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1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122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稀土元素对甜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块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稀土元素对甜菜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显著地提高种子萌发率,促进幼苗生长,增加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块根产量,并明显地降低了甜菜叶片细胞膜在低温下的透性,即提高了叶片的抗寒力。  相似文献   
32.
本文对天麻种子消化入侵的紫萁小菇菌丝及营养繁殖茎消化蜜环菌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紫萁小菇侵入种胚后,染菌胚细胞的细胞器逐渐消失,其细胞质产生囊状体起消化菌丝的作用,存在于胚细胞中的紫萁小菇菌丝有脱壁或失去细胞质成为空腔等变化;种子萌发形成的原球茎消化紫萁小菇的方式同胚萌发阶段类同。蜜环菌侵入原球茎分化的营养繁殖茎后,皮层细胞产生消化酶类颗粒或囊状体包围并分解蜜环菌菌丝;被皮层细胞消化的菌丝残物或部分菌丝进入皮层内面的大型细胞,此时大型细胞的代谢功能显著增强,该细胞中的各种水解酶颗粒及液泡等完成对菌体物质的最终同化。紫萁小菇及蜜环菌先后在天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阶段侵染供给其营养,但菌丝被消化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变化、被消化方式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3.
削尾材小蠹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祖祥  周志方 《昆虫知识》1996,33(5):280-281
  相似文献   
34.
35.
本文通过对腾冲慈姑Sagittaria tengtsungensis 模式产地的考察,并在查阅了所有馆藏标本的基础上对腾冲慈姑的形态描述进行了修订。有关形态特征的比较以及不同的地理分布区等研究结果均支持腾冲慈姑和小慈姑为两个中国特有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36.
37.
1985-1994年的3-11月,在山西省代县对小PiTi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该鸟在山西省为夏候鸟,每年最虫3月6日迁来,最晚11月24日迁离,居留期为255天左右。种群密度在繁殖前的4月为1.37,繁殖后的9月为1.95(只/ha)。产卵始期为5月27日,日产1枚,窝卵数5-8枚,产出第二枚卵时开始孵卵。观察到最早孵卵期为5月28日,孵卵期为20-22d。雏鸟出壳先后顺序与产卵先后顺序相一致  相似文献   
38.
引自泰国的小瘤龙脑香经13年的栽培观测表明,该树种在引种地生长迅速,超过原产地部分地区;开花结果正常,用种子已繁育出一批新植株;对其落叶量和林下土壤养分的测定表明,该树种具有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的作用。本文还就小瘤龙脑香的利用价值、造林的环境条件要求以及国外种植情况及其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了该树种在我国热带地区大面积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9.
纵坑切梢小蠹蛀梢期空间分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叶辉  李隆术 《昆虫学报》1994,37(3):311-316
在昆明地区,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成虫蛀梢多集中在蛀干木附近。 种群密度以蛀干木为中心向周围呈指数递减,散布半径约30m。在蛀梢过程中,该种群逐渐向新区扩张。在树冠内,纵坑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4-10轮枝上。第7轮枝虫口百分率最高。6-7轮枝受害率最大。 树冠上层受害较其下层严重。从树冠水平层次考察,树冠外层虫量相对集中,约为树冠中、内层虫量之和。 树冠内层虫量最少。纵坑切梢小蠹在树冠内的种群分布系由梢径、种群密度、蛀梢行为、降落方式、光照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