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卵形鲳鲹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封闭流水式实验方法对不同体重和放养密度的卵形鲳鲹(Trachinoms ovatu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随着鱼体重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排氨率总体上也呈降低的趋势,体重对卵形鲳鲹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光照对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非常显著(P0.01),幼鱼在遮光条件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分别比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要低25.18%~40.76%和16.28%~40.28%;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卵形鲳鲹幼鱼的耗氧率逐渐降低,排氨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放养密度对卵形鲳鲹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卵形鲳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白天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高于夜间值,耗氧率的低谷值为高峰值的69.68%,排氨率的低谷值为高峰值的30.91%。卵形鲳鲹幼鱼的窒息点溶解氧含量为(0.991±0.058)mg/L。  相似文献   
102.
方鼎  覃德海   《广西植物》1985,(2):91-100
<正> 近年来,我们在中草药资源调查工作中,发现有一些广西未曾记录过的植物,现在整理出来,以供有关部门参考。本文引用的标本,除圆叶西番莲外,其余均收藏在广西中医药研究所植物标本室(GXMI)。  相似文献   
103.
王文采 《植物研究》1989,9(4):21-28
本文发表于湖南的唇柱苣苔属三新种:宽脉唇柱苣苔Chirita latinervis W.T.Wang、新宁唇柱苣苔C.xinningensis W.T.Wang和粗筒唇柱苣苔C.crassitubaW.T.Wang。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分析了宽耳犬吻蝠(Tadarida teniotis insignis Blyth)和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 Thomas)的常规核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5.
宽叶金粟兰及其近缘类群的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标本室研究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宽叶金粟兰Chloranthus henryi及其近缘种进行了分类学修 订。确认了宽叶金粟兰、及己C.serratus、华南金粟兰C.sessilifolius和台湾金粟兰C.oldhami,将单穗金 粟兰C.monostachys、湖北金粟兰C.hupehensis 、C. philippinensis、C.verticillatus和台湾及己C.serratus var.taiwanensis处理为新异名。通过研究合模式及有关照片,指定了宽叶金粟兰、多穗金粟兰C.multis-tachys和湖北金粟兰的后选模式。  相似文献   
106.
王跃华  杨科 《植物研究》2000,20(4):379-384
对滇东北宽叶金粟兰(Chloranthus henryi Hemsl.)居群植物花序发育、传粉及结实率等观察显示,其顶生花序在地下芽中分化,雄蕊具明显伸长的3个药隔和4个药室;而侧生2、3级花序在地上叶腋中分化,其雄蕊药隔缩短、仅具2个药室,并呈现系列简化变异。传粉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该植物不需要昆虫传粉正常开花结实。可推测这种雄蕊简化是该植物自花授粉可育形成后的一种结构简化适应。而多穗金粟兰(Chloranthus multistachys)可能是宽叶金粟兰发育后期的个体。  相似文献   
107.
在国内首次观察描述了宽礁膜(Monostroma latissimum Wittrock)生活史各阶段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发育变化,并对其单性生殖进行了周年培养和观察.大型的雌雄异体的膜状配子体成熟后,放散双鞭毛的配子,小型的球状孢子体成熟后放散四鞭毛的游孢子,其生活史是单倍体的配子体与二倍体的孢子体互相交替的异形世代交替.另外,在生活史中还发现合子和孢子囊的二分裂增殖方式,一年生配子体和二年生孢子囊等现象.未接合的雌、雄配子固着后变成球状单细胞体,室内培养后发育成成熟的单性孢子囊,并放散四鞭毛的游孢子,这些游孢子固着后,可直接发育成膜状的配子体,单性生殖也可以用来进行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108.
109.
2013年6月和9月在广东省英德市郊碧落洞(24°06'56.9'N,113°21'10.0'E,海拔88 m)分别捕捉到5号和1号蝙蝠标本(均为雌性)。上述蝙蝠体型较大,前臂长60.4~63.3 mm,胫骨长18.0 mm,颅全长24.8 mm,颅基长23.9 mm;耳大,双耳前基部在额部相联,上唇肥厚且具24~26个硬瘤,尾从尾膜后缘伸出一半,毛色土褐,双色;颅骨大,腭缘缺刻深,长大于宽。经鉴定为宽耳犬吻蝠Tadarida insignis,为广东省翼手目新纪录。本文给出了宽耳犬吻蝠的外形和头骨特征,并与来自安徽、山东和日本的标本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其回声定位信号进行了分析。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0.
贵州习水发现亚洲宽耳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物种分布是物种的生物地理学基本特征,能反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信息。近年来,翼手目(Chiroptera)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宽耳蝠属(Barbastella)物种分布记录不断增加。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地理分布,基本可区分宽耳蝠属的不同物种。2019年8月16日于贵州省习水县同民镇雷声村用网捕法采集到1只雄性宽耳蝠。该样本前臂长36.16mm;外耳廓近似方形,具有明显横嵴;双耳在额部相连;耳外缘无耳突;耳屏呈三角形,耳屏长(6.92 mm)约为耳长(13.81 mm)的一半。经鉴定,该物种为亚洲宽耳蝠(Barbastella leucomelas),是贵州省翼手目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