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4 毫秒
441.
MGMT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是机体修复烷基加合物的关键酶,它可以对抗烷化剂造成的DNA损伤,其在肿瘤发生和化疗中所起的作用对于研究肿瘤的发生及治疗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MGMT在不同个体及组织间的表达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其表达调控机制是目前人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42.
目的 化疗安口服液扶植肠道正常菌群生长,可减轻化疗药副作用,提高白血病化疗患者免疫力。方法 按常规方法筛选出具有扶植肠道正常菌群生长,恢复免疫功能的最佳中药;将选择病例随机分为化疗安口服液治疗组、常规化疗组,观察其化疗前、化疗后10d肠道常驻菌(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指标,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指标。结果 各项指标同单纯化疗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中药化疗安口服液具有促进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等有益于机体的优势菌的生长,抑制肠杆菌和肠球菌生长的作用,并具有减少化疗患者合并症,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43.
杨秋燕 《蛇志》2004,16(2):66-67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难以治愈的疾病,病人一旦知道自己患恶性肿瘤,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同时由于其角色的改变、社交能力的下降、躯体功能的改变,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特别是化疗阶段表现更为明显.肿瘤病人的不良心理可加重治疗不良反应,不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对疾病的发展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2003年1~11月,通过对60例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前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找出其主要心理问题,并施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4.
黄芩汤是《伤寒论》中治疗下痢的经典方剂,由黄芩、芍药、甘草(炙)和大枣四味中药煎煮而成,用于治疗痢疾、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已有近1800年,中药治疗胃肠道疾病相较于西药更安全。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近几年来黄芩汤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行概括总结,并对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减轻化疗药物胃肠道毒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结合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黄芩汤减毒机制的研究方法对现有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述,并对中药疗效研究展开设想,提出以组学作为研究手段,配合中药复方整体作用模式的组分-疗效研究思路,以期为黄芩汤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5.
目的:炎痛消为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外用制剂,为证实本品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本品的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方法:包括对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的影响试验、热板法镇痛试验、出凝血试验、对醋酸所致大鼠皮肤溃疡的影响试验等。结果:炎痛消具有良好的抗炎、消肿、止血、镇痛作用;另外,本品还具有促进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6.
宋扬 《生物磁学》2005,5(4):16-18
目的:探讨应用办ZME-Ⅱ型大功率治疗机的微波热靶点效应治疗肿瘤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应用微波仪体表照射患者肿瘤部位及转移淋巴蛄厦体腔内加温治疗(用于宫颈癌等,将辐射器探入阴遗内,直接接触肿瘤)。输出功率100W,治疗温度42℃-45℃,间隔72小时热疗一次,6次为一疗程,一般热疗2—3疗程。结果:52例患者中,肿瘤消失8例,疗效显著20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38%。结论:临床疗效证明,热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辅助手段,为我们进一步开展热化疗的临床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同时为进一步开展热化疗多靶点效应治疗肿瘤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7.
熊果酸(ursolic acid)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中的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主要经肝脏代谢。传统临床治疗中熊果酸多用于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以及保肝治疗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熊果酸能够对不同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抑制恶性肿瘤组织的生长,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此外,熊果酸联合放化疗能够提高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产生辅助增强放化疗疗效的作用,并且在放疗中可保护受照射机体的正常组织,促进免疫机能的恢复。熊果酸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与下调促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相关基因的水平,增强凋亡基因的表达有关,并且能够通过调节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杀灭肿瘤细胞,延缓肿瘤组织生长。同时,熊果酸可影响肿瘤细胞周期的分布,导致细胞的G1/S期阻滞,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诱导细胞凋亡。因此,熊果酸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天然抗肿瘤药物。本文对熊果酸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阐述了熊果酸的抗肿瘤分子机制及其疗效,为熊果酸今后在临床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448.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疗效。方法收集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29.7%,19/64;17.2%,11/64)相比,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的腹泻发生率(9.4%,6/64)及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4.7%,3/64)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发热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在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肠道菌群失调症方面疗效明显,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9.
肿瘤单一药物化疗的效果往往达不到理想的肿瘤治疗效果,且容易导致耐药。因此,肿瘤的药物化疗与其他的抗肿瘤治疗方法,如光热治疗和光动力治疗等,联合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工作构建了一种还原性响应的新型智能纳米体系,采用喜树碱聚前药两亲分子(PEG-b-PCPTM)物理包埋光敏剂吲哚箐绿(ICG)。在肿瘤细胞的还原性微环境中,控制释放化疗药物喜树碱,激活化疗;同时,光敏剂ICG用于光动力治疗,从而实现化疗与光动力的联合治疗,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450.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是癌症有效化疗的主要障碍。人类细胞中多药抗性基因(MDR1)编码一种p-糖蛋白,后者功能是能量依赖的跨膜药物外输泵,可降低细胞毒药物在胞内的积累。定量分析MDR1表达水平可说明病人抗药能力的高低。本文应用PCR技术建立了灵敏度高、专一性好、可定量检测临床标本中MDR1表达水平的方法。对周血标本的初步检测表明:白血病化疗效果与MDR1表达水平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