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玉米Ubi-1启动子在可育转基因玉米植株中的表达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将玉米泛素基因-1启动子(Ubi-1)与大肠杆菌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gus,uidA)的编码区融合,通过基因枪粒子轰击方法转化来自水成熟胚盾片组织的I-型愈伤组织,经PPT选择获得可育的玉米转基因植株,并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分析了Ubi-1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活性,发现gus基因在除花药壁以外的其它所试组织中均可以有效表达。Ubi:GUS在花粉,卵细胞中T1代转基因植株未成熟胚中的表达显示该启动子在植株发育的早期阶段即具有活性。对T0代转基因植株的花粉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gus基因呈1:1分离,显示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以孟德尔方式遗传。同时发现,使用玉米本身的启动子Ubi-1可以降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玉米中的拷贝数,进而避免基因沉默现象的发生。目前已得到第二代转基因种子。  相似文献   
142.
水稻雌性不育材料FS-1胚囊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雌性不育材料FS-1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连续切片技术对FS-1及其亲本藤坂5号幼穗发育中期的胚囊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亲本的胚囊都能正常发育分化,成为功能健全的雌配子体,而FS-1的胚囊却普通发生败育,在胚囊原来的区域充满了胚囊残迹和解体的珠心细胞。(2)败育基本上发生在功能大孢子发生期,近合点端的大孢子和珠孔端的三个大孢子都发生解体,实验中未发现二核,四核或八核的败育胚囊,我们初步认为,FS-1胚囊败育发生在功能大孢发生期。  相似文献   
143.
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5个同质异核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ms(bicor-8222,ms(bicor)-83(37)65,ms(bicor)-偃师9号,ms(bicor)-80(6)及ms(bicor)-90-110为基本材料,与一批优良小麦品种(系)及部分亲本材料为父本进行测交,获得211个组合,考察其F1育性,结果表明;(1)5个同质异核不育系,除二角型非1B/1R不育系ms(bicor)-90-110与二角型1B/1R不育系ms(bicor)-83(37)65,ms(bicor)-偃师9号之间平均恢复度差异显著外,4个1B/1R不育系之间平均结实率差异不显著;(2)对同一不育系而言,与不同恢复系测交,其恢复度呈现连续变异;(3)同型非1B/1R不育系较1B/1R不育系恢复度普遍高;(4)对同一恢复系而言,各不育系测交F1的恢复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4.
以红莲型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和杂种为材料 ,根据 MADS- box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 ,并分别以 Oligo d T1 2 GC和 Oligo d T1 2 CG为锚定引物对花粉发育单核期和二核期的花药进行了差异展示分析。扩增共得到 382条带 ,其中有组成型表达带 2 2× 8=176条。对差异带的统计分析表明 :MADS- box基因家族参与了水稻CMS和育性恢复的核质互作。最后 ,对这些差异带与 CMS和育性恢复之间的关系以及特异引物在研究复杂生物学现象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5.
化学杂交剂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麦幼穗发育期的药隔期至四分体期 ,用 5 .0 kg/ hm2剂量的 GENESIS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 ,GENESIS可诱导小麦产生 10 0 %的雄性不育率 ,且不育株率超过 99%以上 ,具有良好的诱导雄性不育的效果 .小麦经 GENE-SIS处理后 ,小孢子发育出现异常 ,败育型小孢子有单核花粉、二核花粉和不正常的三核花粉 ,同时还发现有四核和五核花粉以及在花粉发育过程中原生质体解体 ,仅留下花粉壁的空壳花粉 .不育花药不开裂 ,花粉囊除了表皮及纤维层外 ,还可观察到延迟解体的绒毡层 ,绒毡层的延迟解体可能影响了小孢子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6.
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石蜡切片和醋酸洋红压片法,从细胞学角度对4个同质异核二角型小麦雄性不育系ms(bicor)-8222、ms(bicor)-80(6)、ms(bicor)-5-4及ms(bicor)-5-8的花粉败育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4种不育系败育特点总趋势基本雷同,但也因特定核型亦存在一些差异;(2)二角型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与其保持系相似,花粉败育就花药而言,中层有延迟退化、解体的趋势,就花粉粒而言,败育主要发生在二细胞花粉粒后期至三细胞花粉粒期;(3)4个不育系花粉败育异常,主要表现为二分体细胞内有微核出现,内缘壁周缘细胞均呈次生纤维状增生;维管束鞘细咆排列不规则,花粉大小不一;(4)花粉败育与营养供应无直接关系,细胞核对花粉育性及育性相关性状相对细胞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7.
在杭州男单通过分期播种,比较了两个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及其转换特性。结果表明,光照长度对浙大247S和培矮64S两不育系育性表达的影响小,温度起主导作用,均属温敏型不育系,且日最低温度对不育系育性效应显著高于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不育系浙大247S和培矮64S的温度敏感期分析是抽穗前3-18和6-21d,育性转换的临界日期为9月19日和9月25日,转换临界温度为25.28和25.66℃,与培矮64S相比,浙大247S不育期败育较彻底,可育期较长且自交结实率高,在杭州田间可以繁种。  相似文献   
148.
吴玉群  王玉 《蛇志》2001,13(3):26-28
育群胶囊系大连市蛇类蛇毒研究所和大连蛇岛医院利用蛇毒的有效成分研制而成。利用蛇毒治疗癌症是古老而新兴的课题 ,民间早有利用蛇毒以毒攻毒的治癌方法 ,国内外也有不少学者很重视蛇类蛇毒的抗癌研究[1~ 4 ] ,如眼镜蛇毒对多种肿瘤均有抗癌作用 [4~ 6] 。这些研究多偏重于基础试验研究 ,关于蛇毒抗癌作用的临床应用研究还少见报道。本文利用蛇毒的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育群胶囊 ,对 1 2 2例消化系统癌症患者进行临床应用研究 ,现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2 2例中 ,男 80例 ,女 42例 ;42岁以下 8例…  相似文献   
149.
光温条件对短光低温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光低温不育水稻是一类与长光高温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特性相反的新种质,通过对分期播种材料自然条件下的育性及人工短光处理后的育性比较分析表明,宜DIS的光敏期为第一苞分化期至第二次枝梗原基和小穗原基分化期(幼穗分化I-III期),在常温下光敏期的短日处理可使育性趋于不育,但在高温下光敏期短日不育效应被削弱,宜DIS的花粉育性在高,低温作用下育性的均出现下降,根据高,低温影响育性的资料分析得到的敏感期基本一致,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至花粉内容物充实期(幼穗分化V-Ⅶ期)。  相似文献   
150.
本研究以来源于农垦58S的灿型光敏核不育系培矮64S(短日条件下育性难转换)和8902S(短日条件下育性蝗转换)及其F1,F2群体为材料,通过短日不同光温和不同生态条件4种处理,利用RFLP分子标记研究了影响光敏偿育水稻在短日条件下的育性可转换性的遗传,基因定位和基因互作,主要结果表明:影响光敏不育水稻的育性可转换性表现为微效基因的作用,定位了7个控制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可转换性QTL,即S2,S3a,S3b,S5,S8和S10,揭示了基因互作真实存在于光敏核不育水稻中,基因互作形式和互作类型对光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可转换性的影响表现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基因互作所解释的遗传变异处于2.15%-10.07%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