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1.
采用显微照相技术对四合木根、茎部导管分子形态特征及数量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并运用SMA分析导管分子长度与直径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探讨四合木的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对草原化荒漠地区的适应特性。结果表明:(1)四合木根部与茎部导管分子均以孔纹、网纹和两端无尾类型为主,具单穿孔板。(2)四合木根部与茎部导管分子在长度上均为短级水平,直径上均为小级水平,且宽窄导管并存;茎部导管分子较根部导管分子更加"小型化"。(3)不论根部或茎部,其导管分子的长度与直径之间均表现出异速生长的关系,且导管分子长度的增长速率大于直径的增长速率。这些结果有助于从细胞学尺度上了解荒漠区木本植物对草原化荒漠地区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2.
维管植物木质部输导特性以及仿生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细胞壁、导管(管胞)、木质部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论述了维管植物木质部的耐压性和韧性机理,并对木质部强有力的输导性机理进行了阐述。从仿生学角度出发,分别提出了仿生耐压管道和一次性超强榆导毛细管束的仿生结构模型。其中仿生耐压管道自内向外分别由内管、纤维层、增厚层、均压层和保护层组成,具有很好的耐压性和一定的保温性;一次性超强输导毛细管束采用许多根微细的毛细管加以穿孔板组成,能最大限度地维持水的内聚张力。  相似文献   
13.
静脉导管留置及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留置抽液联合胸腔内注入尿激酶(urokinase,UK)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对胸膜肥厚、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52例收治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所致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于常规抗结核以及传统单纯胸腔穿刺抽液(每周3次)等治疗;全身结核中毒症状严重者,予口服泼尼松30mg.d-1,每周减量5~10mg,疗程约4~6周。在以上药物治疗同时,治疗组第一次穿刺时使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胸穿针穿刺置入并保留于胸腔,抽液后从导管注入尿激酶10~20万U,保留24小时后再次抽液;可以再次或多次使用尿激酶10万u注入胸腔;此后不定时抽液,经B超证实抽尽胸水后拔除导管。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12.3±6.6)天,住院费用(2219.5±1171.9)元,治疗后第三个月的胸膜厚度(1.00±0.23)mm,无病例发生胸膜增厚、粘连及包裹性胸腔积液。对照组住院时间(20.4±7.9)天,住院费用(2721.9±1711.7)元,治疗后第三个月胸膜厚度(2.1±0.31)mm,另有3例发生胸膜增厚、粘连,2例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留置抽液及尿激酶胸腔内保留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简便、安全、创伤少、疗效确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能有效预防胸膜肥厚和粘连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郑剑光  陶新智 《蛇志》1998,10(1):19-21
目的探讨应用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经皮穿刺左右侧股静脉右侧股动脉(起源于左室时),将多根6F或7F4极导管送至高位右房(HRA)、房束(HBE)、右室心尖(RVA)、右室流出道(RVOT)或左室(LV),作短阵快速和程序刺激心室诱发VT,同步记录12导联及心腔内各部位电图。结果除1例不能坚持RFCA外,成功11例(91.7%),另1例因疗效不满意改用导管心内膜直流电消融而获成功。结论术前诊断及靶点标测的准确性是RFCA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目前周围神经修复中,神经导管是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乳液法涂层纤维制备的神经导管在神经修复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本文采用乳液法制备担载NGF的丝素-聚乳酸(PLLA)涂层电纺纤维,观察纤维的形态,测定NGF的体外释放动力学参数,并考察纤维释放液对于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担载NGF的涂层纤维具备类似于细胞外基质(ECM)的三维结构和多孔形态;涂层纤维中NGF体外有效缓释10天;细胞实验中,在含有释放液的培养基中生长的PC12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荧光强度平均多了2000-4000个荧光强度,所以释放液可以更好地促进PC12细胞的增殖。结论:担载NGF的乳液法涂层纺丝纤维具备促进缺损周围神经修复的条件,可以进一步研究在动物体内修复缺损周围神经中的效果,为以后的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教材实验"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为原型,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拓展设计,用一种材料完成了"叶是蒸腾作用发生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的大小能够影响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速率"等多个实验,并让学生获得了一材多用和多材一用的过程体验。  相似文献   
17.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素娟 《蛇志》2007,19(4):316-317
临床上,胸腔积液的治疗多采用反复胸腔抽液法,其缺点是病人痛苦,治疗费用高,易感染,医护工作量大;气胸采用的传统闭式引流方法,则切口大,出血量多,术后病人疼痛明显。2005年6月~2006年8月,我科利用中心静脉导管对18例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和10例自发性气胸病人行胸腔闭式引流,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例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20~80岁。其中结核性胸水10例,癌性胸水8例;置管时间最长15天,最短3天。1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6~74岁。肺压缩带20%~60%;置管时间1~5天,平均2…  相似文献   
18.
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5 (leucine-rich repeat containing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 Lgr5)在体内分布广泛,可以作为多种上皮组织(包括小肠、结肠、胃和毛囊)中干细胞的标记物。为了探究小鼠(Mus musculus)胰腺发育过程中导管上皮细胞及体外培养的胰腺导管类器官中Lgr5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利用Lgr5-CreERT2+/–和Rosa26-mTmG杂交后的转基因小鼠,经Tamoxifen(他莫昔芬)诱导后,观察不同发育阶段胰腺组织切片的荧光表达情况,并通过三维培养建立成体小鼠胰腺导管类器官,观察诱导后类器官细胞中的荧光变化。结果显示:Tamoxifen诱导的正常成体转基因小鼠胰腺导管内未检测到表达Lgr5的细胞;通过对孕鼠及哺乳母鼠注射Tamoxifen,在胚胎发育15.5d和新生小鼠胰腺中也未发现Lgr5阳性细胞;但是将4-hydroxyTamoxifen (4-羟基–他莫昔芬)添加到培养基中,在Lgr5-CreERT2+/–;Rosa26-mTmG转基因小鼠胰...  相似文献   
19.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黑龙江苹果亚科5属14种植物导管分子的管腔微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该亚科植物导管分子的管腔长度、宽度及端壁斜度角有较大的差别。(2)孔纹导管在该亚科植物种中均存在,网纹导管和螺纹导管仅见于苹果属和花楸属中。(3)导管分子管壁除苹果属及山楂属中的毛山楂、辽宁山楂外均有螺纹加厚。(4)纹孔的排列方式为互列式、对列式及互列、对列同时存在。(5)在所观察的植物中花楸、山荆子、无毛山楂导管端壁具单穿孔板和梯状穿孔板,其余种的导管端壁仅具单穿孔板。(6)导管纹孔膜残留现象普遍存在。研究表明,导管分子管腔的微形态结构特征,可为该亚科植物的系统演化提供形态学依据;导管分子微形态结构特征与其所处的环境存在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曹圆圆  谭军涛  杨谦  赵霞  洪春巧  谢俊豪  朱鹏  蔡菲菲 《蛇志》2015,(2):128-129,138
目的评价ICU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负压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9月在ICU治疗过程中发生气胸的59例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方法分为中心静脉导管微创负压引流组(n=30)和传统胸管引流组(n=29),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肺复张率、肺复张时间、操作费用及留管时间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膜反应、血胸、皮下气肿、堵管发生率、复张性肺水肿、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导管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ICU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微创负压引流治疗原发性气胸的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疼痛程度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