绢叶异裂菊H.sericophylla Y.L.Chen.两新种。  相似文献   
70.
分析了采自中国广西清风藤科植物小花清风藤中13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小花清风藤茎叶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spectrometry,ICP-MS)技术检测。钛、钒、铬、锰、铁、铜、锌、砷、硒、铅10种元素采用普通模式检测;为消除多原子离子的干扰,铝、钴和镍3种元素采用了碰撞/反应池技术(collision/reaction cell technology)检测。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硒元素未检出,各金属元素的方法检出限(3s)在0.083~1.564 μg/L之间,方法精密度(n=8)在0.028%~1.510%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0%~110%之间。研究结果为了解小花清风藤中金属元素的种类与含量,进一步开发利用小花清风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